1. “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是()
a. 泰罗制b. 参与管理制c. 终生雇佣制d. 缓慢提升制。
2. 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为()
a. 认知要素b. 评价要素c. 情感要素d. 意向要素。
3. 作为一个群体,其人数的下限是()
a. 2人b. 3人c. 5人d. 7人。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对组织中的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其明显的标志是()
a. 组织承诺概念的出现b. 组织文化崭新概念的出现。
c. 绩效考核概念的出现d. 工作满意感概念的出现。
5. 提出x理论和y理论的著作是()
a.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b. 《企业中的人性方面》c.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d. 《职工的生产率中的人的因素》
6.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属于()
a. 社会性人际关系b. 自然性人际关系c. 公务关系d. 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7. 在组织变革与发展中如果涉及重新建构组织以及组织所处环境的观念,这种变革属于()
a. 渐进式变革b. 激进式变革c. 平缓式变革d. 跳跃式变革。
8. 对个体仪表、风度、言谈和举止的知觉属于()
a. 人际知觉b. 对个人的知觉c. 角色知觉d. 模糊知觉。
9. 参与改变理论的提出者为()
a. 费斯汀格b. 海德c. 勒温d. 凯尔曼。
10. 对不良行为给予不利的回报,以期减少或消除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这属于()
a. 积极强化b. 消极强化c. 消退d. 惩罚。
11. 关于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两门学科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a. 二者是同一门学科b. 二者是毫无联系的两门学科c. 二者边界区分很明显。
d. 尚无定论,待时机成熟再加讨论。
13. 能力质的差异是能力的()
a. 类型差异b. 水平差异c. 表现早晚差异d. 发展速度差异。
14. 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是()
a. 需要b. 信念c. 理想d. 动机。
15. 组织文化的精神文化说认为,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 信念b. 价值观c. 行为规范d. 组织作风。
16. 职工中自发形成的“老乡会”属于()
a. 积极型非正式群体b. 中间型非正式群体c. 消极型非正式群体d. 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17. 古典组织理论的创立者是()
a. 泰罗b. 马吉雅维里c. 吉尔布雷斯d. 韦伯。
18. 通过对达到组织目标所采用方法和设备的改变,以改变组织成员的行为,提高组织绩效的组织变革方式属于()
a. 人员导向型b. 组织导向型c. 技术导向型d. 系统导向型。
19. 对冲突、人际关系特点的研究,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哪个层面()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d. 领导心理。
20.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a. 竞争型人际关系b. 私人关系c. 自然性人际关系d. 合作型人际关系。
21. 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内容不包括()
a. 意思明确,不要模棱两可b. 要深入浅出、条理清楚。
c. 对非同行者少讲“行话”d. 尽量多重复。
22. 由于人的心理活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贯彻()
a. 发展性原则b. 教育性原则c. 联系性原则d. 客观性原则。
23. 依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满意因素的有()
a. 上级监督b. 人际关系c. 工作本身d. 工作条件。
25. 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不包括()
a. 同性吸引规律b. 吸引接近规律c. 趋同离异规律d. 互需互酬规律。
26. 造成决策科学迅速发展的客观因素不包括()
a. 知识经济的综合性b. 现代大科学的复杂性c. 社会活动的多样性d. 人际关系的敏感性。
2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群体气氛影响个体的从众行为b. 智力水平低的人容易从众。
c. 情绪不稳定的人容易从众d. 独立型个性特征的人容易从众。
28. 下列选项中,属于功利组织的是()
a. 农场b. 学校c. 专业协会d. **所。
29. “上司三年才知下情,下属三天就看穿上情”,说明在绩效考核中应重视()
a. 上级考核b. 同级考核c. 下级考核d. 自我考核。
30. 我们依据年龄将工人分为青年工人、中年工人、老年工人,这些群体属于()
a. 实际群体b. 假设群体c. 参照群体d. 小型群体。
二、多项选择题。
1. 良好人际关系的特点是()
a. 和谐b. 融洽c. 友爱d. 团结e. 疏远。
2. 人际关系的特性包括()
a. 社会性b. 情感性c. 复杂性d. 综合性e. 可变性。
3. 交往风格类型鉴定法将领导者分为()
a. 好事型b. 支持型c. 控制型d. 分析型e. 工作型。
4. 属于奖励性措施的强化类型有()
a. 积极强化b. 消极强化c. 惩罚d. 消退e. 置之不理。
5. 组织变革的征兆包括()
a. 决策失灵b. 沟通渠道阻塞c. 组织机能失效d. 缺乏创新e. 组织观念落后。
三、简答题。
1. 简述常见的归因偏差。
1)观察者与行为者(2)涉及个人利益(3)对自然现象拟人化。
2. 非正式群体的特征有哪些?
1)规模小,一般不带政治色彩。
2)以某种共同利益基础,感情为纽带;群体内部压力大,从众行为明显。
3)推选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
4)有一套不成文的惩罚制度和手段,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
5)成员之间有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
3. 绩效考核中,如何贯彻以激励为主的原则?
1)考核前,目标与标准的设置尽量与员工的需求相一致。
2)考核中,注意感情沟通。
3)考核结论要与奖励待遇切实结合起来,使责、权、利相一致。
4. 简述直线式组织的结构特点。
组织机构较简单,指挥与管理由领导一人执行,垂直统管,职责明确;结构较稳定。
弱点是呆板,缺少弹性;所有事情均由领导处理,下级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激发;成员间缺乏合作精神。这种组织结构对大中型企业和管理任务复杂的组织不大适宜。
5. 简述现代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1)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的合理化。(2)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的紧密化。
3)寻求现代管理组织结构的新形式。
四、论述题
1. 论述中国组织文化的基本特点。
1)致富经国。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形成一种古为今用的组织文化思想意识。
2)义利两全。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形成了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义利观。
3)以和为贵。把企业办成和谐的大家庭,成员相互理解,信赖,尊重,激励,树立良好形象,为组织而自豪,为组织而尽职。
4)勤俭为本。勤劳、节俭,开源节流,提高效益;努力降低成本,保持良好经济效益。
5)公正廉洁。各级管理者均应出以公心,公正廉洁;让奉献者得到公平、合理的回报。
6)任人唯贤。平等竞争,择优聘用。追求一流的管理机制和水平,一流的员工能力和素质,一流的安全状态和业绩。
7)自强不息。超越自我,永不停步;居安思危,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取创新。
8)辩证思维。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2. 论述利克特的“联接针角色”理论。
为了解决复杂组织中协调问题,利克特创立了如下的理论:组织是互相关联并重叠的群体组成的系统。而这些群体是由同时处在几个群体重叠处的个人来联接的。
这些起联接作用的个人称为“联接针”或“联接针角色”。
1)这种理论的要点有:
组织的环境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
a.较大系统。与该组织从事同样活动的其他组织。
b.同样大小的系统。与该组织处于同一水平。
c.较小的系统。组织内部的正式与非正式群体。
联接针角色。组织内部各部门或各单位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的联系,要依靠“联接针”。
多层重叠的群体。从水平方面看,对两个平行的部门起协调作用。从垂直方面看,对某一层次部门与上下各层之间的联接。这样在组织中就构成了多层重叠的群体或小组织结构。
2)利克特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
打破了过去组织理论中一人一个职位、各部门严格划分界限的观念。②强调管理人员不能只完成本职的固定工作,还要起到联接作用。③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不但需要与同层次部门或单位保持联系,还要在上下层次部门之间起联接作用,要承担起联接针角色。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1. 心理学中曾经作过一个实验,给两组大学生看同一个人的同一张**。在看这张**之前,对一组大学生说,**上的人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另一组大学生说,**上的人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然后,让这两组大学生分别从这个人的外貌来说明他的性格特征。结果两组大学生的解释截然不同。第一组大学生说,深沉的目光里隐藏着险恶,突出的下巴表明他死不改悔的决心。
第二组大学生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的深刻性,突出的下巴表明了他在科学道路上勇于攀登的坚强意志。
问题: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管理活动中应当怎么办?
答案:这一实验充分说明了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重要影响。
第一印象也称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良好判断,反之则形成不良判断。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一般来说,第一印象的作用是消极的,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假设、猜想,只凭第一印象去处理人际关系以及管理问题,往往会出现差错。第一印象是客观的、无法回避的,是人们进一步加深认识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在管理中,要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另一面。
具体来说,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1. 在看待别人时,要尽量避免仅仅凭第一印象就下判断,并根据这种片面的判断去待人接物,对人、对事要多观察、多分析,以发现对方的优点。
2. 在对待自己时,要注意随时随地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3. 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要克服由于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而造成偏见和误解,引导人们全面地看待、分析问题,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 “规范分析法”的提出者是()
a. 阿吉里斯b. 谢里夫c. 皮尔尼克d. 阿希。
2. 职务设计应考虑的两个主要维度包括()
a. 专业化b. 职业化c. 规范化d. 标准化。
3. 知觉对象的组合原则不包括()
a. 锻炼原则b. 接近原则c. 相似原则d. 闭锁原则。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课程介绍
管理心理学。课程简介。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管理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及重要管理课程,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管理学 心理学 经济学 行为科学等理论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该课程既要向学生传授管理心理学领域的知识成果,使学生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
管理心理学
a 年龄结构 b 知识结构 c 智能结构 d 素质结构 e 专业结构。4 创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ace a 创新主体 b 创新客体 c 创新过程 d 创新价值 e 创新结果。5 创新心理过程 abcde a 定向 b 准备 c 孕育 d 明朗 e 验证。三 判断题。1 工间操是消除疲劳的方法之一,安...
管理心理学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30,分数 30.00 1.下列选项中,不研究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 1.00 a.布鲁纳 b.凯利。c.海德。d.韦纳。解析 2.同一班组 工段及车间的职工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分数 1.00 a.价值观念一致。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