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试卷

发布 2022-10-17 07:07:28 阅读 4194

2012—2013学年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姓名学院年级学号。

说明:本试卷总共有四大板块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1、选择题(15分)

1、桑代克的联结理论中学习的实质的特点是(c)

a、试误是速成的 b、试误是由目的的

c、试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d、试误是解决问题的多种手段。

2、呈现愉快刺激以增强反应的是(a)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3、强化中普雷马克原则是(a)

a、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b、用低频的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

c、用高频的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 d、用低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4、小军考试考了全班第一,老师在全班面前表扬了小军,小明从中受到很大的动力,因此决定好好学习。小明的行为是(a)

a、替代强化 b、自我强化 c、正强化 d、惩罚。

5、有的人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学习效果好,有的人光线柔和的环境下学习效果好。这是影响学习风格的什么因素(b)

a、感觉通道 b、生理刺激 c、时间节律 d、大脑的单侧化。

2、名词解释(25分)

1)陈述性知识。

答: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2)学习风格。

答: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3)有意义学习。

答: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4)消退。答:消退是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行为。

5)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动力取向。

二、概念辨析(16分)

1)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及负惩罚的联系与区别?

答:强化与惩罚的目标都是为了达到某一良好行为。惩罚不能消除不良行为,只有抑制作用,延迟惩罚可能无效,而强化可以消除不良行为。

2)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比较?

答:三、简答题(24分)

1)观察学习的过程?

答:1、注意。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榜样的和观察者的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过程。

2、保持。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境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及存储。

3、复制。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换为外显的行为。

4、动机。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其模仿动机**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

2)奥苏贝尔的三种同化模式?

答:1、下位学习。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人意义。

2、上位学习。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一种上位关系。

3、组合学习。当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也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就需要组合关系来获得新概念、新命题。

3)加涅的八大学习阶段?

答:1、动机阶段—期望。关注诱因动机,让学生形成某种期望或动机,为整个学习过程做预备。

2、领会阶段—注意和选择性知觉。有了动机,学生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教师将注意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并处存在短时记忆中。

3、习得阶段—编码、储存和登记。对新获得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储存在短时记忆中,再进一步编码到长时记忆中。

保持阶段—记忆储存。学生习得的信息进过编码过程后,进入长时记忆贮存起来。

4、回忆阶段—提前。学生习得的信息要通过作业表现出来,而信息的提取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5、概括阶段—迁移。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情境,并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进行提取。

6、作业阶段—反应。通过作业来检测学生对新信息的掌握程度。

7、反馈阶段—强化。作业后,教师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然后及时获得未掌握内容。

4、材料分析题(20)

明明是位小学三年级学生,在班上的成绩一直靠后,而且是个“坏小子”,任课教师对他总是视而不见。他在课堂上有个不好的习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他总是敲打桌子并发出刺耳的声音,屡次扰乱课堂秩序,任课老师曾几次批评过他,但他依然没有改进,这让所有他的任课老师都灭办法,如果你是明明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他改进他的不良行为?具体如何进行?

答:明明的行为表现对于他自己来说不是故意的,他的这种表现是一种因为成绩不好而被老师长期冷落后想要得到老师的注意的一种心理需要,为得到这种需要,明明采用这种敲桌子、发出刺耳声音的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他的这种方式是不对的,但是教师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帮助明明克服不良行为,而是用惩罚的方式进行抑制,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甚至越来越糟。

在明明的这个问题中,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较高,而他的学习成绩是其行为表现不当的决定性原因,老师的冷落是其核心原因。要想彻底改正其不良行为,我们可以从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和改变教师态度来帮助改正。首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

要与明明建立良好的共情关系,然后再对他的学习及行为上进行适当的干扰,最后渐进式地改正他的不良行为。

一)与明明建立良好的共情关系。在私下找明明谈话,教师采用人本主义理论,无条件的关注明明,尊重他的思想他的行为,让他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与感受,并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现在行为的不合理性。最终让他产生一种主动想改进的意识与动机。

做好以上工作以后,教师可以采取强化相关理论作为改正的指南针,对明明的行为和学习给予适当的干扰。具体方法如下:

1)强化原理。

1、连续强化程序。这个主要是针对明明的学习问题。在学习上,平时各个科任教师在进行一对一的形式给明明进行学科辅导,明明每掌握一个知识点,老师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课堂上把首次回答问题的机会给明明,让明明来回答,每次回答都要给予适当的反馈,回答好的给予绝对的肯定,不好的给予也要鼓励,让明明对自己的学习产生自信心;在行为上,每次教师要提问时,首先关注明明,如果表现出敲桌子,发出声音的行为,教师就不要理他;如果他安静地坐着,教师就眼神给予肯定与鼓励。

从而使明明敢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同时也让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注意与关心。

2、断续变化比率强化程序。在学习上,只有当他的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随机给予奖励小纪念品,即随机在他提高了几次后就给予奖励;在他的行为上,他不发出声音、不敲打桌子的次数达到某一程度时,教师及时给予小品表示鼓励。

3、给予肯定的频率随着明明行为及学习上的提高由多到少,最后撤销奖励。使得明明的不良行为得以改进。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干扰说。2.构造主义认为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结构。3.足智多谋,随机应变 主要是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4.在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 智商等于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以100。5.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活泼好动 行为敏捷 是指人的兴趣表现出来的特征。2.天才是指具有非凡天赋的人。3.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则学生发现的程度就越大,其效果也越好。4.教师的不同领导方式对学生同化 的价值观念有重要的影响。5.学生在某一学科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的成绩波动很大,说明测验的信度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