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课程讲义

发布 2022-10-16 17:04:28 阅读 2362

第一讲设计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设计心理学定义及作用。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学科范围和学科目的,通过直观感受心理学对设计的帮助作用,建立学习设计心理学的兴趣,了解设计心理学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设计心理学的目的与作用。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强化对设计的帮助作用来解决)

教学方法:多**、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1、心理学。

2、艺术设计学。

3、设计心理学。

二、设计心理学研究什么?

1、设计主体心理(设计师)

2、设计目标主体心理(消费者和委托方)

三、设计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1、完善自我心理认知(知己)

2、了解受众心理特征(知彼)

3、提升设计能力,加大设计符合度(百战不殆)

四、如何学习与应用设计心理学?

1、掌握基本原理。

2、加强实践检验。

3、善于归纳总结。

教学内容:导入:案例分析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六个设计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对设计的帮助作用,设计中时时处处练习有心理学知识。

案例一:儿童相机设计。

存在问题:按钮无保护,容易被误按。儿童自控能力不强,常常随意抓按物体,这台儿童专用相机的底片开启按钮对孩子而言太容易被误按。

解决方式:产品应提供某些局限,在此相机上应增加开启底片盒的难度 。(学生提出解决办法,例如:

使这个开关不容易被孩子们发现,或按动这个按钮的需要先按下其他按键,或者需要同时按下其他开关等。)

案例二:***设计。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这款可作u盘使用的***,其外观设计简洁明确,但是用户在使用中发现,存在两个缺陷:1)吊带被放置在***上端,可能导致运动中机身部分的意外脱落;2)按键平于机身平面,在运动中可能不慎接触到用户身体,导致按键被按动而意外暂停。

(学生提出解决办法)

案例三:手表设计。

问题:人们为什么喜欢这些美丽却不好读出时间的手表?(学生回答)

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具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多样性需要(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使用方面的需要,还需要使人们能产生多样的情感体验。——使用与情感。

案例四:餐饮空间设计。

问题:两种设计有何不同?各有何好处?(学生回答)

分析:空间布局能反映不同的人际关系,影响环境中的人的心理状态。——环境心理。

案例五:联邦快递招贴设计。

问题:招贴设计的识读过程如何?(学生思考)

分析:观者按照一定顺序看到不同形象,把这些形象按顺序联系起来,就理解了创意,获得了信息,这一顺序是设计师设计的结果。——辨认与识别。

案例六:不可能图形。

问题:“不可能图形”为什么不可能?(学生讨论)

分析:2024年,两位名字叫彭罗斯(l. s.

penrose & r. penrose)的英国心理学家共同发表了一篇名为“不可能图形”的**,首先提出了“不可能图形”的概念。这种图形看似合理,但是无法在三维空间中构造出来,它们却广受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青睐。

心理学认为“不可能图形”形成的原因是:感知对象需整合时间与空间上的信息。——感知觉

总结:从以上案例我们看到,设计中的心理问题比比皆是。设计心理学应作为设计学科的一门工具学科,它帮助人们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达到改善和辅助设计的开展,提高设计者创意能力的目的。

一、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顾名思义,即“设计学科的心理学”,抑或“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可见,它是艺术设计与心理学结合的产物。

1、心理学(psychology)

心理学一词**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言,“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2024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学科的建立。

心理学源于哲学,如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以及因材施教等诸多观点,已蕴含现代心理学中的兴趣、记忆和个性差异等问题。柏拉图关于人性的思考引出人的行为的三个**:

欲望、情绪和知识,并提出灵魂先于身体且独立于身体的身心观。亚里士多德写的《灵魂论》一书,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人类心理方面的专著。但我们把这些先哲称为哲学家,而不是心理学家。

心理学与生理学密切相关,2024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确定了进化论观点,20年后,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心理学,现在的心理学研究更离不开对神经、大脑的研究,我们也很难把感觉与知觉从生理或心理角度加以区分。

心理学发展到近现代,出现了精神分析派、格式塔派、实验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等等,研究方法由内省法转变为实证研究法,更为科学,这为设计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艺术设计学(design)

艺术设计学也是一门新兴学科,现代设计的历史从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工艺美术运动才拉开帷幕,而中国从2024年才建立学科,因此,它也极具生命力,尤其暗合了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

分类和研究内容(略)

3、设计心理学(design psychology)

设计艺术心理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以往学者对它所作的界定并不算多。

1)、赫伯特。a.西蒙(《人工科学》)着眼于主体思维活动,他认为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技科学的心理学” ,将设计(广义设计)当作“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设计思维的角度)

2)、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 a ·诺曼是最早提出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供正确操作所需的关键线索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这些关于日用品设计的原则“构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学”,“这是一门研究物品预设用途的学问,预设用途是指人们认为具有的性能及实际上的性能,主要是指那些决定物品可以作何用途的基本性能……”使用的角度)

人机交互专家贾克珀·尼尔森(jakob nielsen)研究互联网和人机界面的可用性设计。

3)、李彬彬《设计心理学》(2001):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消费的角度)

4)、赵江洪《设计心理学》(2004):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5)、柳沙《设计心理学》(2004):设计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既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也是艺术设计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艺术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或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可作为定义)

二、设计心理学研究什么?

1、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用户(消费者)黑箱 vs 设计师黑箱。

1)、设计主体心理(设计师)

包括基本心理特征、社会文化心理、个性心理等,最重要的是反映在设计过程中的心理。

2)、设计目标主体心理(消费者和委托方)

包括基本心理特征、社会文化心理、个性心理等,最重要的是反映在购买、使用等方面心理。(参照“黑箱图ppt”)

附: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因素: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参照“影响因素图表ppt”)

2、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使用与情感

艺术设计之物,其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属性使其一方面是平凡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和方式,对于设计者而言就在于充分了解消费者(用户)实际需要和潜在需要,并综合其特点和特征,来完善设计对实际目的的适宜程度;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作品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最常见、最普遍的审美对象,用户无论在鉴赏、选择、购买和使用设计之物时都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或审美体验。(参照“图表ppt”)

三、设计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其作用概括起来,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完善自我心理认知(知己)

作为设计师,对设计主体(自我)的思维、行为要做到了解和掌控,只有了解了这门科学,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宰,从而避免设计中的盲从、抄袭、缺乏创造力等现象。

2、了解受众心理特征(知彼)

设计强调“为人民服务”,因此,设计师必须了解大众的所需所求、所喜所好,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另外,设计作为一种市场手段,只有了解消费者口味,才能取胜于市场。

3、提升设计能力,加大设计符合度(百战不殆)

在以上的“知”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用”,即娴熟运用心理学知识,在心理学的指导下展开设计,才是减少失误,走向成功的唯一渠道。

四、如何学习与应用设计心理学?

1、掌握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包括:感觉与知觉(重点是视知觉)、认知与学习(重点是设计观察和“注意”)、情感化设计(重点是设计的情感表达)、创新思维与创造力(重点是创新思维),另外还有“从众”、审美心理等。

2、加强实践检验。

通过设计实践落实所学心理学知识,可以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来开展。(方法可作简单介绍和举例)

3、善于归纳总结。

通过前两个环节,我们会获得一些普遍设计心理学知识,最终要通过归纳总结,把它们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即个性化方法。如根据甲方心理总结出的相应方法,可以帮助你卖出你的设计方案。

总结:本节课从设计案例分析入手,让大家感知设计中的心理现象,进而认识设计心理学之于设计的重要性,之后讲解了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最后介绍了相应的学习和应用方法,希望大家认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进行本课程的学习。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研究。

建议阅读:1、诺曼的《设计心理学》(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和《情感化设计》

作业:1、名词解释:设计心理学。

2、填空:1)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设计主体心理和设计目标主体心理,前者研究设计师的心理,后者研究用户或消费者(受众) 的心理。

2)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

3)最早奠定设计心理学研究基础,并对“可用性设计”和“情感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是诺曼 。

4)美国心理学家西蒙最早明确提出设计是一门关于人工造物的学科。

5)普通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分为知、情、 意三个部分。

6)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是: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心理学讲义

1 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倾向是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决定着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与选择,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在社会实践中形成 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人与客观现实的相互关系,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当人的个性倾向成为稳定而概括的心理特点时...

讲义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设计心理学 李彬彬第二章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vs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通过特殊的手段和方法获得人们的想法 感受等较深层次的信息。主要了解目标人群有关态度 信念 动机 行为等问题。定量研究 采用大量的样本数据来测试和证明某些事物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来找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趋势。一般来说...

心理学基础讲义

心理学基础。徐学俊。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本章对现代心理学及其研究和发展进行一个整体性的介绍,为随后各章建立一个总体框架,并为随后各章中所共同涉及到的一般性专业知识和术语预先做出交待。心理与心理学。心理学的源流。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 psychology 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