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作业雷骏飞Sa

发布 2022-10-16 12:01:28 阅读 3690

我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看法。

雷骏飞sa12204004

考试作弊的原因。

一)一些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考试观这是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人数增多的根本原因。某高校的调查资料表明,有79%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与个人道德品质毫无关系或者没多大关系。可见,受社会上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对于学习中的弄虚作假不以为然,已经不再坚守诚实做人这一原则,出现了考试作弊的耻辱感淡化的现象,对作弊行为采取默许态度或不置可否。

这是由于多年的教育过于重视分数而忽视品德教育所造成的。尽管学生己经走出了将分数视为“命根”的中学时代,但分数在他们心目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学生认为,考试是为了拿奖学金,拿各种荣誉称号,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说得远一点就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前程,即为了让自己得到社会的承认。

因此,他们认为只有考试成绩好,才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赏识,自己才会有出头的日子。在这种价值取向和考试观的驱动下,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考试而学习。(二)当今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考试作弊现象折射出当今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学习心理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不正确,他们认为只有分数才是评价学业的最重要标准;学习态度不端正,将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抛之脑后,代之以浮躁敷衍的态度;学习兴趣不浓厚,有些学生将兴趣和精力过多地放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如上网、谈恋爱、搞社会工作等。其次,成才心理不成熟。

主要表现在对于成才的阶段性认识不清,考上大学只是成才的起点,而有些同学将其看作了终点,其目标就是混张毕业文凭,对待考试当然也采取“混”的态度;对成才的目标认识不清,有的学生一味抱怨当前教育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尤其是否认考试的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意志品质不健全,主要是自制力不强、自觉性不高、荣辱界限不清。正是由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考试中存在以下几种作弊心理:

一是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自己高明、方法隐蔽,或许不会被发现;

二是虚荣心理,为了获得理想的分数和名次,获取奖学金,成为优秀学生、优秀干部而作弊;

三是过关心理,一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靠投机取巧,孤注一掷;

四是冒险心理,认为作弊就像赌博,输的可能性有,赢的可能性也有,于是铤而走险;

五是补偿心理,部分考试作弊者,未被发现处罚,使之尝到了作弊的甜头,获得补偿心理体验,从而强化了以后的作弊行为,并希望再次通过作弊,求得更大、更多的补偿。

三)大学教育**现的种种教育弊端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教育者的责任永远是第一位的。教育工作者应从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去对教育教学内容、考试方式、教育观念进行反思。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较多,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学校的考试方式陈旧。

当前高校的考试形式非常的单一,基本上是以试卷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这种集体性的、大规模的、标准化的书面考试形式在各高校中相当普遍。考试形式单一化,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单一化,使得整个的学校教育只在追求一种一元价值,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观被淹没在此种考试大潮中。目前高校以闭卷笔试为主,而对于开卷笔试、半开卷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导致学生学习单调、惧考,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学业成绩往往成为评价大学生单一的硬指标社会上,一些单位在选人用人时,往往都会喜欢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片面重视文凭、分数,忽视对人才全面素质的考察。毕业生往往要借助一纸文凭、成绩单,才有可能找到好工作。于是,一些学生就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去获。

取高分,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也就禁而不止了。

考试作弊的心理活动。

1)成绩好才是真的好。长久以来各高校都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一名学生的好坏,奖学金评比、党员发展、毕业资格审核等都与考试成绩挂钩,这样在学生心里就产生了只有考取好成绩才能赢得一切的念头。但是有些学生长期不努力,根本不可能靠自己考出好成绩——考试作弊就成了他们的救命草,他们使用这样的好成绩去赢得各种荣誉,引诱更多的学生想采用作弊手段跻身好学生行列。

2)侥幸是学生敢于作弊的心理支柱。步入大学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不再有人监督,很多学生把握不住自己,纵情于吃喝玩乐忘记了学业,临到考试不得不抱住作弊这个大“佛脚”不松手;也有些学生平时只重视对他们考研、工作、出国等有用的课程,他们认为无用的根本不学,考试时也是依靠作弊过之。明知作弊是纪律所不容,但自认为手段高明寄希望于侥幸过关;再加之有的监考教师不能做到尽职尽责,给作弊的学生提供了侥幸的机会。

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考试作弊中,监考教师的不负责任是学生滋生侥幸心理的“肥沃土壤”。(3)各种证书是找工作的“敲门砖”。高校学生不仅要参加本校的学业考试,还要参加全国大学生外语。

四、六级考试,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外语专业。

四、八级考试,日、韩语等国际级考试等,而这些考试的证书也成了用人单位招聘时的门槛。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工作,不得不为得到这些“敲门砖”而努力。然而这类考试并不是努力学习一两天就能通过的,一些学生自然就想到了作弊。

4)大家都作弊,不作弊吃亏。近几年考试作弊在各高校中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而且还在不断的滋生繁衍,给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最初考试作弊的学生是极少数的,然而当看到这些学生在作弊“考出”了好成绩并赢得了很多荣誉后,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考试作弊的行列中。

“别人都作弊,我不作弊太吃亏了。”笔者在和部分学生聊天时他们这样说,考试作弊已如一颗毒瘤深深的植入了高校学生的心里。

消除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方法。

1)严肃考风考纪,不给作弊学生可乘之机。学生产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考风不正、监考不严、惩罚力度不够。部分高校教师对监考不重视,监考时打**、发短信、聊天等,就是对考场中作弊的学生熟视无睹,这就在学生心中产生“某某教师监考不严,可以随便”的心理;一些学校对考试作弊的学生处理制度不健全,处理力度不够,甚至不作处罚,作弊学生被抓后安然无恙;有的监考教师也因学校对自己的认真监考没有绝对的支持而放弃对考试学生的监管,“监考不严”的教师越来越多。

因此各高校必须在考试管理上制定严谨的规章制度,对监考不认真的教师要严肃处理,可以以扣奖金、停课检查等严格的制度来要求监考教师,直至监考不严的教师消失;对考试作弊学生的处理更不能纵容,取消评优资格、降留级、留校察看等严格的处理制度会让学生从心理产生不敢作弊的想法,直至打消作弊念头。

2)加强教学管理,学风浓则考风正。学生产生考试作弊的心理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没学好,害怕考试不及格耽误自己今后的发展。当今高校因为没有升学压力部分教师在上课时不认真,对学生要求不严使得一些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成绩就落在后面,久而久之绩越来越差直至放弃学习。

没有好的学风就不会有好的考风,作弊现象必然会增多,想要杜绝这种情况教学管理是最重要的。教学管理的重点是任课教师,因此高校也要有相应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甚至可以效仿中小学建立奖惩机制,若某位教师的学生在某项领域的考试或研究中取得好成绩,可以对这位教师及他的学生进行相应表奖,以资鼓励;若某位教师不认真。

备课、上课糊弄、对学生漠不关心,则可以取消这名教师的上课资格,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进行培训,培训期满考核合格后方可再任课;对屡教不改者可以停职、甚至辞退。只有严格的要求才能让任课教师认真起来,教的严,学的自然就不会松懈,学习好就无需作弊。(3)学校评优、社会招聘,能力胜过成绩。

高等学校的评优不应该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都知道学习是需要时间的,而高校中多种多样的团体活动也需要时间去组织,这样有能力组织活动的学生学习时间减少,如果单以学习成绩去评优那么这些学生所做的努力就会被埋没。但并不是说工作能力强就可以不学习,低智高能亦不可取。

只有两者兼顾,既不放弃学习又锻炼工作能力,才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不应只看重应聘学生“有没有某某证书”,这样只会招聘到我们所谓的高智低能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在工作中往往不会有好的效率。首先要看应聘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如是否当过学生干部、有无组织高校活动的经验等,这是确保能招进有能力的人;其次要看学习成绩是否良好,如有无挂科记录、有无各种证书等,这是确保能招进有智力的人,两者结合文武双全。

只有在肯定学生能力的同时又看重学习成绩,才能让学生在工作之余加倍努力学习,来弥补因为参加工作而落下的课程。

总之,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对之有效的引导;只有严谨的教学管理,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只有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才能形成良好的考风考纪。高校要想杜绝考试作弊,必须内外兼修,且需要社会上各方面力量的配合,方能从源头消除学生的作弊心理。

企业咨询 咨询心理学游戏心理学

家庭 实验教学大纲与指导书。心理学家在自己各自的研究领域,用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丰硕的成果,不断丰富着心理学的知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些经典的实验更多是以书面呈现的方式提供给学生的,而且由于篇幅的限制,实验的具体过程介绍地比较简略,学生只是接受信息,而对这些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以及结果分析没有...

《咨询心理学》课程作业

一切由你决定!在校心理咨询室做咨询者。我真的懂她的心吗?扮演来访者的感受。姓名 鲁路捷。学号 200610400100 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 2006级应用心理学。教师 吴素梅副教授。时间 2009年5月。一切由你决定。在校心理咨询室做咨询者。咨询记录 小白是在三月初来到校心理咨询室...

咨询心理学

咨询。11章精神分析 1 精神分析 是应用弗罗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来了解和 个案的心理问题。2 弗洛伊德于1905年,他发表了三本重要的著作 多拉的分析 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性学三论 3 精神层次理论 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