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感觉记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演示感觉记忆现象并学习部分报告法技术,了解人们在信息加工初的加工方式。实验原理:
感觉记忆是指感觉经验发生后,感觉信号在脑中的感受区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能力。瞬时记忆有助于信息的累积,为人们感知事物的连续性提供了可能。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瞬时记忆中保留的信息是刺激的原始特征,主要依据的是视觉信号(图象记忆),这种信息在主体意识到之前为主体识别和注意提供登记之用。这种信号只保留几百毫秒,是记忆过程的原初阶段。现实中许多人认为其实就是一种意识到的信息内容。
实验仪器:
主机:速示器ep801c。
辅助性材料:由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并编有顺序号的卡片许多、纸、笔。实验程序:
1.主试和被试面对面坐在仪器两边,将速示器的视觉窗口放在被试的面前。主试给被试一张纸、一支笔,并对他说:
“这是个记忆实验,我喊‘预备’时你注视屏幕的中心,屏幕上会出现3行数字和英文字母,你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是什么。呈现的时间很短,你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地看,在数字和英文字母消失的同时,我说一个行数,你就把这一行的数字和英文字母都写下来。例如我说第3行,你就把看到的第3行的数字和英文字母都写下来。
要按着原来的顺序写,如果中间有一个忘记了,就空一格。这个实验要做很多次,每次要求你写哪一行是不同的,所以你在看时要尽可能把3行全部都看清楚。”
2.按随机次序要求被试回忆第1,2或3行各8次,整体报告16次。事先排好实验顺序和记录表。如下附录1。
3.呈现时间100ms(如果被试看不清,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10s。每次呈现的预备时间约2s。
每次呈现的刺激刚消失时,主试及时说出要求被试回忆的行数,不能太早(以免在刺激呈现时被试只记1行);也不能太晚(以免被试瞬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
4、换被试按同法进行实验。为了避免他知道下一次要他回忆哪一行,可以改变原来随机的顺序,或前一个被试做实验时不让他在场。附录1:感觉记忆呈现次序表次数1
方式1排。刺激。
正确数次数。
方式1排。刺激。正确。数。
2排3排全部全部3排全部2排1排全部1排2排全部3排全部2排全部3排全部3排。
全部3排1排全部1排2排全部2排全部3排全部全部2排1排全部1排全部2排3排。
附录2:感觉记忆的统计方法:
1.统计部分报告数:将24次的单排正确数相加后乘3除以24,就得到了部分报告的分数。
2.统计整体报告数:将16次全部报告的正确数相加后除以16,就得到了整体报告数。
3.比较部分报告数和整体报告数。如果部分报告数大于整体报告数,说明个体在接受信息的早期阶段将刺激在脑中有了登记(感觉记忆),但随着时间的延续,个体对刺激意识到的时候(短时记忆)就已经发生了遗忘;一般情况下,部分报告数大于整体报告数。
实验二重量知觉定势。
实验目的:验证定势现象的存在,了解知觉定势的形成过程。
实验原理:重复先前的操作会对后来的行为、思维等会产生定势。
实验仪器:桌球6个,178克/个。石球3个,235克/个。实验程序:
第一步,预备实验。给被试在睁眼时看两种球的差异,试试其重量和体积,发现被试能。
辨别出重量和体积的差异后,就使被试闭眼来辨别重量和体积,让其双手同时托起球来,验证好可以判断重量差异而不能判断出体积差异后就开始正式实验。
第二步:正式实验。3人一个组,每次由2个主试1个被试共同完成。
1个主试蒙上被试的双眼,让被试双手自然张开,手心向上以托起色球,并开始判断哪个手的球重,为保证第一反映禁止让被试反复掂量。主试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程序给被试手上放球,每次都让被试判断哪边手的球重些,另一主试记录实验的结果。
实验过程中间每做一次时可以选择休息2秒。实验开始时可以做几次虚假实验,然后至少做同样状态的16次以上,最后一次将2个同重的桌球放置在被试手上,作为检测来表示实验结果。
待第一个被试做好了后,3人轮流进行。被试1次数***结论。
命中11111111111111110
被试2次数***结论。
命中12111111111111110
被试3次数***结论。
命中21111111111111110
实验结果处理:一般来说,只要按照正常的操作,在16次中都能判断出重量差异来,被试也都有定势现象的出现,从本实验的研究也看出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实验三注意分配。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将演示注意分配这一现象,了解自己注意分配的能力,分析自我注意分配过程中的影响要素。
实验原理:注意分配是人们在进行两种或者多种活动的时候,能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多乡的现象。对注意进行分配是人们活动中的一种基本能力,但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它与并行操作的工作性质有关,要求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或自动化程度。
当一个人同时进行两件工作,他如果能同时完成,则注意分配量是100%,此时,其效率与分别单独做每种工作的效率相等;当注意分配仅仅为50%,一般就认为他并没有进行注意分配而是发生了注意的转移;而低于50%则说明此人有了分心现象,或者两项活动的相互干扰;而在50%--100%之间的成绩表示有程度不同的注意分配能力。实验设备: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计算机、纸、笔实验内容:
1、主试将仪器插头插入插座,然后开仪器电源开关。
2、进入计算机中的psyche系统,录入实验者的基本信息,开始实验操作。3、预备实验:打开实验列表中的注意分配,就出现了预备实验,读清读懂实验指导性说明,进行声光预备练习。
主试用看颜色按键和听声音按键的方式来操作鼠标。被试通过看颜色和听声音方式用手指按住相应的反映键。其中最关键的是试音:
让被试熟悉仪器的声刺激音调,被试及复按下高、中、低三音音键,分别对应的是绿键、黄键、红键。被试确信熟悉后开始正式实验。
4.正式实验:为克服顺序误差,实验分六项任务,其顺序是:
仅看颜色(a)、仅听声音(b)、看颜色听声音(a`b`),看颜色听声音(a`b`),仅听声音,仅看颜色。每个任务给30秒时间,要求被试在此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作业。
在每次完成一项任务后休息30秒,再开始下一次实验。
5.查询你本人的作业成绩。点击桌面上的实验结果,记录自己和小组的实验结果,利用结果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统计:计算注意分配量。
没有注意分配有注意分配注意分配最好。
实验四速度知觉。
实验目的。学习速度知觉的测量方法,测定速度知觉的准确性。实验设备: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计算机、纸、笔。
简介: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与时间知觉也有一定关系。能否正确估计物体的运动速度,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意义。速度知觉的准确性可以作为职业测评的一个指标。
本实验以亮点实际运动到某处所用时间与被试估计时间之差来评定速度知觉准确性。实验设备: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计算机、纸、笔。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有两种运动速度(40点/秒和100点/秒),三种运动类型(水平、垂直和平面运动)。为克服方向带来的误差,每种运动类型又有两种相反方向(左右、上下和里外),这样就组合成12种任务,每种任务测两次,共24次。各类测定随机呈现。
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法(认为时间到了即按反应键),然后开始测定。每次测定之后都有反馈,被试可以对照调整自己以后的估计。时间估计精确到毫秒级。
结果与讨论:
结果分数中列出了平均估计误差(相对误差),由所有24次估计的误差的绝对值平均而来,代表被试的平均估计准确性,越小表示估计越准确。并列出了各种运动方向和速度下的平均估计误差。
详细结果分六列:第一列为运动速度;第二列为运动方向;第三列为实际运动时间;第四列为估计运动时间;第五列为估计绝对误差(正表示估计太迟,误差为负表示估计太早),三四五列均以毫秒为单位;第六列为估计相对误差,即:(估计时间-实际时间)/实际时间。
请统计检验运动速度、运动类型以及练习对速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名词解释。速度知觉:人对运动速度的感知就是速度知觉。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与时间知觉也有一定关系。
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实验五注意广度。
实验目的。学习测量注意广度的方法,测定对随机分布的圆点的注意广度。实验设备: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计算机、纸、笔。
简介:注意广度通常指视觉注意的范围,即在同一时间内所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的数量。早在2024年,便以在白盘子里抛撒黑豆并估计黑豆的数目来研究此类问题。
注意广度是一个阈限值,应按心理物理学方法来计算。过去的实验结果表明:**对黑色圆点的注意广度是8-9个。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呈现的时间越短,注意广度越小。通常将客体呈现的时间控制得很短,使得视觉来不及从一个客体转移到其它位置上的客体,此时可以由被试知觉到的刺激的数量作为他的注意广度。
另外实验材料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实验以心理物理学方法,计算不同数目的红色圆点在随机排列的情况下被试的注意广度值。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的材料为:随机呈现的红色圆点,数目从5个到12个,每种10张,共80张。每张呈现时间为0.
25秒,让被试按相应数字键键入答案(或用鼠标点击输入框后通过选择菜单进行输入)。统计被试对不同圆点数的正确反应的百分数,从5个点开始算起,采用直线内插法求出第一个50%次正确反应的圆点数作为被试的注意广度值。
结果与讨论:
以图示方式显示不同数目圆点的正确判断的百分数。其横坐标为圆点的不同数目;纵坐标为正确判断的百分数。首先将结果回归为线性,然后采用直线内插法求出50%次正确反应的圆点数作为被试的注意广度值。
公式如下:
x=x1+(x2-x1)×(y-y1)/(y2-y1)名词解释。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广度:指注意的范围,即在同一时间内所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的数量。通常指视觉注意。
实验六学习迁移。
实验目的:学习前摄和倒摄的实验设计,检验学习迁移作用。实验介绍:实验设备: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计算机、纸、笔。
简介: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进程发生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如果前面学过的东西对后面学过的东西的保持发生了影响,则叫做前摄作用,而倒摄作用则是指后来学过的东西对前面学过的东西的保持发生的影响。检查前摄抑制的实验设计如下:
(甲、乙代表学习材料)
实验组控制组。
学乙─学甲学甲。
休息休息。检查甲的保存量检查甲的保存量。
检查倒摄抑制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组控制组。
学甲学甲。学乙─
休息休息。检查甲的保存量检查甲的保存量。
如果实验组甲的保存量大于控制组,则乙对甲有前(倒)摄助长作用,反之,有前(倒)摄抑制作用。
影响前(倒)摄作用的因素很多,如:材料相似程度、材料长度、学习程度及间隔时间等。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几何图形与数字对照翻译的学习任务来研究前摄抑制作用和倒摄抑制作用。共有两种对照关系(甲和乙),甲和乙的图形是一样的,但与数字(1,2,3,4,5,6,7)的对照关系不同。
本实验既可用于对照组,又可用于实验组。在实验开始时,要做出选择,其中:①、单独学甲,表示对照组;
、先学甲,后学乙,是倒摄作用的实验组;③、先学乙,后学甲,是前摄作用的实验组。注意:三组最后都是测量甲的保存量。
主试要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向被试讲清楚实验过程。学习时,连续翻译7个图形,只要有一个翻译错误就要全部重翻译,并计为学习了一遍。而且在翻译错误时,屏幕上会呈现正确答案。
检查时连续测试3遍,检查的错误次数指测试中的错误个数,而非错误遍数。结果与讨论:
结果包括学甲所用的遍数、学乙所用的遍数及最后测验甲时,被试错误的个数。注意:学习遍数不包括最后翻译正确的那一遍。整理多人结果,填入下表。
组别123学甲遍数。
学乙遍数。检查甲错误个数。
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前(倒)摄作用:
前(倒)摄作用=(控制组错误次数-实验组错误次数)/控制组错误次数×100
名词解释。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进程发生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有正迁移(起促进作用)和负迁移(起阻碍作用)。
如果前面学过的东西对后面学过的东西的保持发生了影响,则称为前摄作用。如果后面学过的东西对前面学过的东西的保持发生了影响,则称为倒摄作用。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试卷
总分 96.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简答题 总题数 8,分数 16.00 1.声音方向定位线索有哪些?分数 2.00 2.明适应和暗适应分别指的是什么?明适应和暗适应的机制是什么?分数 2.00 3.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有哪些?分数 2.00 4.举例说明无觉察知觉实验要考虑的变量。分数 2....
体育心理学实验教案
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实验目的 测定手指 手 手腕灵活性的心理学仪器,也可测定手和眼的协调能力。实验仪器 bd 601型手指灵活性测试仪。一 主要技术指标 1.实验板圆孔 直径 1.6mm,100 个,各孔中心距 20mm 2.金属插棒 直径 1.5mm,长度 20mm,110个 3.记时 1ms 9...
护理心理学实验教案
实验题目 心理测验。实验目的和原理 心理评估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参与做心理测验 人格测验 总体幸福感量表测验 即能让学生掌握本测验的内容 方法 原理,并对其它心理测验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有助于全面理解掌握心理测验工具的意义 方法。同时对加深了心理测验的标准化的理解。实验方法 艾森克人格问卷 给每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