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学1培训

发布 2022-10-16 07:50:28 阅读 9107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1,认识过程中核心的心理是( ③

感觉 ②知觉 ③思维。

2.大脑皮层四个叶中对于心理生活具有特殊意义的是( ①

额叶 ②顶叶 ③枕叶。

3.条件反射受( ②控制。

皮下中枢 ②皮层 ③皮层和皮下中枢共同。

4.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①

脑 ②客观现实 ③实践活动。

5."谈虎色变"属于( ②

无条件反射 ②条件反射 ③既是无条件反射又是条件反射。

6.一切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①

反映 ②反应 ③反射 ④反馈。

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心理( ④

是脑的机能 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③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 ④具有主观能动性。

8、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想象力,这是运用( ④

观察法 ②实验法 ③问卷法 ④产品分析法。

9、请给以下⑴—⑺题的心理现象进行选择属于什么反射:

“异物入气管引起打喷嚏”属于( ①

“谈虎色变”属于( ③

“望梅止渴”属于( ②

“谈梅生津”属于( ③

“把香喷喷的炒肉丝放进口中分泌了唾液”属于( ①

“进了食堂餐厅,看见案台上放着炒肉丝,闻到了喷喷的香味,口中分泌了唾液”属于(②

“画饼充饥腹更饥”属于( ③无条件反射 ②具体信号类条件反射 ③抽象信号类的条件反射 ④既是条件反射又是无条件反射。

二、判断。1、.(高级神经中枢指的是大脑皮质。

2.、(大脑左半球是抽象思维和言语优势的半球,而大脑的右半球则是形象思维和空间知觉优势的半球。

3.、(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说明只要外界有刺激,人就会作出一定的反映。

4.、(如果将新生儿置于一个完全缺乏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的环境中喂养长大,他就不会有人的心理。

5、(√大脑皮层是整个机体活动的最高的管理者和调节者。

6、(√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7、(√一个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反映。

8.、(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窥测别人在想什么。

9、(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一定有人的心理。

三、问答: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人的心理的产生既依赖于客观的条件,又依赖于主观的条件,心理是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条件是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讲,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刺激和作用于人脑,脑本身是不会产生心理的;主观条件是从心理反映形式来讲,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反映总是由一定的人进行的。

一定的反映者由于已经形成的主观世界,包括人的态度、观点、知识、经验和心理状态等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其反映也会不尽相同。所以,归根到底,人的心理是主客观条件对立统一的产物,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四、实例分析。

1、两个人观察同一棵树,植物学家首先获得的是关于树种、树龄及树的生长环境方面的知识,而画家获得的是关于树干、树枝和树叶的形状、疏密、大小等方面的印象。

答:这一事例说明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一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着个人对现实的关系和态度,并且还受到个人原有知识经验的深刻影响,具有主观能动性。

因此,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是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2、婴儿时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虽然具有人脑的特征和人体的外型,但不会说话,不会劳动,只会像狼一样的爬行、嚎叫和吃生肉。请用有关心理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答:这一事例说明虽然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会自发地产生心理,心理现象不是头脑所固有的,而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产生的源泉,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而“狼孩”没有生活在人类社会环境之中,就没有社会活动的存在,没有社会规范的存在,没有社会交往的存在,其心理就不能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和锻炼,因此,也就不可能具有正常人的心理。

3、一个人一次被蛇咬,以后在一次走夜路时,看到路边的草绳,就毛骨悚然,不敢前进。请分析这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

答:这是一种条件反射现象。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是无条件反射与某种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

因为一次被蛇咬了,产生了很深的映象,“蛇”对人便产生了条件刺激,乃至像“蛇”样的东西如“草绳”等之类,也会误认为是“蛇”,引起条件反射,产生毛骨悚然的反映。

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一、选择。1.有的学生在课上从不主动举手要求回答教师的提问,但始终注视着教师,这种注意属( ②状态。

真正的注意 ②表面上的不注意 ③表面上的注意 ④真正的不注意。

2.( 在小学阶段发展速度最快,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

注意的广度 ②注意的稳定性 ③注意的转移 ④注意的分配。

3.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这是因为他们的( ④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 ①注意的广度 ②注意的稳定性 ③注意的转移 ④注意的分配。

4.当你中途离开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 ③的特性。

对比 ②暗适应 ③明适应 ④疲劳。

5.当收音机里播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是男高音独唱还是女高音独唱,抑或是童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

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6.在小学儿童的感觉中,( 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视觉 ②听觉 ③肤觉 ④运动觉。

7.小学儿童纯音听觉的敏感度( ①**。

不如 ②接近 ③已达 ④超过。

8.根据我国学者对儿童观察力发展阶段的研究,小学中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③

个别对象 ②空间联系 ③因果联系 ④对象总体。

9.“鹤立鸡群”容易引起无意注意,这是由于( ④引起的。

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10.忽名忽暗的灯光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是因为( ③引起的。

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11.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条件是( ①等。

知识经验 ②艳丽的色彩 ③需要、兴趣 ④情绪和精神状态。

12.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条件是( ①等。

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②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③培养间接兴趣 ④刺激物的强度。

13.在教学中,将分散的笔画组织成字,或将单个的字组织成词,或将词连成适当的句子,都会提高注意( ①品质。

广度 ②稳定性 ③分配 ④转移。

14.注意品质中具有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的是( ①品质。

广度 ②稳定性 ③分配 ④转移。

15.刚入学的儿童,写字时往往顾此失彼,这是因为注意品质中( ③不强。

广度 ②稳定性 ③分配 ④转移。

16.人从暗处到光亮处,最初强光使人发眩,什么也看不见。但过一会儿视力就恢复正常,这是视觉感受性的。

提高 ②降低 ③既没有降低也没有提高。

17.在密密的人群中,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熟悉的朋友这是属于知觉的( ①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18.同样一棵松树,有人注意它的的风景,有人观察它的生长,有人分析它的木材应用,这是因为人们知觉有( ①

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19.“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属于知觉的(③

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20.穿竖条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苗条,穿横条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胖些,这是( ③

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错觉 ④恒常性。

21.吃过甜食后再吃橘子,感觉它有些酸,这属于。

不同感觉相互作用 ②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③感觉的适应 ④同时性对比。

22.“万绿丛中一点红”引人注目,这是( ②引起的。

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23.小学生做数学作业时一会儿思考,一会儿计算,一会儿看课本,这是( ②的表现。

起伏 ②稳定 ③分配 ④分散。

24.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这是由于。

不同感觉相互作用 ②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③感觉的适应 ④抑制作用。

25.教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标出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知觉( ①规律的具体运用。①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26.刚入学的儿童写字用铅笔和田字格本,是根据( ④水平决定的。

视觉发展 ②听觉发展 ③肤觉发展 ④运动觉发展。

27.刚入学的儿童做体操时,对“向左转”、“向右转”的口令反应不够灵敏和准确,学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时常“6”、“9”不分,“bd”、“qp”不分。这是由于低年级儿童的(③ 水平不高。

大小知觉 ②形状知觉 ③方位知觉 ④距离知觉。

28.倒看物体仍不变,这是知觉的( ④

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29.人们用手拿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属于(③)

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错觉 ④恒常性。

二、判断。1.注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

2.一个人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和感官,就能有感知觉。(

3.人的感觉能力的高低是天赋的,训练是无济于事的。(

4.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也可发生在同一感觉之间。(

2019心理学 1

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 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 机制 规律和本性的科学。遗忘 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提取,或提取时发生错误的现象。想象 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激情 是一种爆发式的 强烈的 短暂的情绪状态。理智感...

教育心理学 1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存在未知概念或学生所缺乏的日常经验,问题理解也会出现困难。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在卖柠檬水的试题中,如果学生不明白 获利 是怎么回事,那就无法理解问题 如果重量单位不用 克 千克 而改用 夸脱 和 盎司 那学生更是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先获得与问题有关的知识。3 急于得...

幼儿心理学 1

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30分 1 移情。答 是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并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2 角色游戏。答 是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3 美感。答 是人在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审美标准时产生的体验。4 注意的稳定性。答 是指注意能够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