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6 05:13:28 阅读 3904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社会认知~,信息加工学习论,认知结构~

2024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教学最终目标:终身专业化的学习。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现代学习心理学之父)

条件作用的几大原则:1顺序:条件刺激须先于无条件刺激2消退恢复3泛化分化4高级(二级)条件作用。

华生恐惧形成实验(行为主义创始人)

泛化(概括化类化):对相似的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它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分化(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退化(消退):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桑代克迷箱实验联结主义学习论:再刺激与反映之间形成相对稳固的联结。联结的建立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进行的。

斯金纳及斯金纳箱(操作性行为;行为是由其结果决定的——强化)

惩罚原则:1惩罚前,让学生充分了解奖与罚的行为标准。2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如偷窃说谎。并非因能力所限无法达到目的的。3考虑学生心理需求上的个体差异。

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改过可能较大。个性顽劣的有时反而满足他引起他人关注的需求。4多使用剥夺式惩罚(作业未做完不准看电视),而非施予式惩罚(体罚),因为前者可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

强化: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可能性的力量。惩罚: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降低某种反应可能性的力量。

区别:正强化呈现刺激(在某一行为后通过呈现满意的刺激加强行为)如打高分;负强化移去刺激(在某一行为后通过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加强行为)如努力学习以避免责骂。惩罚抑制行为,呈现性(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如罚做额外作业来减少上课开小差;移去性(移除某一刺激,减少不当行为)如不准看电视以减少贪玩。

简评:1克服了桑代克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2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3把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等同起来,简单归结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过于偏狭。

4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有明显的机械主义倾向。

二、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是个体模仿别人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 三元取向——个人环境行为

观察学习:学习者通过对榜样人物的行为及结果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亲身经历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是一种只从别人的学习经验即学到新经验的学习方式。

自我效能: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进行主观判断的依据,是从成功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

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1掌握的经验2榜样的示范3社会的说服4当下的状态。

行为主义vs认知主义。

行为主义: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过程中学到的是可以观察和测量到的行为。(外控的被动的渐进的| 行为的习得)

认知主义: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过程中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内在的主动的整体的| 知识的学习和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发现学习:以培养**性思维方式为目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方法。

特点:1教学时围绕一个问题情境展开,而不是围绕某一个知识项目展开。2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

3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限制:1两个先决条件:学生具有相当的先备知识与技能和学生有乐意独立学习的意向。

缺一不可2忽视知识的系统讲授,难以让学生短时间掌握系统而全面的知识体系,降低了教学的实际效果3学生自行探索问题答案遇困难时,若教师不能提供有效指导,容易气馁,降低求知动机4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 5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6智力与经验水平差异,先发现答案的学生对思维较为缓慢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奥苏贝尔意义学习:学生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自己的新的学习材料与其脑海中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通过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进而掌握新的学习材料,使新的学习材料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联系的一种学习方法。

知识(狭义: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语言活动中的信息意义,如各门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学校传统智育的主要目标。

广义: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包括了个体从自身生活实践和人类的社会历史事件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狭义),也包括在获得何时用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而来的种种技能技巧和能力。)

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一切可以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

通过记忆来获得,教与学通过语言进行。

程序性知识: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包括从事并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动作技能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

陈述性知识vs程序性知识。

1静态,对事物状况及其联系的反映动态,通过对信息产生某种作用而改变。

2习得速度相对较快习得速度相对较慢。

3容易修正改变获得之初该表容易,定型成自动化技能,改变难

知识表征:知识在头脑中的存储或组织形式。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命题网络表象和图式。

1命题:是指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组合而构成的事实。

2命题网络: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成分,通过这种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组成的网络。

命题网络具有层次结构,知识是以命题网络的层次结构贮存的。

3表象:曾经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主要应用于空间信息和视觉信息。

4图式:是指人脑中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某一范畴的事物的典型特征及关系的抽象,是一种包含客观环境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产生式(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创始人西蒙和纽厄尔认为,人脑和计算机一样,都是“物理符号系统”,其功能都是操作符号。由于人经过学习,其头脑中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

这种规则称为产生式。产生式是所谓条件—活动的规则(c—a规则))。

产生式系统:由多种产生式规则才能完成的特定技能,即需要有多个或一系列产生式规则完成的技能,称为产生式系统。

问题:给定消息与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间接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的情境,而不是指个人直接运用已有知识(即仅凭记忆)就能解决的问题。

三要素:①初始条件:给定的已知条件;②目标状态:期望到达的目标;③中间状态:克服障碍的系列操作。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情绪紧张度:中等程度的情绪紧张度最能发挥个人潜力,最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问题的难度对情绪紧张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有重要影响。简单问题需较高的情绪紧张度才能获得最佳解决效果。高难度和复杂度较高的问题需较低情绪紧张度。

2定势的作用(定势:由于先前重复性的活动而引起的对后继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定势形成,使人倾向于用先前采用过的方式解决后面问题。性质一致,提高效率;相矛盾,阻碍效率。

3知识经验 4功能固着。

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监控的结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及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以提高学习活动水平的技能。

学习者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前提下,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主动性调控行为。

学习策略的分类:迈克卡 1990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重复抄写| 精加工策略:联想口诀作笔记|组织策略:选择要点列提纲。

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监视策略:自我测查集中注意|调节策略:调整阅读速度复查。

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寻求帮助。

元认知策略: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及对这些方面的计划监视和调节。

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干扰: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阻碍作用。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使不同的学习课题之间具有相同的要素(1相同或相似的情景类型学习内容2相同的原理关系产生式)

加强基本原理的教学,促进原理或规则的迁移(1.选取合适的变式材料充分讲解和练习2.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与方法3.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

注意教材和教学的整体结构,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整体关系(1.改革教材内容使教材体系比较合理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利用学习定势的积极因素促进迁移(1.回顾原有经验,引起学生的迁移心向2.防止学习定势的消极影响)

影响迁移的因素。

一)客体因素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3.教师的指导。

二)主体因素1.学习者的源知识水平和概括水平2.学习者的迁移心向3.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学习动机:引发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之得以持续的内在过程。

期望价值理论:学生对自己胜任该学习任务的可能性判断(预期)以及对该任务的价值知觉。

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模型ts= ms×ps×is(ms动机 ps成功的可能性 is诱因价值 is=1-ps)基本成就动机:追求成功;避免失败。

归因理论(最早)美社会心理学家海德:环境归因个人归因| 罗特:内控型外控型| 韦纳归因三纬度:

内部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和不可控归因。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

韦伯成败归因理论。

自我妨碍: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归因自我妨碍。

1结果出来后对这种结果所做的解释vs成就活动前,为给可能的失败找到合理借口采取的预先准备2根据实际行为总结出来的vs可能是自己想像出现的 3失败成功都有vs倾向于失败。

归因理论实际应用价值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了解学生成败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改进教学。2根据行为者的归因倾向,**他今后的行为。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target模式任务,权责,认可,分组,评价,时间。

个别差异:不同个体之间在心理与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包括智力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兴趣差异性别差异等方面。

认知风格: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得性特征。

场独立型:很容易将知觉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对于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按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

场依存型:将知觉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感到困难,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