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的特征:
1.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又叫注意范围。
2.注意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的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在此需明确的是,稳定总是相对的。
在注意稳定的情况下,感受性也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动摇,但它并不影响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这才是一种不良的注意品质,是需要克服的。
3.注意转移——是指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它与注意的分散不同,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需要而来,而注意分散则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其条件是:
所从事的活动中至多有一种是不熟练的;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两种活动在同一感觉通道也很难做到注意分配。
想象的种类:(一)无意想象 (二)有意想象: 1.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3.幻想。
试述三元智力理论。
答:三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该考虑智力与内部世界、外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因此他提出人的智力由三部分组成,成分智力、背景智力和经验智力。
成分智力指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智,它包括三种机能的成分: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元成分是指人们决定智力问题性质、选择解决问题策略以及分配资源的过程。
执行成分指人们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知识习得成分是指人筛选相关信息并对已有知识加以整合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背景智力主要指和个体生活背景相关的能力。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背景智力有所不同。它实际上反映了个体适应环境、选择环境以及改造环境的能力。
经验智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一个有经验智力的人,能够很快适应环境,因为他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面临的问题。
三元智力理论对智力提出了新的解释,并系统**了内部心理过程如何与因素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产生有效的智力。但三元理论并没有对三者的相
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这是其不足之处。
感觉:物体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脑,在人脑中引起的心理活动。
气质: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它反映了心理特征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较多的受到遗传的影响。
系列位置曲线的内容是这个是针对记忆效果和遗忘而言的,就是说记忆一个知识的时候后面和前面的记忆效果好,中间较差。也就是说,遗忘的时候后记的遗忘的少,其次是前面的,最后是中间的。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哪些?
答: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和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第一层需要为生理需要,包括人类维持基本生存所需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一旦不能满足,人的生产就成了问题,也就根本谈不上别的需要了。
第二层需要为安全需要,即指有关人类免除危险和威胁的需要。
第三层需要为社交的需要,也称感情和归属方面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与同事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希望得到别人的友爱,使自己在感情上有所寄托。
第四层需要为尊重需要,即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工作,人品,能力和才干给予承认并给予较高的评价,从而得到别人的尊重并发挥的一定影响力。
第五层需要也即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
感觉:物体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脑,在人脑中引起的心理活动。
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有哪些?
答: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时间短,一般是30秒左右,如果得不到复述,转眼就会遗忘。
第二,容量有限,一般是7+2组块(chuank)。
第三,意识清晰,短时记忆服从当前任务需要,主体有清晰的意识。
第四,操作性强,短时记忆就其功能来说,一方面,短时记忆加工着感觉记忆保持的信息,把其中的必要信息经过复述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另一方面,它又根据当前工作的需要,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完成某种操作。
答:(1)生物遗传因素:根据研究: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难易。(2)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使个人嵌入文化形态里。其影响力因文化而异,社会对文化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影响力就越大。
影响力的强弱也要视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反映在不同文化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自然环境下民族也反映出人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3)家庭环境因素:
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①权威型: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过分支配,一切由父母控制。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②放纵型:
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教育达到失控状态。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③*型:
父母与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自主权,并给孩子以积极正确的指导。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4)早期童年经验:
麦肯侬: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总结: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
首先,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对应关系。其次,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
再次,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5)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总之,人格是先天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1: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综合与解释等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他自己充任主试和被试,独自进行实验,持续数年之久。他选用大量的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这种无意义音节由两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组成,实验采用重学法检查识记效果。
他的实验结果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的比较快、较多,以后逐渐减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遗忘速率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他将自己的研究结果绘成了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
或内部心理状态。
注意的稳向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哪个方向进行活动。指向性不同,人们接受到的信息也不同。
什么是意志?
答:意志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支配、调节个人的行为以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有哪些?
(一)意志是意识的能动表现。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是人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心理反映的最高。
形式。意识是人脑反映客观世界所形成的主观印象,但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之后,按照。
规律能动地改变自然、社会和自己,以满足自己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从人改变世界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意识的。
能动作用。意志是一种坚持目的、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是内部意识向外部动作的转化,也即意志是意识的能动表现。
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愿望,履行自己的义务,就必须意识到行动的目的和方法,认识到什么是。
需要的,什么是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可以达到的,这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也是意志行动的表现。但是,也。
不是所有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都有意志努力的性质,只有当意识活动遇到困难时,意志行动才表现出来。例如。
平时我们感到饥饿时吃饭是有意识的行动,但通常都不包含意志努力的成分。而在运动员进行的高山强化训练。
中,大强度的运动和剧烈的高山反应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头晕恶心症状,这时哪怕吃一点流食也会呕吐,但要达到。
训练的目的就必须吃下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进食行为就需要做出巨大的意志努力。
(二)意志通过行动表达。
人的意志总是离不开他的行动的,意志总是表现在行动之中。运动员坚持不懈地训练以提高成绩是意志的表。
现,战士在风雪中一动不动地站岗以完成守卫任务是意志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不受外界的干扰专心听讲、课。
后不顾游戏、**的**以完成学习计划是意志的表现,……在这些行为中,意志既表现在发动和坚持符合目的。
的行动上,也表现在抑制和制止不符合目的的行动上。
(三)意志能调控行动。
意志对行动的调控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一是抑制。前者表现为发动和激励人去从事达到一定目的所。
必需的行动,后者表现为抑制和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意志实现着对人的。
活动的支配和调节:不仅调控人的外部动作,还可以调控人的心理状态,包括人的认识活动和情绪状态。
(四)意志的自由程度。
具有相对性人的意志是否是自由的?行为主义者否认人的意识,否认意志自由,认为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外界。
刺激所决定的。唯意志论者认为人的意志行为是不受任何东西约束的,可以绝对自由,为所欲为。这两种见解都。
失之偏颇,因为人的意志是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说它是自由的,是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人可以根据自。
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目的,发动或制止某种行动,按照某种方式、方法行事。而意志不自由的一面在于在这些意。
心理学答案
心境是一种微弱 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2 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3 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 1521971163001姓名 张玲201 6年5月课程名称 编号 心理学 0398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
心理学答案
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原则 1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2可视性反馈原则 反馈是控制科学和信息理论中一个常用的概念,其含义为 向用户提供信息,使用户知道某一操作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技术进步带来的矛盾 技术可以使人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具趣味性,然而每项新的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使生活复杂化...
心理学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七 论述题 1 答案要点 教育心理学既然有它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同时也有适合于它自己的研究方法,因而它构成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但是,正如我们在分析对象任务时已提到,它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中其他的一些谢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是甚至交叉 重叠。1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