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民族的摇篮

发布 2022-10-12 04:53:28 阅读 1110

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教案。

教材分析:1、 通过听、唱、奏、舞等实践活动,领略作品那富有诗意、荡气回肠的情绪特征,感悟作品中透出的民族气质,从而使学生知道**与艺术在激发人的民族情感与反映社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对《沃尔塔瓦河》、《黄河船夫曲》等歌(乐)曲的欣赏,想象曲中所描写的山水美景,并记住这些曲子的主题旋律,用较科学的发声方法及深情地表情演唱《长江之歌》,通过一组创造性活动进一步领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民俗风格,拓宽**视野。

3 进一步了解交响诗这一**体裁。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欣赏。(一) 《沃尔塔瓦河》

1. 内容介绍。

沃尔塔瓦河》选自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这部交响诗套曲,是斯美塔那在2024年9月已明显感觉到耳聋灾难来临时写的,他以顽强的毅力终于2024年完稿。第一次公演时,他却听不到一点声音了。

乐曲有六个乐章组成。第一章“维谢格拉得“,描写古代具有光荣斗争历史的古城,并再现出古代捷克人民的光荣形象。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描写了纵贯南北的捷克最大的河流---沃尔塔河的自然风光及其诗一般的传说。

第三乐章“沙而卡”,写的是民间传说中民族女英雄的故事。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地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第五乐章“塔波尔”及第六乐章“布郎尼克”,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

其中第二乐章最受欢迎,其主题是优美的e小调旋律,后来转为e大调,为人民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全曲分为八个部分:

一:“沃尔塔瓦河的两个源头”。e小调,快板,舒适地、六拍子。

沃尔塔瓦河的水源是由两条小溪回合而成。作曲家通过**手段细致地表现了这一点:先是在弦乐、竖琴伴奏下,长笛奏出了一个委婉曲折的音调,表现水源之一;再用单簧管奏出一个与长笛音调反向进行的音调,表现水源之二。

然后,管弦乐的配器逐层加厚,音响不断加强,表现出涓涓细流逐渐汇合成滚滚的河川。接着,在潺潺水声的伴奏下,小提琴声部唱出了一个民歌风的优美旋律,它成为贯穿全曲的基本主题:(见教材)

二、“林中狩猎”。c大调、快板、六拍子。在抒情主题未结束时,突然,四支圆号齐声奏出了嘹亮的号角式的音调,它与小提琴奏出的流水音调交织在一起,使人恍然若见在河边的树林里,鼓角齐鸣,犬马奔驰,正在进行一场紧张而热烈的狩猎活动的情景。

三、“乡村婚礼”。g大调、中庸地、二拍子。当狩猎的号声逐渐远去,河面恢复了片刻的宁静。

不久,又传来了一阵轻快、活泼的捷克民间舞曲“波尔卡”的乐声。这大概是村里的农民们正在庆祝一对青年男女的婚礼吧!由农村业余乐师们演奏的“波尔卡”**,是那样的纯朴,又是那样充满了欢乐,似乎是沃尔塔瓦河也受到了感染,随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呢!

四、“月光及水仙的舞蹈”。降a大调,速度同前,四拍子。随着“波尔卡”乐声逐渐沉寂下来,夜幕降临了,万籁俱寂,唯有那沃尔塔瓦河依然在缓缓地流淌着。

这时,银色的月光照射着河面,传说中的水仙女,身披着轻纱,脚踏着银波,在晶莹的月光下婆娑起舞。弦乐组以高音区密集的和弦,奏出了清亮如玉的仙乐般的音调:

五、“沃尔塔瓦河主题的再现”。e小调,中庸速度,六拍子。黑夜已经过去,黎明重新降临大地。沃尔塔瓦河水继续向前奔流,那优美的基本主题出现并有所发展。

六、“圣·约翰湍滩”。e大调,六拍子。沃尔塔瓦河来到斯维特扬峡谷,这里是巨石林立的险峻之地。

沃尔塔瓦河的激流冲击着礁石及峭壁,发出惊天动地的浪涛声,显示了沃尔塔瓦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性格。

七、“沃尔塔瓦河来到布拉格”。e大调,更快地,六拍子。通过了峡谷险滩,更加波澜壮阔的沃尔塔瓦河进入了布拉格城。基本主题转为明朗的大调性格,显得格外欢畅:

八、“维谢格拉德”。e大调,六拍子。维谢格拉德为捷克有光荣斗争历史的古城。这里出现的新的**主题取自第一乐章主题的变形:

作曲家采用乐队的全奏,以浓笔重新刻画了古城维谢格拉德的勃勃英姿。最后,乐队音响又逐渐轻微下来,暗示着沃尔塔瓦河穿过布拉格及维谢格拉德市区,缓缓地滚向无尽的远方。

2.(1)与“创造与拓展”中,的题(三)相联系起来,通过学唱这一填词歌曲,熟记乐曲的主题,并加深对乐曲内容的理解。

2)教师应从作品的6/8节拍韵律感着手,让学生感受**的流畅与舒展,从而产生美感,想象**情景。

3)作品有很强的民族性、抒情性,欣赏时不应仅停留在画面的理解上,而要充分体会蕴藏在**中的更深层的内涵。

4)交响诗具有很强的画面特征。

5)此曲有很多合唱版本,最简单的为二声合唱,选择为合唱曲目来排练,以提高学生对**的表现力。

第二课时。一、欣赏——**与诗歌:《黄河船夫曲》

1.内容介绍:

选自《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洗星海曲。2024年,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夫子。

2024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这出席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洗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窖里,他抱病连续工作六天,于同年3月31 日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了,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作品工有8个乐章,每章开始均有配乐朗诵。1 《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声合唱)--此曲吸取民间劳动歌曲尤其是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运用动机的主题核心贯穿发展手法和领合呼应的演唱形式,引子和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第二部分以原有主题核心拉宽节奏,放慢速度,表现人们登上河岸时的欢乐情绪;尾声又以快速有力的动机进行,由强到弱,由近及远,表现中国人的斗争仍在艰苦顽强地继续…

2. (1)从《黄河大合唱》的vcd或其它有黄河的影象资料中,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澎湃气势。

2)可在《黄河大合唱》**衬托下,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3)将《黄河大合唱》与《长征组歌》对照,找出它们在演唱形式上的共同点,以加强知识点的触类旁通。

二、歌唱:《长江之歌》

1. 内容介绍:

歌曲为80年代中期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电视片逐渐被人淡忘,歌曲却由于它的词意深邃,旋律宽广而流传至今。歌曲为大调式。结构规整,是一个带完全再现的三段体曲式。

**素材集中,第一乐段两大句为a a 结构的两乐句乐段,音程跳度很大,表现了长江上下奔腾的磅礴气势,第二乐段舒展抒情较柔和,表达了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第三乐段完全再现。最后的尾声,结束音不在主音上,犹如长江之水,滚滚向前而不见尽头。

2. (1)歌曲具有悠长的气息、宽广的意境,雄伟的气势,因此应注意发声方法的练习,将声音处理得竖一点、厚一点,高音处不要喊叫。

2)歌曲为三段体aba , a与a段的末句有所不同,不能混淆。

3)根据初二学生变声期的情况,灵活处理歌曲。声部安排既可照教材唱,也可适当安排一些领唱与轮唱或用齐唱。

4)歌曲为电视片《话说长江》的片头主题歌,有条件的让学生看一看这段影像几卡拉ok象带,学生可以亲眼目睹一下长江的雄伟壮观,没条件的尽量从网上找一些山水画作歌唱时的背景。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拓展与创造活动:

一) 题一:

1)事先将《新疆之春》的录音复制成几份,以供学生在创作活动时用。

2)新疆舞的基本手位有:提裙、三膀立腕、双托、顺风旗、托按掌、双按掌、托帽、三膀按掌、敬礼等。基本舞步有横垫步、进退步、点步、三步一抬、错步等。

可由一个会跳舞的同学在台前领舞,也可由教师领舞,事先放些新疆舞蹈的录象。

3)舞蹈动作不求专业漂亮、只要踩准节奏、人人参与,达到热烈欢腾的气氛即可。

4)活动后可评论舞蹈气氛与**情绪是否吻合。

二)题二:国家名称河流名称曲名表达方式。

奥地利多瑙河蓝色多瑙河管弦乐。

埃及尼罗河尼罗河畔的歌声独唱。

印尼梭罗河梭罗河独唱(民歌)

中国黄河黄河大合唱合唱。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族的节日

小学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族的节日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唱歌 快乐的泼水节 那达慕之歌 欣赏 中阮独奏 火把节之夜 活动 欢腾的那达慕。教材分析。1 歌曲 快乐的泼水节 本歌的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傣族民歌常用 和弦的分解进行,但是这种进行又与大调歌曲有所不同。曲中还时常穿插 4 ...

江口县民族中学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1 下列粒子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a 碳原子 b 氧原子 c 碳原子和氧原子 d 二氧化碳分子。2 某婴儿奶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表中 钙 磷 铁 锌 理解为。a 金属 b 非金属 c 元素 d 分子。年发现第109号...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一认真填一填。1 观察前要想好 观察时要要按一定的 观察很小的物体时要用观察时要做好。2 植物的身体一般有和六部分组成。3 植物主要靠伸进土里的吸收和 通过输送到各部分。4 叶由和组成,叶子上还有 树皮中有运输的细管,叫管。5 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变成从叶的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6 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