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学与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旅游这一社会活动。因而,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当中的一个应用学科门类。旅游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散见于一些学者在报刊上发表的关于旅游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的文章。
2023年,美国cbi公司出版了由佛罗里达中心大学教授小爱德华。j.梅奥和兰斯。
p.贾维斯编著的旅游心理学,该书第一次从行为科学的角度考察旅游和旅游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揭开了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序幕。此后,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学者也相继开展了旅游心理学的研究。
目前,旅游心理学在我国尚处开创时期。
以现代心理学的观点而言,心理学可以说是一门渊源数千载而却只有百年历史的学科。心理学源于西方哲学,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始,历代哲学家的思想中,都把“心”的**,视为哲学上的主要问题之一。直到十九世纪末叶,受生物科学发展的影响,心理学开始脱离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一、 心理学的界说。
心理学:psychology,系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 两字演变而成,前者意指“灵魂”(soul),后者意指“讲述”(discourse) ;合之则谓:心理学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这样的一个定义并不含科学概念,只具有哲学含义。到了十九世纪末,科学心理学萌芽,心理学一度被界定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
至此,心理学开始被列入科学的范畴。
从长期属于哲学,到开始被视为科学,心理学在内容上都只是涉及人类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至本世纪而是至六十年代的一段时间,心理学的界说又改变成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行为(beh**ior)一词所指者,是由观察所见的人类或动物的外显活动。此一界说维持了四十多年,直到七十年代才再度改变为: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
显然,此一新界说是对前一解说独重“行为”倾向的匡正,在行为之外,特别加上“心理历程”,意在表示“内外兼顾”,籍以标出现代心理学的特征。上述心理学界说的数度改变,与心理学多年来的历史发展相关。
二、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有两大源头:一个源头是自古流传的哲学,另一个源头是兴起于十八世纪的生物学与生理学。
哲学源头:在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中,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三个主要人物,其中首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已讨论到人类本性、人类知识之由来、五官之运用以及记忆功能等问题。
影响心理学发展的第二位哲学家,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笛卡儿提倡先天观念之说,认为人类生而具备足以产生感官经验的心理功能。按笛卡儿的解释,心为身之主,身体的一切活动,系由生而具有理性的心所控制。
笛卡儿的心支配身的理念,后来经由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集其大成,成为哲学思想主流之一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的兴起,更加重了自古以来的心身关系论争(mind-body problem)问题的争议。影响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位哲学家,是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
在哲学上,洛克提倡经验主义,强调人类一切知识均来自后天经验,固而反对理性主义者所倡导的先天观念的说法。洛克认为,人类本性有如蜡版,纯然无色,不分善恶,其后一切的改变,完全取决于后天的经验。此外洛克认为记忆得自观念联想。
在对人性解释上,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派主张,对以后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生物学与生理学源头:生物学研究的兴起,当数十九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其跨时代著作《物种原始》提出了进化论学说,进化论要义有三点:1、世界上现存一切生物的状貌特征,都是经过数百万年长期进化演变而成的。
2、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其显著差异是由于不同的遗传。3、同一种类生物中,个体之间的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个体对生存环境适应良否使然,即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显然,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的许多观念,如:
遗传、个别差异、适应等,都成了以后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生理学的研究影响到心理学,主要始自十九世纪德国三位生理学家的研究。第一位是柏林大学的教授缪勒,在生理学上,缪勒首倡神经特殊能量之说,主张大脑的功能是分区专司的。缪勒首先提出解释,人类对外界刺激之所以产生感觉,之所以能够辨知,完全是有赖于各种不同的神经传导所发生的特殊能量所致。
缪勒的理论,引起当时生理学家的重视,并由其**赫姆霍兹经实验证实,后来,赫姆霍兹也成为柏林大学的著名生理学教授,其所倡的色觉理论和听觉理论,迄今仍为心理学上解释色觉和听觉现象的重要理论根据。影响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位重要的生理学家是德国生理学家费希奈,费希奈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教授,创用实验方法,以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实验(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大小、轻重、远近等)的历程,**争论未决的心身关系论争的问题。费希奈的这种以生理感官功能为基础的实验研究,为以后的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奠立了基础。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一般公认始自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冯特,冯特于2023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正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冯特进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在有系统控制的实验室中,让受试者以内省的方式表达对物理刺激所引起的主观经验,从而分析意识的内在元素。因此,在当时的心理学界,一般将冯特开始的心理学,称之为结构主义。
按结构主义学派的解释,经内省而得知人的经验,经验构成意识,意识之内包括三种元素性的状态:一为感觉性的,属知觉之元素;二为想象性的,属观念之元素;三为情感性的,属情绪之元素,心理学研究之目的,即在经由内省而了解在不同刺激情景之下各种元素结构的情形。
结构主义学派成立之后不久,就遭到心理学界的反对,由于反对者各自的主张不同,因而在心理学界形成了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
1、 功能主义:功能主义的主张,来自于美国两位著名哲学家詹姆斯和杜威。其基本主张是,心理学的目的应该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而不是像结构主义一样,只求分析意识之元素,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不只仅限于内省法,还提倡观察、测验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传统的差别)
2、 行为主义:由美国心理学家华森于2023年创立,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内省不是客观的方法,用内省法得到的意识经验,更非客观资料。
提出:①科学心理学所研究者,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②构成行为基础者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③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被动学习的。④经由对动物或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即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客观的客观”(激进行为主义与新行为主义-接受意识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评价:为使心理学符合科学的标准,行为主义刻意将之限定为外显行为之研究,将传统心理学中一切有关“心”的成份完全排除,致使心理学内涵窄化,难免有“削足适履”之失;另一方面,行为主义的严格科学取向,使心理学在研究上提高了方法与工具的品质,以至于在四十年代兴起了行为科学的研究。
3、 完形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魏泰迈于2023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主要研究知觉与意识,其目的在**知觉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完形心理学所强调的是,知觉经验虽得自外在刺激,各个刺激可能是分离零散的,但我们由此得知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对结构主义而言,各元素之合等于意识之整体,对行为主义者而言,各反应之合等于行为之整体,但对完形心理学者而言,部分之合不等于整体,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合。原因是在集知觉而成意识时,加多了一层心理组织。所以知觉的心理组织,才是最重要的。
以四直线构成正方形为例,我们由此所得知觉,不是等长之两横线与两竖线之合,而是一个完整的正方形,四段直线之外,另加了一层“完形”的意义。对此,魏泰迈以简单实验加以证明。如两个灯泡相继明灭,其相隔时间超过0.
2秒时,所知觉到的是两者一明一灭,其相隔时间少于0.2秒时,所知觉到的则是单一灯泡的往返移动。像这种刺激本身并不移动而看似移动的现象,称为似动现象。
动画与电影就是根据似动现象而设计的。因此,完形心理学者们认为,心理现象未必反应物理刺激的事实,物理刺激是客观存在,而心理现象则是经由个人对之加以选择与组织后的反应。完形心理学在知觉方面的研究,有极大的贡献,为后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精神分析论:奥地利精神医学家佛洛伊德于2023年创立。精神分析论不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二十世纪内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十分复杂,但其中较重要的是关于对人格或人性的解释。
包括三点:①人格动力观:佛洛伊德用潜意识、欲力、生之本能、死之本能等观念,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②人格发展观:
佛洛伊德以口腔期、**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以及认同、恋母情结等观念,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③人格结构观: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来结解释个体的人格的结构,并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卫作用等观念解释人格结构中三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现代心理学p453)
5、 人本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嘉思于五十年代所创立。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异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诸如动机、欲望、价值、快乐、幽默、情感、生活责任、生命意义以及爱情、嫉妒、仇恨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
人本心理学对人性持乐**法,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且人类本性中原就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因此,人本心理学的研究,不只是了解人性,而且更进一步,主张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以期臻于自我实现的境界。(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p464)
自我实现者的人生观: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纳悦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有独立自主的性格;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具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和目的,绝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有创见,不墨守成规;对世俗,合而不同;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愿与能力;
6、 认知心理学:对知之历程的科学研究,其“知之历程”包括了行为与心理历程。而认知一词含义,是指人们对事物知晓的历程,在此历程中,包括对事物的注意、辨别、理解、思考等复杂的心理活动。
比如说,我们在解答数学题时,由认识文句,而了解题意,再找出已知条件推知求解答案,到核对结果等一连串思考活动,就是认知活动。
7、 神经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功能与体行为及心理历程之关系的一种新方向。经由直接观察在不同意识状态下(如睡眠、清醒、思考、情绪紧张等),大脑各部位的活动情形,即可推论解释大脑的分区专司功能。
同时对行为异常者,也可由之获得资料,作为诊断与**之根据。
因此,总的说来,现代心理学有八大主题,即心理的生理基础、感觉与知觉、学习心理、身心发展、个别差异、动机与情绪、社会心理、异常行为与心理**。
旅游心理学
课程名称 旅游心理学 tourism psychology 课程 030640 学时 32 学分 2 讲课学时 32 先修课程 旅游学概论 适用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 开课院系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材 甘朝有 旅游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天津,2001年3月 第二版修订版 主要参考书 1 孙喜林荣晓华...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旅游从业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旅游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又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对开展相关的人性化服务有一定的帮助。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旅游者的心理研究,旅游服务的心理研究,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心理学
第四组。组长 张晓梅。分工 1 ppt制作 杨雯韩兰兰李静。2 查询资料 刘呈程付咏絮。3 编写文本 张晓梅陈爽。4 发言代表 胡男。5 点评代表 黄琳琳姜立莉李芃漪。员工第一,顾客第二。营销市场有个说法叫做 顾客至上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家的普遍共识。但美国罗氏旅游公司的老板森布鲁斯先生却以 员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