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后,教师出示下题:大象师傅用剩下的36米铝合金还可以给一个多大的正方形做框?
学生练习后得出:36÷4=9(米)
评析:案例的练习设计虽然比直接给出边长求周长的题目难度要大一些,但并不具备开放性,而数学开放题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可改进为:
大象师傅用剩下的36米铝合金还可以给一个多大的长方形做框?在学生得出几种答案后,追问:把刚才的几种答案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改进后的设计,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有序性提供了较好的机会,特别是后面的追问,再次鼓励学生多方位的进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不难发现:图形的变化情况有着一定的规律,围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正方形,当长和宽相等时,就可以围成一个正方形了。
这样处理更充分体现了练习题的思维价值。
案例二]:教师出示本节课书上的最后一题练习题,如下图:
教师说明:要在图上的草地四周围上篱笆,这个篱笆长多少米?学生列式为:
(15+10)×2、[(15+1)+(10+1)]×2……没有能够正确解答出来。在老师的分析指导下,才有一部分学生理解,知道该如何计算。
评析:数学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育的超前性与教材的滞后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因此,教师应大胆摈弃视教材为"圣书",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旧的教材观,在深刻领会编者意图的前提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调整、充实学习材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可创造的自由空间。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要成为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案例中的练习题虽是书上的练习,但此题属逆向思维,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相对大了一些,而且此题人为编造痕迹太浓,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改进为:
出示一幅草地图:
教师说明:为了保护草地,我们要在离草地四周1米远的地方围上篱笆,你们知道这个篱笆长多少米吗?改进后的设计,比较生活化,为学生所熟悉,学生会更易于和乐于接受。
学生要计算出篱笆的长,必须要先通过测量草地的长和宽,也就是要去寻找求长方形周长必须具备的条件,从而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巩固和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而且也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作业设计案例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作业设计案例。作业作为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检验的一种主要途径,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本次作业设计的几点设计意图说明 1 作业的设计要生活化。教师要多寻找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 3解决问题 2...
作业设计案例
如在学习表内乘法口诀时,我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即看到或听到 几乘几 的算式,就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结果,在课题研究之前作业的形式是让学生反复练习或机械地反复背诵,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以练习的形式应变单一为多样。以 9的乘法口诀 为例,在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练习的形式有 1 对口令,一个学生说 ...
作业设计案例
有效作业设计案例。厦门松柏中学王惠专。一 设计说明 1 依据课标的基本要求,命题力求把握重点。作为巩固性练习,基础知识是命题的基础,同时知识是思维和能力的载体,所以大多数习题重点考核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学习笔记的填空部分 选择题 题 材料题的 1 2 的第一问,就是对基础的 重点的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