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第一二次作业

发布 2022-08-31 10:25:28 阅读 1549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

首先,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练,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 其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为断提高等等, 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总之,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的而是波浪式地曲折前进,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因此德育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抓反复”、“反复抓”。

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

1、现代德育过程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过程。

2、现代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思想品德完整发展的过程。

3、现代德育过程是师生德性共进的过程。

4、现代德育过程是对环境开放的过程。

二、什么是德育目标?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

答:(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目标都是由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决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德育目标又是实现教育目的或教育目标的保证。

2)1、初中阶段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2、高中阶段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财务管理10第一二次作业讲评

二次作业讲评。2014年8月8日 同学们好 我将批改作业情况反馈给您,请阅读。我主要为大家讲解作业册中第一次作业和第二次作业的相关内容。这两次作业主要涉及了教材中案例一至案例八的内容。一 这两次作业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案例一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理解,掌握公司治理的架构下各机构相互的约束及董事会下属委员会的...

教学论第二次作业

教学论 第二次作业。简答题。1 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答 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组织教学 检查复习 教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 布置课外作业。2 为什么说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备课。答 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备课。传统教学中的备课往往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以教师为中心,凭借教学经验 主观意志进行安排和策划,其...

德育论作业

小学德育论 作业。一 单项选择题 1.着重于传授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识能力,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aa 隐性德育课程b 活动性德育课程c 认识性德育课程d 辅导性德育课程。2 明确地把培养分辨是非能力 道德评价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列入德育目标要求,这表明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c a 更符合现代德育发展性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