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作业

发布 2022-08-22 22:07:28 阅读 5811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德育论》 作业。

一、 单项选择题:

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道德认识,这是那一种德育方法? (d )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d、说理教育法。

2、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 b )

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

3、在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b )

a、家长委员会b、学校。

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d、党政机关。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c )

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

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

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

5、组织德育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优良风气、传统教育个人,又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发展,这是哪一条德育原则?( b )

a、热爱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c、以道德践行为基础的原则。

d、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 ac )

a、 传授道德知识 b、 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 d、 培养道德意志。

2、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 acd )

a、导向作用b、陶冶作用。

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

三、名词解释:

1、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是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其特点表现为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和无意识性。

2、德育网络:

德育网络是整合校内各种德育力量,由各种社会组织及其沟通渠道构成的组织体系。建立德育网络为的是将校内外各方面教育影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化的教育力量,故又称德育一体化网络。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答:这是马卡连柯提出的为实践证明有效的原则。尊重学生是严格要求的前提,只有真诚地关怀和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力量和能力,才能提出中肯的、合理的严格要求;也只有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提出的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自觉地履行要求,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

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中,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 严格要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一原则既要求教育者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与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在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和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2、现代德育过程有那些特点?

答:1、现代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的特点。

2、现代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

3、现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4、现代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和特点。

5、现代德育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影响的复杂过程,具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

五、论述题。

联系实际,说明现代学校班级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答:现代学校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凝聚在班主任身边,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人翁精神,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如何实施学习型班级形式下的学生自主管理,使班级成为一个具有自我检测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的高效运作的管理组织呢?

一、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

1、科学制定制度。

班级的奋斗目标在班集体的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拟定班集体目标时,要让每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意见,经全体同学同意,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凝神聚气,形成合力,为学生提供自我管理的依据。

2、有效地进行检查督促。

在检查督促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我认为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督促。班主任主要是当好“参谋”,抓住并解决主要问题,日常工作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去管理,改变既当“保姆”又当“警察”的旧做法。

3、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认识过程。这其间学生的思想教育事关重大,不可忽视。所谓严格要求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丝毫不能放松教育。

要让学生多进行比较,不断地与他人比,也和自己的过去比,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

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学生提供自我管理的保障。

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保证,拥有良好的班级氛围,关键是让常规走进学生的心里,师生达成共识,形成默契,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保障。

三、建好班干部队伍,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

1、首先,要了解学生上一学期的工作情况,对一些不能以身作则的班干部要敢于换下来,但同时要对其做好思想工作;其次,对新任用的班干部要给予指导;再次,每学期要对已任用的班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对同学们不满意的班干部进行总结,找出原因。

2、要注意对班干部队伍的培养。首先,要提高思想品德素质。班干部。

是为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我一方面加强他们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教育,对班干部的成绩,好思想、好作风、好行为要给予肯定;对他们的缺点,不姑息并适时批评,帮助他们进步。其次,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指导班干部协助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四、多方合作,齐抓共管,实施全员育人机制。

一)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相互配合。

班主任、科任、学生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班集体。班主任则是这个集体的核心,科任老师以其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格魅力等优势成为班级建设的催化剂。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依赖于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

科任老师关心和参与班级建设,与班主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对于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发展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必须搞好关系,配合要密切,教育思想要一致。由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学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再加上相互之间的密切协作、配合,使得班级的各项工作都能正常开展。

二)班主任和家长相互配合。

家长评论学校是从班主任开始的,因为班主任与他们接触最多。家长的评价认可程度,对学校对班级对教师的影响都很大。他们认可你、反感你,他们都会到处替你宣传。

所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班主任向家长说学生在校做的任何一件事,家长都能感觉到你对他孩子的关注。跟家长的沟通方式可以是:

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家校书面联系、**联系、个别家长约见、等等。通过沟通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和学校工作。

素质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然后是培养一个优秀的公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形成与道德成长的最重要阶段,自觉、自省、自愿的人格,是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班级的教育管理者,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同时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根据班级教育管理的规律指导班级管理的实践,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德育论作业

小学德育论 作业。一 单项选择题 1.着重于传授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识能力,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aa 隐性德育课程b 活动性德育课程c 认识性德育课程d 辅导性德育课程。2 明确地把培养分辨是非能力 道德评价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列入德育目标要求,这表明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c a 更符合现代德育发展性的要...

德育论作业

第一次作业 1。什么是德育目标?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其基本精神?答 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目标都是由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决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德育目标又是实现教育目的或教育目标的保证。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是 关于小学德育目标,规定为 使儿童具有爱祖国 爱人民 ...

德育论作业

1 什么是德育过程?现代德育过程有哪些特点?答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具体地说,德育过程是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 发展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现代德育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 现代德育过程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过程。二 现代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思想品德完整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