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复习。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分30)
1、德育本质。
参***:德育活动的目的,不仅应当是教育者的或教育者所代表的社会的,而且也是受教育者自己的。为了人自身的社会福利,不仅需要教育者开展德育活动,受教育者也有接受德育的需要;不仅要受教育,还要自我教育。
德育是要在思想、政治和道德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同时受教育者也需要接受这些影响,并能在这些方面获得自我发展。
2、德育过程。
参***: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具体地说,德育过程是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3、德育内容。
参***。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照德育目标要求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等。德育内容最直接地体现了德育目标,为德育目标服务。
4、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参***: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5、榜样示范法。
参***: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榜样示范法有教育者的示范、伟人的典范以及优秀学生的典型等多种方式。
6、情感陶冶法。
参***:指班主任通过自觉利用环境、气氛、作用以及自身教育因素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以达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方法,它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师爱,校园文化,艺术陶冶。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现代德育过程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参***:1、个体思想品德主动地完整地发展的原则;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4、德育过程组织的多样化原则;5、以道德践行为基础的原则;6、德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原则。
2\简述自我教育的方法。
参***:1.自我教育的概念:
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分两部分:“主体我”和“客观我”,word.学习者自身即是教育客体又是教育主体。
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主体我),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客体我)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2.自我教育的方法:自我认识:
受教育者对自己的思想、言行的对与错,优点与缺点的判断。自我体验:伴随自我道德认识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对自己思想、言论、行为作价值判断时产生的道德情感。
自我体验:学生在道德意志行为中自觉地掌握和支配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三、述评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看待“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这句话?
参***:这句话是错误的。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请应用德育网络相关知识阐述你对“教育在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涂尔干”这句话的理解。
参***:社会化有广泛的内容,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性别的、民族的等等。个体在成长为成熟的道德人、社会人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社会因素影响。从层次和范围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宏观层次,即社会大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这些带根本性的影响,对德育具有普遍性、决定性的意义。
中观层次,即学校社区环境影响。社区环境是社会大环境影响学校德育的中介,传递者社会大环境的各种影响,同时它又有自身的社区文化,以其具有的独立个性,成为学校德育直接影响源。
微观层次,学校与家庭,受教育者、教师、家长的道德修养,同伴团体等。
人的社会化离不开社会生活,建立德育网络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社会生活”,使受教育者由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扩大到能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活动,由与父母、教师的交往,扩大到与同辈团体的交往和与其他**的交往。
四、综合分析题(每题10分,共做3题,计30分。)
1,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四年级小学语文,有一课文是《秦兵马俑》,第9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有人认为最后一句话“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不像语文课的话,也不像德育课程的话。因为长城、大运河等等都可以说是“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请你把这句话改写一下,使它既能够写出秦兵马俑的意义,又具有语文课的word.意义,还具有德育课程的意义。
2,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这样描述西方的道德情形:
耶稣称神是父亲,是每一个人共同的父亲,他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否认了生育他的父母。为了要贯彻这“平等”,**教的神话中,耶稣是童贞女所生的。亲子间个别的和私人的联系在这里被否定了。
其实这并不是“无稽之谈”,而是有力的象征,象征着“公有”的团体,团体的代表——神,必须是无私的。每个“人子”,耶稣所象征的“团体构成分子”,在私有的父亲外必须有一个更重要的与人相共的是“天父,就是团体。——这样每个个人人格上的平等才能确立,每个团体分子和团体的关系是相等的。
团体不能为任何个人所私有。在这基础上才发生美国独立宣言中开宗明义的话:“全人类生来都平等,他们都有天赋不可夺的权利。
”你怎么理解这种情形在中国的德育转化?
3,请你设计一个课堂上能够公平提问的教学。
4,小学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者的原文被删改的文章。
请你用道德教育的观点,说明一下问题:
1,出版社的删改权利。
2,以下是、几个研究生对小学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看法,基于这些看法,请谈谈你的看法,和你以后可能的教学。
甲,对作为初中生的“我”的权力的漠视。
我最先注意到的是“‘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对作为初中生的“我”的权力的漠视,这是“我”的作文,为什么要拿去出版并进行了修改,而“我”却是最后知道的?
此外,文中说将《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是用字的准确性,可准确在**却没有说明,至少目前我也没弄清它具体好在哪。而在“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这一句中似乎透露了一点两人是有极大的等级差别的信号,这与我们所提倡的平等似乎并不那么相符。
最后,文中先说爬山虎“绿得沉郁”,后又说它“虎虎有生气”。沉郁应是暗色调,而虎虎有生气是威猛有活力,两者似乎不是那么匹配。
乙,名人权威和学生的话语权。
但是读完文章后,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该文章似乎认为作文按着“全是具体事实”、“深受感动”、“亲切自然”、用词准确生动等“标准”写就是好文章。而四年级的小学生,在名人人格和权威以及老师的肯定下,好像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失去了自己的写作语言和风格。
丙,这是一篇好文章吗?
这篇课文,我真心没有觉得**好,**有什么启发的思想。如果老师没有说这是一篇作家写的文章,我还以为是小学生的作文。
5,老师“教”学生: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实际上,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与老师教或者不教没有关系,即使没有人类,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底乘高的一半”。
那么,作为老师,你怎么把这个科学道理给学word.生说清楚?从而避免一个道德上的缺陷:
不要使学生以为“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是我的老师教出来的”。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
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word.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汇报新选
以下是关于中学德育工作计划范文新选的文章!现在,社会越来越注重品德,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德育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为了培养我校学生的品德素养,我们制定了如下德育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指导,以养成教育为常规教育,从班...
1概率论复习
一 概率的定义 性质和计算。重点 概率论的定义和计算。概率论是研究偶然现象的内在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 数理统计是研究如何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的应用数学学科。一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1 随机试验。定义1 满足下列条件的试验称为随机试验 用e表示 在相同的条件可以重复进行 每次试验的结果有多个,并...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 1
第一章历史发展。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 课程 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2 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去里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时间,开启了 课程开发理论 3 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的奠基者 开拓者。4 教育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