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发布 2022-08-18 05:05:28 阅读 3705

《 九年级数学上、下册》课程规划。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九年级数学上、下册 (北师大版)

课程名称:九年级数学上、下册 (北师大版)

授课教师:周合意高朝阳包庆华齐静刘迎春闫观喜张恒山。

授课时间:72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一、【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下就九年级上、下两册各章,将目标定位如下: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证明(二)

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3.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4.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5.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6.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能够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相关结论。

第二章一元次方程。

1.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花边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等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列出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2.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会利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并熟练运用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5.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会通过建立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会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分割、路程工程问题。

7.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证明(三)

1.能运用综合法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

2.掌握、理解并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3.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概括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章视图与投影

1.经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会画圆柱、圆锥、球、直棱柱的三视图,并体会这几种几何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3.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4.会用观察、想像,了解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

5.通过观察、想象,能根据灯光来辨别物体的影子,初步进行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能区别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条件下物体的投影.

6.通过实例了解视点、视线、盲区的概念.并能体会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反比例函数。

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通过辨析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等的区别以及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等,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创新思维、建模能力;类比、分类思想;待定系数法等)

3.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的互相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

4.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小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5.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6.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六章频率与概率。

1.通过实验.理解当实验次数较大时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并据此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2.学习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3.能用实验的方法估计一些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4.能用实验的方法估计一些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能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等进行模拟实验,估计一些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5.进一步体会概率与统计之间的联系,用样本去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经历探索下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的过程,经历探索°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能够进行有关的推理。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

2.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例进行说明白;

3.能够根据°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4.能够借助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或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相应。

5.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解决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体会数形结合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章二次函数。

1.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列;

2.能用**、表达式、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取适当的方法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3.会作二次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对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逐步积累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

4.能根据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确定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5.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并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值;

6.能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能对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

第三章圆。1.经历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认识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

3.探索并理解垂径定理,探索并认识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的关系定理,探索并理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定理;

4.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5.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出圆的切线;

6.地一步认识和理解研究图形性质的各种方法。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

1.统计图表的选择与应用,统计信息的获取,数据处理的一些量度。

2.经历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些人为的数据及其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一些误导,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应用能力.

4.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如何评判某件事情是否“合算”,并利用它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评判.

二、【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授课,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周(8月27日——9月2日)

导言课,师生共同分享课程规划整体安排 1课时。

第一章证明(二) (6课时)

1.1 你能证明它们吗2课时。

1.2 直角三角形1课时。

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课时。

1.4 角平分线1课时。

第二周(9月3日——9月9日)

回顾与思考1课时。

第二章一元次方程 (10课时)

2.1 花边有多宽1课时。

2.2 配方法2课时。

2.3 公式法2课时。

第三周(9月10——9月16日)

2.4 分解因式法1课时。

2.5 为什么是0.6182课时。

回顾与思考2课时。

第四周(9月17日——9月23日)

第三章证明(三) (5课时)

3.1 平行四边形2课时。

3.2 特殊平行四边形2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第五周(9月24日——9月30日)

复习、第一次月考。

第六周(10月1日——10月7日)

中秋节、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10月8日——10月14日)

第四章视图与投影 (5课时)

4.1 视图1课时。

4.2 太阳光与影子1课时。

4.3 灯光与影子2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第八周(10月15日——10月21日)

第五章反比例函数 (6课时)

5.1 反比例函数1课时。

5.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课时。

5.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课时。

回顾与思考2课时。

第九周(10月22日——10月28日)

第六章频率与概率 (5课时)

6.1 频率与概率1课时。

6.2 投针试验1课时。

6.3 生日相同的概率1课时。

6.4 池塘里有多少条鱼1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第十周(10月29日——11月4日)

期中考试复习。

九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中牟县万滩镇第一初级中学。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设计教师 梁坦。日期 2016年3月。适用年级 九年级。课时 80 90课时。一 课程目标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的创设情...

九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数学。课程类型 必修。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版。适用年级 九年级下期。适用年级 初中九年级 第二学期 一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七 八年级和九年级上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通过学习加减乘除,通分,约分 整式乘法等运算,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 通过对平行线 三...

九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九年级数学。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教学材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版 九年级数学 授课时间 90 100课时。授课老师 何凌云陈水利白宗灿苑春明王卫霞。授课对象 九年级学生。课程目标 第一章证明 二 1.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