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

发布 2022-08-16 16:28:28 阅读 2278

12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1.认识曹刿的智慧;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3.学习和掌握一些文言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2.一些文言常识。

教学时数]2课时。

预习]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学习课文中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

2.理解和掌握一些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并能够准确翻译。

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课文。

导入示例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选自《左传》,它的作者是写战争的能手,《左传》中留下了许多文学性很强的场景和细节。但是,在这里的战争,好像没有流血的样子,也没有悬念和转危为安。前面一句“可矣”,下决心出击了,下面一句就是“齐师败绩”。

这不是太轻松了吗?前面写战争前动员和政治上的调整和落实,花了那么多篇幅,都是为战争;可真正到了打仗,却好像还没有开打就赢了。再说,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曾经九合诸候,一匡天下,齐国的军队绝不是豆腐渣,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败绩”了呢?

这样的处理,透露出作者的匠心:文章的重点,不在战争,不在战争如何取胜,而在战争为什么取得了胜利。文章的中心,不是战争,而是决定这场战争并取得胜利的人。

而且也不是这个人的一切,而是这个人的思想,他的战争理论。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他的理论吧。

导入示例二]

本课文的题目“曹刿论战”,可能给人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一篇议**。其实不是。这是一篇记叙文,是从《左传》中节选出来的。

《左传》据说是对孔子所编《春秋》的注解和阐释。孔子编《春秋》,按年月日顺序,提纲挈领,很简明,于是后来就有人作“传”,也就是加以注解和补充丰富。现在读的这一节,就是左氏对《春秋》所记载的鲁庄公十年时的大事所作的一个注解和补充。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文章。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词句:1)乃入见:(曹刿)于是就入朝见鲁庄公。

2)问何以战:(曹刿)询问凭什么来打战。何以,宾语前置。

3)民弗从也:民众是不会跟从的。

4)牺牲:祭祀用的牛、羊、猪等。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信用、信服;福:赐福、保佑,名词作动词。

6)忠之属也: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注意句子的判断句式。

7)战则请从:请:请允许我……。注意与“曹刿请战”的“请”的区别。

8)乘(shènɡ):战车。

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6.诵读本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

二、三段。方法如上。

重点词句:1)战于长勺:(两军)在长勺开战。介词词组(于长勺)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战)的前面。

2)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进攻。鼓:击鼓;名词作动词。之:语气助词,不译。

3)驰之:驱车追赶。之:语气助词,不译。

4)下视其辙:(曹刿)下车查看了齐国部队的车痕。

5)既克:打败齐师之后。

6)夫战,勇气也:打战,靠的是勇气。夫,句首语气词;本句是判断句。

三、布置作业。

诵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认识曹刿的智慧;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教学步骤]一、检查背诵。

二、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一: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判断准确吗?请根据课文说出你的判断。

参***及板书设计]

鲁庄公的意见曹刿的判断。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②国内政治方面;③④军事方面。

可见曹刿的判断是准确的。

问题二:曹刿的“论”战,除了他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一些方面?

细心观察和准确判断。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问题三:本文主要体现的是曹刿的“论”还是“战”?请说出你的理由。

参***]论。文章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写曹刿的询问、对战斗过程的分析判断以及取得胜利的原因的解说。而真正表现“战”的只有第二自然段的几个句子。

问题四:本文与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写法上各有何特点?

本文特点:1,对“战”的描写并不具体,而重在“论”;2,战前的“论”,已预示了“战”的结果;3,把鲁国取胜的“谜底”放在文末,更体现了曹刿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又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4、文字简约、古朴,体现了《左传》的文风。

前篇特点:1,也以言语对话为主,并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2,几乎每一层都从三个方面去写;3,以小悟大,从家事入国事,层层递进;4,以上两点以及文中的排比句式,都构成铺张排比的风格,体现了《战国策》的文风(下篇《唐且不辱使命》类同)。

问题五: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个“肉食者鄙”的代表还是一个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的君王?

这一切,都可以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与曹刿的几个“未可”和“可矣”中去分析其中的“微言大义”:鲁庄公应该属于前者。这种非常含蓄的手法,后来就成了史学写作的传统,叫做“春秋笔法”。

这个办法太厉害了,不管是国君还是大臣,都免不了要受到当世和后来的检验,所以有孔夫子订《春秋》而“乱贼臣子惧”之说。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既可。[**:]

三、课堂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参***]

1.(1)谋划/参与(2)信用、信服/赐福、保佑(3)车子压出的痕迹/倒下2.(1)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可以凭这个打仗。(2)那齐国是个大国,很难意料,我担心它埋有伏兵。

四、总结。文章记载的是一次规模并不太大的战争。齐国是强国,鲁国是弱国,结果弱国却取得了胜利。

这在鲁国历史上当然是要大书特书一番的。对于历史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事实。在这里就是战争的过程,尤其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的史实。

但是,我们看到的文章,对于战争取胜的过程写得相当简洁,就是人家进攻了,军鼓打起来了,鲁**队不动声色。待到人家打了三通战鼓,这才出击。从道理上说,齐鲁两**队一番恶战,是免不了的。

但是在本文中,从决定“可矣”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战斗的描述,没有惊心动魄的搏斗,就一下子“齐师败绩”了。可见,作者写作的重心不在战争的过程,而在于曹刿对战争的判断,也就是他的战争理论。

文章是讲战争理论的,但是又用历史故事的形式来表现。故事是挺生动的,理论中充满了智慧。文章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智慧的趣味。

这篇文章的好处,就在于不仅仅记载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而且借助曹刿的口,揭示了制胜之道。

首先,战胜之道,不完全在战争之中,而在战前。要调整、落实政策,以拉拢民心和“神心”(在当时,是十分虔诚的),特别要提起小大之狱,“必以情”,即使有处罚,也要合情合理,感情上沟通,也就是把内部矛盾从物质的到精神的降低到最大限度。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一要领:

民心。其次,在战场上,敌强我弱。特别是在对方士气正旺之时,要沉住气,不能硬冲硬撞。等到他士气衰竭了,“彼竭我盈”,在士气对比上我方由弱转强,才可以反击。

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二要领:士气。也就是“蓄气(士气)”为上。

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还不是一般的勇气,而是“一鼓作气”。也就是第一鼓的勇气。第一鼓没有激发出来,再来第二鼓,就不但不能提高,反而是“衰”了,弱了。

看到勇气“衰”了,再以第三鼓来提气,可能恰恰相反。把所气都鼓光,鼓可能泄气了。这可以说是曹刿的战争心理学。

文章对于这种心理规律的概括也很精炼: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数千年来,在现代汉语书面和日常口语中,被广泛运用,说明这种理论得到广泛的认同,也说明他把抽象的理论,概括得很精炼尖锐,鼓气次数与质量成反比。

这样的说法,与一般日常经验形成反差,因而具有思维的冲击力。

齐师败绩”了,曹刿却并没有立即追赶,而是仔细拿准了齐国“辙乱、旗靡”,才下令追逐。这说明曹刿不但是理论家,而且很懂得战争的实践,不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很冷静,很从容地收集信息,不到有充分的把握,不下决心追赶。

这样的军事理论,本来是很简明的,如我们所指出的,就是一,民心,二士气,三细心。但如果直接把这些理论说出来,可能是很粗浅,很干巴的。本文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的经典,就是因为用了一些文学的笔法来讲述这段史实。

因为有了故事,而且曲折悬念还挺多的,这样的行文,容易让读者产生期待。例如,曹刿问及战争的准备,一共问了三次,前两次,他都表示不满意;第三次,他的回答也是“忠之属也”,该做的都做到了,马马虎虎,可以打了。后来到了战场上,他一共只说了四句话,极其简短,每句只有两个字。

第一句是鲁庄公想打了。他否定:“未可。

”第二句,齐人三鼓了,他认为:“可矣。”齐人打败了,鲁庄公要追,他又说了:

“未可。”等到他有把握断定齐人是真败,不是假逃。又说了两个字“可矣!

”这真是太精炼了。想像一下,在当时的战争中,应该是战鼓喧天,人声鼎沸,血肉横飞的。在这样的氛围中讲话,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表情、语气、姿态全都省略了。为什么这么大幅度地省略呢?这是因为,全文的目的,就是讲曹刿的“战争论”,而这个战争论,又是要以战争的胜利来论证的。

因而,与战争胜利有关的思想,都留在文章中;而与战争获得胜利无关的非思想性的感性形象,则一概删除。

[一点说明]

如果条件许可,本文还可以有另一种教学方式,即课文的标点符号去掉,并制作成课件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逐段进行断句。这样除了理解内容的意思,一些文言知识也可以在讨论中学习。如果担心学生文言知识掌握不牢靠,可以另外设计一些练习来加以巩固。

相关资料。一)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来攻打我国。庄公决定迎战。曹刿要去求见庄公。

他的同乡说:“这是官老爷的事,你参予进去干什么?”曹刿说:

“官老爷眼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就去见庄公。曹刿问:

“您凭什么去作战?”庄公说:“穿的吃的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道:“小恩小惠不能使人民都得到,人民是不会听您的。”庄公说:

“祭神用的三牲、玉器和绸缎,祷告时一定老老实实,决不敢虚报。”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不会得到信任,神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查明是非,但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曹刿说:

“这是尽心为人民办事,可以凭这打一仗。打仗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语文 曹刿论战九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 曹刿论战 九年级语文教案。曹刿论战 教学要点 一 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 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 详察敌情 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二 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三 掌握课文中一些字词的用法。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课时安排 三课时。教学过程...

曹刿论战语文教案九年级苏教版

曹刿论战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十三课,出自于 左传 课文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 以弱胜强 的典型战例。题目是 论战 文章就围绕曹刿论作战的道理,因此全文对战争的过程没有一一展开,仅一笔带过,而将重点放在曹刿 论 战略 战术和战后论述战争成败的...

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自主学案。一 关于 左传 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而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所叙史实起自鲁隐公元年 前722年 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前476年 它比较忠实地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左传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