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水和溶液教案鲁教版

发布 2022-08-12 18:57:28 阅读 6227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3、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1、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2、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

难点: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2、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能力。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选择:多**系统,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课题:净化黄泥水。

**目标: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消毒、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学习过滤操作技能。

提出问题:1、给你一瓶浑浊的黄泥水,你怎样把它净化,使之可以饮用?

2、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吗?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过滤 ;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 .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泡沫少有浮渣的是硬水。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蒸馏或煮沸的方法。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分析归纳:结合净化黄泥水的活动经验和自来水厂加工自来水的原理,分析下列杂质的去除方法。

交流与反思:(1)以上处理黄泥水的步骤有哪些。

2)每一步的作用是什么?

3)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滤纸边缘要 (填高于或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与漏斗内壁要紧贴,不留气泡。

漏斗末端应。

液体应沿注入漏斗中,液面要 (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

知识应用: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2、在实验室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3、有一种含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些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非常复杂,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做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问:

1)采用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与泥沙?

2)用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

教学札记: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实验还需加强。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教学重点: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

**选择:多**系统,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见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活动天地]**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3、培养科学**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 ,二者的体积比为 。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和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

知识应用:1、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水受热蒸发和电解水这两个变化。

板书]一、电解水

1、 水通电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2、化学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

说明]水、氢气、氧气由分子构成,也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

3、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

练习]做p41 [**测试]

小结] 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

教学反思]: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第二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氢气和氧气反应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实验**]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友情提示]本实验导管点火的一端不要用普通玻璃管,最好用铁管、铝管或瓷管、石英管,这样才能看到氢气燃烧时的淡兰色火焰。

板书] 氢气 + 氧气 → 水。

h2 o2 h2o

讨论]该反应是否是分解反应?

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描述]氢气作为新型燃料的优点,教会学生辨证地看问题。

交流共享]从分子变化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

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割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板书]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水和溶液教案鲁教版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2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 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3 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 过滤法。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2 学会分离液...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水和溶液》教案

课题内容标准。第二单元水和溶液单元复习。了解水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初步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学习分类 对比的学习方法。知识与能力。对本单元大知识框架有一个系统的整合,在水污染治理,水的人工净化以及物质的分类 性质 构成有一个全面地认识。掌握对比 分类 归纳的学习方法,提升信息整合的能力。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水和溶液》

专题复习 水和溶液 复习目标。1 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2 了解溶液 悬浊液 乳状液的区别和联系。3 理解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及浓溶液 稀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4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并能正确读懂溶解度曲线图。复习重难点。重点。水的组成和溶液的性质特征,溶解度曲线图的理解。难点。培养学生复习 综合 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