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质教案 全册

发布 2022-08-11 15:02:28 阅读 3639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神奇的“化学”

演示实验】课前准备,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在白纸1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两个大字“化学”,晾干;课上,用喷壶向白纸2上喷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接着再向白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白纸1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大字“化学”,学生很惊讶。

同学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内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合作**。**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实验。课堂讨论

归纳总结 知识拓展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形状的改变(矿石粉碎等),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况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板书设计。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教学反思。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课堂展示水、铁丝、食盐、粉笔、食醋、酒精等,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不同性质,比如颜色、气味 、状态、硬度、溶解性、能否燃烧等。

合作**。**点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

讨论交流学生阅读教材,讨论相关问题,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实验

课堂讨论 1.如何正确的闻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气味?

2.上述实验结论中哪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哪是它们的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 ①中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②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是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

**点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间的区别和联系。

提出问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又有何联系呢?

讨论交流学生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区别: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其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从描述的字眼上看,让人感觉到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状态。如:纸张燃烧(化学变化)、钢铁生锈(化学变化)、小麦被磨成面粉(物理变化),它们都是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是静态的。在描述时通常用到“易、会、能、可以”等词语,如:煤能燃烧(化学性质)、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化学性质)、玻璃易被打碎(物理性质)、镁条可以被弯曲(物理性质),这些都是物质的性质。

2.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体现出性质。

**点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提出问题物质的性质和之间有怎样关系呢?

讨论交流学生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石墨质软且呈深灰色,常用于制铅笔芯等。

板书设计。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2.本质区别: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反思。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合作**。**点一化学实验与科学**。

提出问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的步骤是怎样的呢?

交流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实例讨论。

归纳总结科学**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

知识拓展科学**的形式有多种,实验、调查、讨论等都是科学**的形式,进行科学**不是一定都按科学**的8个要素一步步进行,可根据实际的研究内容选择其中几个环节进行。

**点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在实验时,我们在实验前观察什么?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什么?实验后又观察什么呢?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描述呢?

交流讨论讨论相关的原因。

归纳总结 观察化学实验的内容。

1. 学习化学实验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点三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

**实验 课堂讨论

1. 蜡烛燃烧时状态有没有什么改变?

2. 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放置的时间长了,会有什么现象?

3. 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质教案 全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神奇的 化学 演示实验 课前准备,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在白纸1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两个大字 化学 晾干 课上,用喷壶向白纸2上喷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接着再向白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白纸1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大字 化学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分原子的构成 元素 离子 化学史和化合价四个课题。它们包括原子结构模型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元素符号 核外电子排布 离子 化学式 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有关的计算内容。课程标准指出,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终身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三个课题组成。其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亲身体验 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或中常见的 与化学有关的事实 现象和问题出发 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建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