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发布 2022-08-11 15:00:28 阅读 8026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分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史和化合价四个课题。它们包括原子结构模型、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有关的计算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技能还是中学生进行**轰动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体现。所以,本单元教材对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教学重点:原子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与化学式。

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合价。

教学思路:

本单元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感性认识不充分,为此,教材中除了运用结构模型外,大量运用了图表,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抓住结构模型和图表,理解涵义,发挥想象力,挖掘本质,理清关系,揭示规律,掌握有关知识。这种从直观的图形、图表到理论的一般科学方法也是学习抽象化学知识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的排布,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结合模型、粒子结构示意图弄清结构、理清关系,做到真正掌握;对于元素,应把它作为宏观概念,理解其意义并弄清它与原子、单质的区别与联系;对于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并加强计算的许年,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而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化学用语,必须熟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27种元素符号,同时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常见的化合价,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及判断化学式的正误,为以后学习其他化学用语打好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设计了3个活动与**,它们度与培养实验技能,形成时间能力和培养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做科学”中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考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主要考查点有: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知识,化合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与粒子的关系、离子化合物等。

同时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以及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等都是考察的内容。

此类题目主要以联系实际、科技成果的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而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及原子与离子的关系等又是开放性试题命题的热点。着重考查学生当阅读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三、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在本单元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索原子的构成。

板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过渡] 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

板书] 一、原子的构成。

学生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本p68内容原子的构成,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投影] 打出下列讨论题: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结束后,找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

问题1的答案]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所以说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

思考]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占很大一部分吗?

答案]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过渡] 刚才说的这些都比较抽象,接下来我们看“原子的构成”挂图,看一下原子核在原子中到底能占多大。

挂图]展示“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学生**挂图,说出自己从挂图上得到的有关信息]

学生陈述自己得到的有关信息]

思考] 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

2.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3.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回答] 因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所以原子的质量应等于质子质量、中子质量、核外电子质量之和。

讲解] 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也不同,比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

讲解] 这样小的数字,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就像用吨作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或小麦的质量一样。我们可选用一种跟原子质量相近的“砝码”来表示原子的质量,这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 二、相对原子质量。

提问] 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呢?它是如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的?请大家带着问题阅读p69相对原子质量一段内容。

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为。

1.66×10-27 kg,所以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1。

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

所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6。

经过这样的计算得到的数字都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对于这个计算过程大家要掌握。教学拓展。

课题2 元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二、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回答]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追问] 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小结引入]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板书] 课题2: 元素。

设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板书]一、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补充说明] 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

内质子数。提问] 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

回忆] 课本p69小注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

补充] 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过渡]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板书]2.特点。

讲解] 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板书]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补充] 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请看下列练习。

投影] 展示下列练习。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1 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学生回答]1 错误。改正: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错误。改正:二氧化硫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提问]地球上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是不是元素也有千千万万种呢?

回答]应该不是。

介绍] 物质的种类很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投影] 放映教材图4-4的放大图。

分析该图并由学生说出从该图中得到的信息]

可能有的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3.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

小结]通过分析可见,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质教案 全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神奇的 化学 演示实验 课前准备,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在白纸1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两个大字 化学 晾干 课上,用喷壶向白纸2上喷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接着再向白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白纸1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大字 化学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质教案 全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神奇的 化学 演示实验 课前准备,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在白纸1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两个大字 化学 晾干 课上,用喷壶向白纸2上喷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接着再向白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白纸1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大字 化学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作者 佚名资料 网络点击数 988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莲山课件 w w w.5 y k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绪言。一 素质教育目标。1 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c初步了解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