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8-10 12:20:28 阅读 7444

程茂书。七年级数学下册共有六章,内容包括:第6章:实数。

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用求法。第二部分是实数。

本章可以看成是代数内容的起始章。如果本章之前是在有理数范围内研究问题的话,在学了本章之后,我们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因此,本章不仅是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准备知识,而且是学习中学数学里包括函数、平面几何的大部分知识的基础。

本章教学建议:

1、注重创设情境,强化概念的形成过程。

2、重视实际操作,在互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3、注意联系与类比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本章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知识的实效性。从章前图(天平称物重),到每一部分开篇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例,这些为学生研究不等关系提供了生动、丰富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个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是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一样都是反映客观事物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的数学模型。本章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组),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归纳不等式的性质,区分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异同,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等。

三是注重数学方法的渗透。本章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实际抽象不等式(组)等概念蕴含的符号化、模型化思想;解不等式(组)的过程蕴含的转化、类比思想;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解集的数形结合的思想等。

本章教学建议: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1、小组合作、**交流是本章教学的主要形式。2、关注旧知识的巩固,重视新概念教学。

3、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是学习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有效途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引导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是捷径。2、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

3、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数学。

的重要目的。

4、建模思想和转化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第8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整式的乘除法既是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也是本章因式分解第九章分式学习的基础,因此,本章内容的地位至关重要。

在整式的乘除后,本章设立了因式分解,主要用意是: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的恒等变形;归纳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变形特点,真正理解因式分解变形的目的和意义,1

对比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从而牢固掌握因式分解的含义。

第9章:分式。

本章知识与前一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的知识类似,重点是探索和理解各种运算法则。主要有以下特点:

1、知识结构安排合理,突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既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又兼顾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注意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注重加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尽可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间,重视对性质的理解与探索。

3、较好的控制了习题的总量和繁难程度,增加了有一定生活背景或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例题和习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加强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本章内容有三部分:1、相交线的有关概念。

2、平等线的有关概念及其判定、性质3、平移的有关内容本章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关系,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

2、使学生通过操作与合作交流,能用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能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的感知、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过程,深刻感受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的平移现象,了解平移在生活里的应用;能主动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对图形产生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第11章:频数分步。

本章分为频数与频率、频数分布两小节。从实际问题导入,通过对数据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式,引入了频数与频率的概念,然后通过做一做和议一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的必要性,引入频数分布直方图,通过实例探求频数分布直方图及频数折线图的画法。

本章的教学要求: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再次经历数据与整理的过程。

2、介绍频数、频率这两个概念时,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加以分析,让学生体会其意义。3、用好课本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频数、频率的意义,引导学生归纳小结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4、重视图表,根据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

5、本章小结宜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创新的团队精神。

2007---2008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起讫日期12.18--2.1222.

25--2.2933.3---3.

743.10--3.1453.

17--3.2163.24--3.

2873.31--4.484.

7--4.1194.14--4.

18104.21--4.25114.

28--5.2125.5--5.

9135.12--5.16145.

19--5.23155.26--5.

30166.2--6.6176.

9--6.13186.16--6.

20196.23--6.27206.

30--7.4

期终质量检测,放假。

教学内容6.1平方根,立方根6.2实数全章复习。

7.1不等式及其性质,7.2一元一次不等式7.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数学活动第七章复习,8.1幂的运算8.2整式的乘法,8.

3平方差公式8.3完全平方公式8.4整式除法,8.

5因式分解阶段复习期中质量检测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9.2分式的运算9.

3分式方程,全章复习10.1相交线10.2平行线的判定10.

3平行线的性质10.4平移11.1频数(频率)11.

2频数分布。

总复习。备注清明五。一端午。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影壁山中学刘颖。教学目标 1 在正数 负数及对小学里数的认识的基础上,经历探索有理数范围内的整数 分数的意义的过程,学会通过举例理解相关概念,会区分整数 正整数 零和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 2 知道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初步认识集合 新知重难点 重点 探索有理数范围内的整数 分数的意义 难点...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解方程 移项 教学年级 七年级。设计者 联系 解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09数学教育 1 班的陈敏凤。我所设计的是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止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小节的内容 解方程 第一课时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的。1.学生...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一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一 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二 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二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三 教学难点 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