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策略研究

发布 2022-08-09 10:16:28 阅读 2737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学困点的教学策略研究。

杜素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以育人为根本目的。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每天每节数学课的教学过程,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以广布的、渗透的方式来体现数学教学独特的教育价值。

我们不但要有变革的价值和目标追求而且还需要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教学实践行为,即与变革价值和目标追求相应的变革策略和原则。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①而且还具有“对教学目标的清晰意识和努力意向;具有对有效作用于教学实践的一般方法的设想;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具体教学方法进行灵活选择和创造”。②概括起来说,教学策略不同于具体的原则和方法,其立意的高远之处在于:一是要树立教学的整体思想,把各种要素组织成为一个融会贯通的整体;二是要从整体上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三是根据知识结构关系对教学行为进行系统整体策划;四是估计教学中可能。

出现的偶然事件,具有处理偶然事件的能力和策略。所以,教师具有了教学策略的意识,就有可能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出发,由原来的点状教学转化为结构的教学。

以一年级《找规律》这一刻为例,虽然在一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学习立体图形一课时,学生已经积累了确定后续图形的方法,但对什么是规律怎么表述规律以及数与形的关系、递进规律的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鉴于此,首先让孩子学会表述规律 ,通过个例**归纳出这一类规律的特征,从而发现一般规律的“核心”部分。通过类比发现规律的不同类型,学会有针对性的找规律的方法。

在这一个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改变原来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一组练习“匀速运动”的教学方式,摆脱和超越具体的每节课的限制,大胆进行尝试整合,将前三个课时整合为一课时。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将规律进行了分类。通过简单的分析与比较活动发现规律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初步了解什么是规律,并通过观察总结规律的差异性特点进行简单的分类;将规律分为:

简单规律、递增规律、递减规律、数组规律。在经历分类的过程中积累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的经验。

总之,从知识点状的教学到整体结构教学,再到更大范围的融合渗透的教学,教师应主动地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教材、并整体上对教学作出策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才真正可称为教学改革。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做到根据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过程的组织策略。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一年级数学找规律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篇1 小学一年级找规律教案。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下面是关于小学...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观察 实验 猜测 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规律。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概括 推理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3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欣赏数学美,并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

例1.找规律画图 分析 2图都套在正方形中,只是数量不同,从图 1 2 中的数量有何规律?再套用到 3 4 例2.第20颗珠是什么颜色?分析 黒珠 红珠从左到右有何规律?按规律在右边添加黒 红珠,再从左往右数,第20颗是什么颜色。例3.找规律画图 例4.找出与众不同的图形。分析 从形狀和方位上看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