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22.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 bx + c = 0(a ≠ 0).其中,ax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2.1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x2=. 2)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p或(mx+a)=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 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⑵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⑶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 ⑷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2.2.2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如果b-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x=,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过程。
3)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① 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bx+c=0(a≠0),一般a化为正值 ②确定公式中a,b,c的值,注意符号; ③求出b-4ac的值; ④若b-4ac≥0,则把a,b,c和b-4ac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若b-4ac<0,则方程无实数根。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式子b-4ac叫做方程ax+bx+c=0(a≠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它,即△=b-4ac
>0,方程ax+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一元二次方程 △=0,方程ax+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根的判别式
<0,方程ax+bx+c=0(a≠0)无实数根
22.2.3 因式分解法
知识点一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化为0,而另一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进而转化为求两个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2) 因式分解法的详细步骤: ①移项,将所有的项都移到左边,右边化为0; ②把方程的左边分解成两个因式的积,可用的方法有提公因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③令每一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④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
知识点二用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方法名称理论依据适用范围
直接开平方法平方根的意义形如x=p或(mx+n)=p(p≥0)
配方法完全平方公式所有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配方法所有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当ab=0,则a=0或b=0 一边为0,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一元二次方程。
22.2.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若一元二次方程x+px+q=0的两个根为x1,x2,则有x1+x2=-p,x1x2=q.
若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有两个实数根x1,x2,则有x1+x2=-b/a,,x1x2=c/a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 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2) 设:是指设元,也就是设出未知数。
3) 列:就是列方程,这是关键步骤,一般先找出能够表达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含义,然后列代数式表示这个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就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4) 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 验:是指检验方程的解是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符合题意。
6) 答:写出答案。
知识点二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常见类型
1) 数字问题三个连续整数:若设中间的一个数为x,则另两个数分别为x-1,x+1。 三个连续偶数(奇数):
若中间的一个数为x,则另两个数分别为x-2,x+2。 三位数的表示方法:设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分别为a,b,c,则这个三位数是100a+10b+c.
(2) 增长率问题设初始量为a,终止量为b,平均增长率或平均降低率为x,则经过两次的增长或降低后的等量关系为a(1)=b。
3)利润问题利润问题常用的相等关系式有:①总利润=总销售价-总成本;②总利润=单位利润×总销售量;③利润=成本×利润率
4)图形的面积问题根据图形的面积与图形的边、高等相关元素的关系,将图形的面积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建立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 1.定义:一般地,如果y=ax+bx+c(a,b,c是常数, )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y=ax的性质
1)抛物线y=ax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轴。
2)函数y=ax的图像与的符号关系。
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②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其最高点
3.二次函数y=ax+bx+c 的图像是对称轴平行于(包括重合)y轴的抛物线。
4.二次函数y=ax+bx+c用配方法可化成:y=a(x-h)+k的形式,其中h=-b/2a,k=4ac-b/4a.
5.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y=ax;②y=ax+k;③y=a(x-h);④y=a(x-h)+k;⑤y=ax+bx+c.
6.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平行于y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h.特别地,y轴记作直线x=0.
7.顶点决定抛物线的位置。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二次项系数a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完全相同,只是顶点的位置不同。
8.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
(1)公式法:,∴顶点是,对称轴是直线。
2)配方法:运用配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k),对称轴是。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对称轴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用配方法求得的顶点,再用公式法或对称性进行验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9.抛物线中,a,b,c的作用
1)a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中的a完全一样。
(2)b和a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故:
b=0时,对称轴为y轴;
(即a、b同号)时,对称轴在y轴左侧; ③即a、b异号)时,对称轴在y轴右侧。
3)c的大小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
当x=0时,y=c,∴抛物线与y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1 c=0,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c>0,与轴交于正半轴;③,与轴交于负半轴。
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 10.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
函数解析式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x=0(y轴0,0)
当a>0时x=0(y轴0,k)
开口向上 x=h (h,0)
当a<0时x=h (h,k)
开口向下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一章小数乘法。1 小数乘法,用竖式的时候,要求末位对齐。两个因数都转化为整数,求得结果之后再转化为小数。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位数不够的在前面用0补齐,再点小数点。数的运算中,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第二章小数除法。1 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的过程中,...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数与代数领域 知识点归纳整理资料。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一 知识点 1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负数,负数的含义。2 知道正 负数的读法和写法。3 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 目标要求 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 使学生知道正数...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班级姓名。一 二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1空气的组成有哪些?分别占的空气体积的多少?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红磷燃烧的现象?班级姓名。一 二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11 空气的组成有哪些?分别占的空气体积的多少?2 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