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
第一章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用竖式的时候,要求末位对齐。两个因数都转化为整数,求得结果之后再转化为小数。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位数不够的在前面用0补齐,再点小数点。
数的运算中,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第二章小数除法。
1、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的过程中,有余数要添0再除。被除数和除数要同时扩大到除数是整数为止。
2、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例如:5.0385385385……记做5.08
3、循环节: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循环节。
第三章观察物体:观察一个物体,,从上面、正面(前面)、左面三个方向来观察。
第四章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做,也可省去不写。如果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把数字写到字母的前面,并省去中间的乘号;如果是字母与1的乘积,则省去1。如:
a×b=ab=ab a×a=a b×3=3b a×1=a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3、方程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于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4、解方程的时候,必须先写“解”。
5、四种简易方程和三种稍复杂的方程。
第五章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底=面积÷高(a=s÷h) 高=面积÷底(h=s÷a)
2、三角形:面积=底×高÷2(s=ah) 底=面积的2倍÷高(a=2s÷h) 高=面积的2倍÷底(h=2s÷a)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 h=2s÷(a+b) a=2s÷h-b b=2s÷h-a
4、综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把组成综合图形的小图形的面积相加。
5、长方形:c=(a+b)×2 s=ab
正方形: c=4a s=a
第六章统计与可能性。
1、一个事情总共有几种可能,其中一种就占几分之一。如硬币和骰子……(
2、中位数: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较合适。
3、求中位数的方法:把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如数据是偶数个,则中位数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4、密铺:能密铺的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梯形。
第七章数学广角。
1、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2、身份证号码:
出生所在省出生所在市出生所在县区出生年份出生月份出生日期随机编码(倒数第二位数字表性别,单数为男,双数为女)。
3、isbn(国际标准书号):由13个数字组成,978代表图书,中间的9个数字分成3组,分别表示组号、出版社号和书序号,最后一个数字是校验码。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数与代数领域 知识点归纳整理资料。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一 知识点 1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负数,负数的含义。2 知道正 负数的读法和写法。3 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 目标要求 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 使学生知道正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 上册 数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1 像 4 19 8844.48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都大于 0。像 4 11 7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负数都小于 0。正数一定大于负数。2 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因此 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 日常生活中的一组相反的量中,如果一个用正...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每日一练 9月13日星期四学生 家长 一 口算。二 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 每日一练 9月14日星期五学生 家长 一 比较大小。二 列竖式计算。第三个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每天一练19 姓名。1.8.296取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2.80.03千克 千克 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