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发布 2023-01-17 15:53:28 阅读 1318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食指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或较近距离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较远距离时,一般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注意:当物体的左端没有对准尺子的“0“刻度的时候,要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知识点。

1、笔算加法要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笔算减法要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要加10再减。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如: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

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出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线。②、用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再从这个点出发沿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画一条线。

③、标出直角符号。

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角度的大小有关。

张开的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

4、一个三角板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其余2个是锐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5、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6、角可以分为锐角(比直角小)、直角、钝角(比直角大)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2、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同时分针走1圈是60分,1时=60分。

3、一刻是15分,半小时是30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时针走过数字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2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 几 是指相同的数。如 1 9 10 1 9 5 50 5 7.看图,写乘加 乘减算式时 乘加 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乘减 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 加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姓名 第一单元 除法。1 在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 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1 如果在算式中只有加 减法,按从 到 的顺序计算 如果在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那么先算 法,再算 法,如果遇到小括号,先算 里面的。第三单元 方向与路线。1 上 下 左 右 其余四个方位是。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1 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如 在24 9 2 6中,24是 9是 2是 6是 被除数。总结 余数要比除数小。2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 竖式计算 43 7 47 9 34 6 2 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基础练习。1 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必须比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