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期》课程纲要。
学校:郑州市中牟荟翠路学校。
课程类型:九年级物理上。
设计教师:陈振华。
设计日期:2024年8月。
适用年级:九年级。
授课课时:约56 课时。
课程总目标:
1、通过认识机械运动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简单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通过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正确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4通过实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简单的处理数据方,简单的写出实验报告,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5.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6.通过参与科学**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7.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8.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9.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10.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课时1:新课教育:与学生交流分享本学期学科《课程纲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学期的课程教学计划以及评价形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11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内容标准:1、通过阅读教材及****,简单描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同时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认识。
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简单说说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准确说出纳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3、通过举例、自主学习教材,正确说出质量的概念,正确使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通过实验,准确描述密度的定义;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准确说出密度的公式、单位级单位换算,并尝试用密度知识进行简单计算,简单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5、通过举例对比,简单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用途联系起来。
6、通过教师指导、自行设计,准确进行不规则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
章节重点:质量、密度测量、计算。
章节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计算准确性、单位换算。
教学安排:课时2:宇宙和微观世界。
课时3:质量。
课时4:质量的测量。
课时5:密度。
课时6:密度计算。
课时7: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时8: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时9:复习总结。
课时10:单元测试。
第12章:运动和力。
内容标准:1、 通过举例,简单说明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通过日常经验,粗略估算物体长度,通过教师引导会进行准确的估读,正确说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3、 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规律,粗略估计时间,正确使用停表测时间。
4、 通过生活经验在教师引导下,正确总结出常见的三种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准确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5、 通过自主学习教材,正确描述力的定义、作用效果、三要素,准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6、 通过自主学习,简单描述重力、弹力,并正确使用测力计进行测力。
7、 通过实验**、推论,简单描述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8、 通过实验,正确说出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简单解释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章节重点:力的示意图、用测力计测力、重力计算、实验、牛顿第一定律、平衡力的判断。
章节难点:参照物、估读、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11:运动的描述。
课时12:运动的快慢。
课时1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时14:特殊长度的测量。
课时15:力。
课时16:弹力弹簧测力计。
课时17:重力。
课时18: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19:二力平衡。
课时20:单元测试。
第13章:力和机械。
内容标准:1、 通过实验,正确描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
2、 通过自主阅读教材,简单描述摩擦力的分类、产生条件、及其应用。
3、 通过实验**,正确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正确描述s与h的关系、f大小的计算公式。
4、 通过自主阅读教材,简单描述杠杆的五要素,准确画出力臂。
5、 通过实验**,正确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章节重点:摩擦力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画力臂、正确组装滑轮组。
章节难点:简单机械、画力臂、实验分析。
课时21:摩擦力。
课时22:摩擦力应用。
课时23:杠杆。
课时24:杠杆的应用。
课时25:其他简单机械。
课时26:滑轮组实验。
课时27:复习总结。
课时28:单元测试。
期中考试:大约2课时(至此30课时)
第14单元:压强和浮力。
内容标准:1、 通过实验**,正确描述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 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准确说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并正确进行计算,简单说出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3、 通过实验**,正确总结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并能进行计算。
4、 通过举例、自主阅读教材、实验、**,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通过**,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准确说出大气压值。
5、 通过实验**结合生活经验,在教师引导下,简单总结出浮力的定义和浮沉条件。
6、 通过实验**,经历**浮力大小的**过程,正确说出阿基米德原理。
7、 通过实验**,简单描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章节重点:压强计算、实验 , 浮力的计算、实验、浮力大小比较、浮沉条件。
章节难点:选择正确的公式、方法,进行浮力计算、浮力大小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大气压。
课时31:压强。
课时32:压强应用。
课时33:液体压强。
课时34:液体压强计算。
课时35:连通器。
课时36:大气压。
课时37:大气压的应用。
课时38: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时40:浮力。
课时41:阿基米德原理。
课时42:浮力计算。
课时43:浮力大小比较。
课时44:浮力的应用。
课时45:复习总结。
课时46:单元测试。
第15单元:功和机械能。
内容标准:1、 通过阅读教材、教师举例、****,正确总结出做功的两要素、功的定义、公式,并能判断物体是否做功进行计算。
2、 通过实验**,简单说出功的原理并能简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通过阅读教材,简单描述机械效率、功率的定义、公式、单位,并进行简单计算。
4、 通过实验**,正确分析出斜面、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
5、 通过实验,准确总结出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
6、 通过实例,说明机械能及其他能的转化。
7、 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简单认识到使用机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章节重点: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实验及计算。
章节难点:功的理解功的原理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课时47:功。
课时48:功的原理。
课时49:机械效率。
课时50: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
课时5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课时52:功率。
课时53:动能和势能。
课时54:机械能及其转化。
课时55:复习与总结。
课时56:单元测试。
课程实施建议。
一) 教学方式:
1、目标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展示目标,设置学生生成、**、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2、实验教学:尽量把教师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演示。
3、导学稿教学:慢慢摸索导学案的使用。
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批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三)整理与复习:以核心概念、原理、生成过程为核心,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以典型例题为载体,提高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掌握方法。
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二)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4)是否定期小结。评定等级:双向评价:百分 + a、b
3】、测试成绩评价。
1)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
2)评定等级:①80分以上为优秀;②70—80为良好;③60分以上为及格。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九年级物理上册课程纲要
设计者 齐艳红。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课程。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授课时间 约90课时。课程总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基本的热现象 磁现象 电现象。2 通过类比 对比 等方法,了解磁极间相互作用 电荷的相互作用 电压 电阻等基本内容,知道分子动理论 热值 比热容 热机工作原理 磁性 磁极...
九年级物理上册课程纲要
2 内能2.了解内能和热量。3.知道改变内能的方法。3 比热容4.了解比热容。第十四章热机的效率。1 热机1.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2 热机的效率2.了解热机的效率。3 能量守恒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 两种电荷1 知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
九年级物理上册总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适用年级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九年制物理设计者李凯日期2015 8 24九年级全册。九年级总课时51课时左右课程类型必修课程学校郭店一初中。学生 教材本学期是初中九年级学生重点学习电学,电学内容在整个初中物理中占的比重较及其他资源大,其难度也比较大,学习任务是比较重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电学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