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2.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记住水的比热容比较大;3.能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热量计算。
课题:13.3比热容。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
分析数据可以发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相同或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3.阅读课本11—12页“比热容”回答:
什么叫比热容?物体的比热容用c表示;如果物体的质量为m,初温为t0,温度升高后末温为t,物体吸收的热量为qc=q吸/m(t-t0)吗?
根据比热容的公式,比热容的单位是符合观察小资料"比热容表",水的比热容是冰的比热容是比热容最大。
4.阅读p14“想想议议”,试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1)铝的比热容是0.88×10j/(㎏表示:
质量为1kg的铝块,温度升高1℃,吸收了0.88×10j的热量;2kg的铝块,温度升高1℃,吸收了2×0.88×10j的热量;
2kg的铝块,温度从10℃升高到40℃,吸收0.88×10×2×(40℃-10℃)j热。
量。由此总结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2)铝的比热容是0.88×10j/(㎏也可以表示:
质量为1kg的铝块,温度降低1℃,放出了0.88×10j的热量,2kg的铝块,温度降低1℃,放出了2×0.88×10j的热量。
2kg的铝块,温度从40℃降低到40℃,放出0.88×10×2×(40℃-10℃)j热量。
吸。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由此总结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一同学利用课本的实验装置得到下表数据:
物质水食用油。
质量/g6060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你能根据比热容的定义表示比热容的公式。
由此总结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
二、合作**。
知识点1:比热容的概念。
1.实验: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物体吸热的多少和物体的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实验选取质量相同的水,并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现出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怎样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怎样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还需要哪些器材。
2.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能力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下面关于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知识点2:
热量的计算。
3.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铝和铜(c铝》c铜),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互相接触,则()
a.热量从铝传给铜b.不发生热传递c.热量从铜传给铝d.无法判断。
4.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为1.5g、他的温度降低到30℃可以放出热量是多少?
知识点3:比热容的应用。
5.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因而水对调节生物体温度具有一定作用,为什么?我国北方的“暖气”为什么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
6.在烈日炎炎的海边,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同?为什么海边的气温变化不大,而沙漠地区早晚温差特别大?
三、达标检测。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
系。2.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较大,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热量,这个过程是通过的方式使水的温度升高.
3.质量相等的某种物质和水,当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之比为2:5,那么该物质的比热容为。
4.经测试,一只装水2kg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h,瓶内的水温从95 ℃降低到。
a.物体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
65℃。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的内能减少了j
四、盘点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四节热机。课本预习 热机。1 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传给和 塞子受到的压力而冲出去,的转化为塞子的。2 人们发现可以 并制造了各种利用的机械。3 的种类很多,例如等。4 燃料直接在内燃烧产生的叫做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一种 汽车的动力机械就是。5 可以分为和两大类。汽油机。6 要使汽油机连续工作,活塞必须...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3.1分子热运动。一。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分子运动论的三条内容,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理解扩散现象,会解释日常现象。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二。重点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三。难点 通过类比的方法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四。必...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3.1弹力。班级姓名课型 新授课时 1课时执笔人 冯琳琳。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什么是形变,物体形变时能产生力及力的单位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结构和使用方法 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过程与方法 通过 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原理 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