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关雎》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8-01 00:06:28 阅读 6096

九年级下第24课《关雎》教学设计。

授课人:***授课时间:12月22日上午第二节授课班级:初三(1)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历史地位。

2、积累重点生字词的音义,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诗。3、反复朗诵,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朗读法、品读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淑女风范、君子风度,做文明敦厚之人。2、正确看待君子对待爱情的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主人公情感变化。

2、了解本诗中“兴”的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3、背诵全诗【教学难点】

揣摩诗歌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教学准备】小黑板***音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九年级上册第八篇课文《致女儿的信》中苏霍姆林斯基回答了他的女儿提出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爱情?”

大家还记得么,谁给老师说说呀?

教师小结】哎这个同学讲的很好,爱情,必须要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忠诚,有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这样爱情就会高于上帝,人才能成为大地上的上帝。这是苏联大教育家的爱情观,那么我们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关雎》,去寻访传承中华的爱情真谛。

二【文体背景】《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在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采用“赋”“比”“兴”表现手法。

合称为“六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三、【朗读全诗,初步感知】

1、学生听录音朗读,正音,同时出示小黑板,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芼(mào):挑选。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及预习情况。四、【再读全诗,理解文意】教师提问: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请个别同学朗读全文)。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

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呢?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所听: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

在这里主人公看着洲中的雎鸠鸟思绪万千,感情基调平缓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在这里“求”字是本章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

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这是求而得之的喜悦。所以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琴瑟友之──亲密相爱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小结: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希望我们大家能够仔细体会文中的淑女风范、君子风度,做文明敦厚之人。

五、【品读全诗,**艺术特色】

1、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请一位同学试背诵第一章,其他同学思考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篇文章和这首诗的手法类似?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种手法就叫兴,兴,即是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

婉含蓄得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陋室铭》

2、提问:本文写作特点?

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

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它能够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对后世影响很大。

六、【课内小结】

关雎》为我们讲述了另一种爱情的真谛,与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观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诗中美丽的女子,痴情的男子,千古传唱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好好体会这首诗关于爱情的阐述,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

七、【试背全诗】

八、【布置作业】

、大声朗读,背诵全诗。

、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

九、【板书设计】

关雎》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记载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包括“风”“雅”“颂”,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所听所见所思所愿。

求。寤寐求之瑟琴友之辗转反侧钟鼓乐之。

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诵读欣赏《关雎》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关雎。教学目标。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古代民歌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背诵 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难点 古代民歌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教学过程 1 导入 欣赏 我愿意是急流 后让学生谈一谈这首诗的结构 内容 主题。由这首透射着激情火花的...

人教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下册《关雎》教学设计大全

关雎 教学设计教材简说。关雎 是一首古老经典的爱情歌谣,它选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关雎 还是 诗经 的首篇,是经典中的经典,美文中的美文。美文应美教,尽管其中有些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初三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尤其是诗中流淌的淳朴感情。这节课我本着本真阅读的原则,以吟读为主线,设...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关雎》教学反思

关雎 出自 诗经 国风 周南 是 诗经 的首篇。它反映了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的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对于厌学学生而言,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是他们所排斥的,而爱情这个主题却又是他们感兴趣的,如何让这些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艺术美,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感知爱情,理解本诗的思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