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周备课
方程的意义。
设计者:唐王第二小学王菊美。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53-56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材分析: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因此教学方程的概念要从等式讲起。
在这部分教材中,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的重量相等,由此引出等式。接着再通过两个实例,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以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进一步,在借助集合图,说明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学情分析:
方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方程和算式的区别,掌握方程的一般步骤。
★2.使学生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和集合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课件天平
学具:每组一个天平及砝码。
教学过程:一 、检查预习学生质疑问难。
1.填括号,并说出每步计算的根据。
设计意图】复习求括号里的数,为学习简易方程作铺垫,以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
2.创设情境,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拿起教鞭,横放在食指上。
⑴处于不平衡状态,提问:说明教鞭左右两边的重量怎样?
⑵处于平衡状态,提问:说明教鞭左右两边的重量怎样?
⑶出示天平。
这架天平现在处于平衡状态,这两边托盘里所放的物体的重量怎样 ?天平中间的指针指在什么位置?
把这一原理可以应用于数学学习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方程。
板书课题:简易方程。
3.学生围绕课题提出想探索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平衡的条件,为理解方程的意义打下基础。由平衡到天平,再过渡引入方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方程与生活的联系。
二、 **新知的掌握情况。
1.教学方程的含义。
直观演示,理解等式的含义。
在调试好的天平上 ,左边放20克,30克的砝码各一个,右边放50克的砝码一个。
现在天平平衡吗?说明什么?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0+30=50
这是一个等式,它表示左右两边相等。
观察操作,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去掉天平中的砝码,在左边放一个标有?的砝码。
现在天平平衡吗?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请小组合作操作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小组操作,教师参与引导。
学生操作后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寻找天平平衡的多种办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理解了等式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很自然地认识和理解了含有未知数地等式。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这也是一个等式,它与20+30=50有什么不同?
通过多**在屏幕上出示:三个篮球,每个标出x元,三个篮球一共186元。
怎样用一个等式表示这种数量关系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x=186
186÷x=3
186÷3=x
提问:这些是等式吗?他们有什么特点?当x等于什么时,3x=186
186÷x=3左右两边相等吗?
还能举出这样地一些等式吗?
学生回答。设计意图】
交给学生自主探索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
比较概括,理解方程的含义。
像50+x+xx÷x÷3=x等这些等式都是方程,你能根据这些等式地特点说一说什么叫方程吗?
学生用自己语言说后,再看书上的第97页第5段方程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这句话的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概括方程的意义,促进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等式并说:“这些都是等式吗?”并把它们用一个椭圆形的圈圈起来。这些等是式中,哪些才是方程?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用一个圈圈起来。
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可用下面的图表示,学生看图,你能根据这个图说一说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吗?
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事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练习:口答课本第54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题。
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反思总结,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自我完善。
五、作业。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六、【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课后反思】练习课。
设计者:唐王第二小学王菊美。
课型:练习课。
教材分析: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因此教学方程的概念要从等式讲起。
在这部分教材中,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的重量相等,由此引出等式。接着再通过两个实例,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以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进一步,在借助集合图,说明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学情分析:
建立方程的概念以及对等式基本***质的理解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本节课重点进行了这一方面的练习,避免学生解方程时的机械模仿和死记硬背。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具准备:多**。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
1、你对方程是怎样认识的?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重点练习:
1、课件出示。
填一填:(1)**脚的长度是身高的1/7,如果一个**的身高为a米,那么他的脚长大约是()米。
(2)看图:左图是由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它的周长是()。
(3)苹果和梨的单价分别每千克4元和3元,买x千克的苹果和y千克的梨,共需()元。
2、第62页第2题。
看图列方程。学生填在书上。
说出你的理由。
3、第62页第3题。
说出“?”等于多少?
选两题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四、总结。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教学反思:解方程(一)
设计者:唐王第二小学王菊美。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57-58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十一的第的一部分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简易方程的解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和求解的过程,教材从实际引入,出现一幅插图。求x是多少。
学情分析:学生是在上节课理解了方程的含义,会解一步计算的简易方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一步计算的简易方程。
★2.使学生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和集合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迁移导入。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游戏,用手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一直保持平衡,能做到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举例说说。
上节课,我们借助天平平衡,学习了方程的意义,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知识。
二、讨论解简易方程。
⑴教学“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请同学们想一想,x=50和x=62这两个未知数的值同方程50+x=100和3x=186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
什么叫方程的解呢?
学生自己总结概括。
教师:x=50是方程50+x=100的解,这个解是怎样求出来的?
学会上回答。
我们把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学生看书第57页。
设计意图】以求含有字母未知数的值为认知基础,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自己理解概括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简易方程的解法。
学生看书例1后交流。
为什么要检验?
学生一起口头检验x=6是不是方程x+3=9的解。
讨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强调: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值,解方程是求这个数值的过程。
练习。完成第59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求未知数x为认知基础,通过看书自学、交流点拨,使学生掌握解放成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课件,1)用线把方程和方程的解连起来。
2)填一填。
2、综合练习:练习十一4
四、课堂总结:
你能结合x+3=9,说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吗?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解方程。
x+3=9检验:
x+3-3=9-3
x=6教学反思:
解方程(二)
设计者:唐王第二小学王菊美。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59页的例2、例3,59页上面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的第的部分题、7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简易方程ax=c的解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和求解的过程,教材从实际引入,出现一幅插图。求x是多少。
学情分析:学生是在上节课理解了方程的含义,会解一步计算的简易方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ax=c这类方程的解法,能正确地解这类方程。
★ 2.初步体验如何找等量关系,会看图列方程 。
3.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合作讨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方程是怎样理解的 ?
让学生发表意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简易方程。
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二、检查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1.出示例2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周备课
第八课时解方程 三 董家镇中心小学赵晶莹 课型 新授课。教学内容 数学书p60 例3 及61页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8题。教材分析 例3 列方程解形如x a b的问题 结合现实情境。先给出算术解法,但在用算术方法解答时实际已经把 今天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64米 转化成了 警戒水位比今天水位低0.64...
五年级数学第八周周练
丰县智慧树学校第八周周练。年级 五学科 数学姓名家长签字 一 错题演练 1 读出下列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各是几分之几?2 说出分数的含义。1 五年级学生中女生人数占 2 工程队已经修了一条公路的。3 填空 1 把3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2 合唱团有女生23人,男生17人,男...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周教案
第八周第1课时 3.5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轴对称 平移 旋转及其组合 的过程,发展图形分析能力 化归意识和综合运用变换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2.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审美观念。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教学难点 图形之间多种变换关系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