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编号。
批准:审核:
编制: 执行日期:
焊接作业指导书。
1. 使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我公司生产制造的零部件的焊接作业。
2. 焊接总体工艺要求。
2.1人员要求。
2.1.1焊接人员必须经焊接理论学习和实际培训,经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进行有关的焊接作业。
2.1.2 焊工应能够根据焊接任务不同,自行选择调节参数,自己识别缺陷,并能按要求消除缺陷。
2.1.2.1 清理焊咀上附着的飞溅物。
2.1.2.
2 焊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焊枪把持姿势,错误的焊接参数,弧坑,焊缝和坡口形式是否正确,焊缝外观如何,焊角尺寸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气孔,裂纹,咬边,夹渣,未焊透等缺陷。
2.1.3 焊工应遵守工艺规范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1.4 按规定穿着工作服、焊工手套、劳保鞋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面罩、防护眼镜等)
2.1.5爱护使用设备和辅机,按要求维护。
2.2 焊接的一般性准则。
2.2.1 焊接前要对设备进行各项检查,确保设备在正常状态下使用。
2.2.2 尽量保证焊接区工件表面不粘附油垢、水分和锈蚀;必要时进行清理。
2.2.3 工件装配应符合工件设计图纸和工艺规范,在长度方向接头装配均匀一致;特别注意中厚板要保证根部间隙。对组对间隙不符合要求的,经校对后方可施焊。
2.2.4 焊接位置:焊缝尽量放在平焊位置焊接,尽可能减少立焊、横焊和仰焊作业。可采取翻转工件等方法来减少立焊、横焊和仰焊作业;角焊缝有条件时采用船形焊接。
2.2.5 焊接变形:
产生焊接变形和应力的根本原因在于焊件不均匀加热和冷却。采用增加工装刚性固定法防止焊接变形,如使用假轴和焊接夹具。采用反变形法防止变形。
事先判断变形方向,估计变形量大小,在装配时给一个相反方向的变形量,焊接后变形量相互抵消。
2.2.6 焊接顺序:
必须根据被焊接工件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合理的焊接顺序应该是焊缝的纵向和横向收缩比较自由,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工件有基准边时,先从基准边开始焊。
长焊缝一般由中间向两边分段退焊。封闭环形件应安排使间隙顺周缘分布,以免间隙在一处积累过大。焊接时使用大间隙点焊一周,然后逐次均匀增加焊点,直至焊点间距符合要求为止。
2.2.6 定位焊:
是将装配好的工件间增加一些刚性固定点,协同夹具保证整个构件在焊接过程中相对位置的准确,接缝间隙均匀,从而减小焊接变形。定位焊焊点长度5~7mm,间距100mm左右,工件弯曲部分要适当增加焊点。在同一结构上有数条焊缝时,尽可能将全部焊缝定位焊之后,在开始焊接,避免定位一条焊缝接着就焊一条焊缝,这样可能造成较大变形。
2.2.8 焊后修整:
对影响外观平整的焊缝进行打磨,其他焊缝不磨,打磨要平整彻底,以免影响下道工序及外观平整度,打磨时砂轮不要在工件上拖带,以免造成工件表面划伤;校正焊接变形可采用锤击法、静压法以及火焰校正法。
3. 手工电弧焊工艺规范。
3.1 焊接方法简介:是利用焊条和工件之间产生电弧,将焊条和工件局部加热到熔化状态,冷却结晶形成焊缝。
其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修;对焊接接头的装配尺寸要求相对较低;能进行全位置的焊接;适合焊接多种金属材料及各种结构形状。
3.2 适用范围:用于机架各部位焊接,主要受力部件必须采用电弧焊;
3.3 主要受力部件明细表。
3.4 作业设备及材料。
焊机、焊条、电焊钳、护目镜、焊接电缆等。
3.5 焊缝坡口形式和焊接清理。
3.5.1焊接坡口形式应考虑减少母材金属熔入焊缝中的比例。(见下表)
机架焊接中常见的焊缝坡口形式与尺寸(摘自gb/t 985-1988)
3.5.2 焊前清理:
待焊的焊件在最终装配之前,应将焊件表面或坡口面及坡口两侧20~50mm范围内表面上的水、锈、氧化膜、防护层、油污和有碍焊接的杂物清除掉,对焊的焊接面需经切削加工。
3.6 焊接规范参数。
3.6.1 焊条的选择。
3.6.1.1 选用焊条时的考虑因素。
3.6.1.1.1 与母材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一致;
3.6.1.1.2 对于机架的焊接,可选用相应强度等级的焊条。一般使焊缝强度等于或稍高于被焊材料的强度,不能过高,焊缝强度过高,反而会引起脆性增加,产生裂纹;
3.6.1.1.3 机架焊接选用抗裂性较好的碱性焊条。
3.6.1.2 焊条的型号。
j502、j507
3.6.1.3 焊条直径的选择(见下表)
可根据焊件厚度结合实际情况参考选择。
3.6.2 焊条的使用和保管。
3.6.2.1 焊条的使用。
焊工应当熟悉焊条的技术标准,了解焊条的使用说明书及焊条标签中的内容,以便合理地、正确地使用焊条。
3.6.2.2 焊条的保管。
3.6.2.2.1 各类焊条必须保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
3.6.2.2.2 焊条应放在专用的架子上,焊条包装要随用随启封,以免受潮变质;焊条不能直接放在地上。
3.6.2.2.3 搬运和堆放焊条时,要小心轻放,防止药皮受震脱落。
3.6.2.2.4 不同型号及类别的焊条要分别存放,以免混在一起造成用错焊条。
3.6.2.3 焊条受潮后的处理方法如发现焊条受潮,首先将焊条在自然条件下晾干,时间为3~10h,然后再将焊条放在钢板上加热烘干,但不得用明火直接烘烤。
3.6.3 焊接电流选择。
3.6.3.1 焊接时采用直流电源反接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大的电流进行短弧焊接,以提高生产效率。
3.6.3.2 焊接电流大小可根据焊条直径、牌号、焊接位置以及接头形式选择参数选择见下表。
3.6.3.
3电流电压调整:根据要求粗调,然后通过试焊,进行微调,焊缝过高说明电压相对电流偏小,焊缝不饱满凹陷说明电流相对于电压偏小或电压偏大,焊缝宽度大说明电压大,未焊透说明所选焊接规范参数小。
3.7 焊接夹具和工装是为了保证焊件几何形状和尺寸,提高装配效率,防。
止焊接变形所采用的工具和装置。
3.7.1 焊接夹具和工装的选择的基本要求。
3.7.1.1 保证焊件焊后能获得正确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3.7.1.2 使用时安全可靠。
3.7.1.3 便于焊工操作,使用方便。
3.7.1.4 容易制造、便于维修、造价低。
3.7.2 焊接夹具和工装的使用。
3.7.2.1 工件在夹具上要装夹牢靠,特别是使用螺旋夹紧时,夹紧力要适当,以防止焊缝冷却时产生收缩裂纹。
3.7.2.2 不允许在夹具上修正和矫正工件,以防止夹具变形,影响焊件的装配精度。
3.7.2.3 在一条焊缝上同时使用几个夹紧器时,应使各个夹紧器的压力都保持一致。
3.7.2.4 当多人同时操作时,应特别注意操作安全。
3.7.2.4 当焊件有同心度或同轴度要求时,必须采用假轴。
3.7.3 本厂拥有的夹具和工装:螺旋夹紧器、假轴、垫块。
3.8 手工电弧焊基本操作 (见下表)
3.9 焊接过程中的工艺要点。
3.9.1 机架焊接采用j502、j507焊条,故工件不需要预热。
3.9.2 一般不采用多层焊接,当必须采用多层焊接时,一定要仔细清除前一道焊缝表面上的焊渣。
3.9.3要注意防风,防气体渗漏或堵塞,及时清理导电嘴和喷嘴上的飞溅物,确保焊接过程良好。
3.9.4 收弧时电弧应慢慢拉长,一定要填满熔池,以免产生弧坑裂纹。
3.9.5 应采用短弧焊接,焊条摆动不宜过大。
3.9.6 在焊接过程中,可以采用轻敲焊缝金属表面的方法,以减少焊件的残余应力。
3.9.7 电弧偏吹电弧偏吹常使焊缝产生气孔和未焊透缺陷,为此应力求避免在焊接过程中电弧偏吹现象的产生。
3.9.7.1 电弧偏吹产生的原因。
3.9.7.7.1 弧柱受到外界气流的干扰或焊条药皮偏心引起;
3.9.7.7.2 用直流焊机焊接或角焊缝时引起;
3.9.7.7.3 直流电弧焊时,受到焊接回路中电磁力的作用而产生;
3.9.7.2 避免产生电弧偏吹的方法。
3.9.7.2.1 尽量避免在外界气流的影响下焊接;
3.9.7.2.2 焊条药皮的偏心度应控制在技术标准的规定之内;
焊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为了规范车间焊接作业行为,获得优质焊缝,同时使焊后质量得到有效的检验和控制。适用于金属管道和钢结构的焊接作业。所有第一次焊接的材料,必须要有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所有参加焊接工作的焊工必须取得相应的焊接资格证。焊接时,按焊接方法和母材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焊接材料。附录1仅提供常用焊接材料。6 1...
焊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按图纸要求对铁件实施焊接工作,保证焊接质量。2 适应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本厂所有产品生产过程中焊接工序。凡设计图纸 技术要求 工艺文件对焊接注有特殊要求应按照要求施焊,对焊接没注明要求一律执行本守则规定。3职责。3.1焊接工序由机加工车间归口管理,并负责焊接工艺质量提高。3.2机加工车间 焊...
焊接作业指导书
1 编制依据。1.1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69 2006 1.2 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 t 4103 2006 1.4 焊接工艺规程yzx xl wps 001 006 1.5 秦皇岛 沈阳天然气管道工程朝阳供气支线工程施工图纸 2 编制目的。用以指导焊接有关人员的施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