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部门:生产部
编制:邓文学。
审核:批准:
中国第五冶金建设公司钢结构分公司。
二00四年三月。
1. 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桁架或(壳)结构、多层或高层梁、柱框架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中。凡各工程的工艺中无特殊要求的手工电弧焊均应按本作业指导书规定执行。
1.1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碳钢焊条》gb5117
2)《低合金钢焊条》gb5118
3)《焊接用钢丝》gb1300
4)《圆柱头焊钉》gb1043
5)《气焊、手工焊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5-88
6)《埋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6
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8)《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181-2002
9)《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jgj81-5293
1.1技术准备。
钢结构在制作前,按施工图纸的要求以及《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的要求对新材料、新工艺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生产制造过程应严格按工艺评定的有关参数的要求进行。
根据施工制造方案和钢结构技术规范以及施工图纸的有关要求编制各类施工工艺文件,各车间应严格执行。
2. 作业准备:
2.0 人员和设备。
2.1.1 从事钢结构焊接的各类焊工,必须是经过理论和操作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焊工。
2.1.2 设备、工装完好,参数计量准确。
2.2 焊接材料。
2.2.1 被选用的各种焊接材料的牌号、规格,必须用于相应的钢材和结构部位,焊条、焊剂、熔嘴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由专人保管,须由专人按工艺要求烘烤达到规定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并做好烘烤记录和发放记录。
注:在使用中焊条的具体烘焙条件可参照焊条厂的要求和技术条件。焊条的重复烘焙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焊剂的烘焙。
注:(1)烘焙后每次次取量不应超过4小时的使用量。
(2)未熔化熔练焊剂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
2.2.2 当选用瓶装的co2或ar-co2混合保护气体,每批气体在使用前应检查其工艺性能,若发现工艺性能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应停止使用。
2.2.3 为了提高焊丝的抗锈性能,应选用镀铜焊丝,若发现焊丝已经产生锈斑,则不允许再用于生产。
2.3 施焊前焊工应熟悉图纸和技术质量要求。
2.4 坡口加工。
2.4.1 坡口加工是焊前重要工序,其形状和尺寸精度对焊接质量有很大影响。焊接坡口原则上必须采用自动切割和机械加工,手工切割只适用于薄板和个别部位。
2.4.2 切割面产生深缺口的时候采用砂轮机整修平整,或补焊后再用砂轮机整修。
2.4.3 坡口加工精度要求。
2.5 焊接接头组装质量及表面清理。
2.5.1 焊接接头组装允许偏差。
2.5.2 焊缝区域必须清除被焊部位的铁锈、熔渣、油漆、污垢和水分等,重要构件(如吊车梁)的焊接部位的清理,应使用砂轮打磨直到呈现出金属光泽。
3. 焊接。
3.1 预热普通碳素结构钢厚度不小于32mm和低合金结构钢厚度不小于36mm,工作地点温度不低于0。c时,应加温至100~150。
c进行预热。钢材预热方法可采用火焰加热或电加热等。预热温度的测定方法一般在钢材加热反面距焊缝中心50mm处测定。
3.2环境温度当气温低于0。c时,原则上应停止施焊。
但如能将构件焊接区的母材各方向大于或等于二倍板厚度且不小于100mm范围内的母材,加热到20℃以上方可施焊,且在焊接过程中均不低于这一温度。对于二氧化碳气保焊焊接区域不得有强风直吹。
3.3.1 每条焊缝在收弧时(特别是co2气体保护焊),必须认真填满弧坑,以免出现弧坑裂纹。
在构件角焊缝终止处,必须进行包角焊,引弧和熄弧应离端头10mm以上。在h型钢单面角焊的构件中,在腹板对接接处和构件的两端,均应在构件的定位焊一侧分别加焊300mm和150mm长的补强角焊缝。
3.3.2背面清根所有的要求全熔透对接及角接焊缝,根据板厚在焊完坡口一面的焊缝后或焊一半后,对反面第一层焊缝未焊透、夹渣和裂纹等缺陷必须用碳弧气刨从背面彻底清根,应完全铲除未焊透的部位和其它底部缺陷为止。
翼板在h型钢组装后对接,则应先将翼板面向腹板一面的对接焊缝焊好后才能进行h型钢的组装,在h型钢焊接完成后再将翼板外侧的对接缝,用碳弧气刨清根后再封底焊,以保证该翼板对接焊缝的完全焊透。
碳弧气刨常用规范。
3.4 引弧和熄弧。
3.4.1 焊缝的对接及t型接头两端应设置引弧板,手工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焊缝引出长度大于25mm。
其引弧板和引出板宽度应大于50mm,长度宜为板厚的1.5倍且不小于30mm,厚度应不小于6mm。自动焊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80mm。
其引弧板和引出析宽度应大于80mm,长度宜为板厚的2倍且不小于100mm,厚度应不小于10mm。焊接完成后引弧板严禁用锤击掉应用火焰切割。
3.5定位焊定位点焊,必须由持证焊工施焊。定位焊所用材料,必须和母材相匹配,点焊高度不宜超过设计厚度的2/3,定位焊焊缝长度宜大于40mm,并应填满弧坑。
定位焊预热温度应高于正式施焊预热温度。定位焊的质量必须完好,定位焊接后应清除焊渣和飞溅,定位焊缝尺寸和间距见表。
3.6焊接顺序和熔敷顺序。
3.6.1 焊工在焊接时应按各工程焊接工艺文件规定的要求,正确选择焊接规范和焊接程序以最大限度地达到减少构件的焊接变形。
3.6.2 尽可能减少热量的输入,热量尽可能均等分散。根据工艺要求采用逆向分段焊,适当选择反变形法和刚性固定法。
3.7多层焊接多层焊接接头应连续施焊一次完成,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消除焊接缺陷,再进行下一层的焊接。
3.8 焊接结束后的处理。
3.8.01对于要求焊后进行焊后热处理的构件梁翼腹板在32≤t≤100mm之间其对接焊缝应进行焊接预热,25<t≤40mm预热温度为60℃。
40<t≤60mm其预热温度为80℃。60<t≤80mm其预热温度为100℃。t>80mm,其预热温度为140℃。
加热区域应在焊接坡口两侧宽度为该板厚的1.5倍且不小于100mm,用气加热。
3.8.02梁翼板和腹板大于δ32mm以上的角焊缝应进行焊后的后热处理,其温度为200~250℃。
保温时厚度在δ32-δ50mm以下为1小时,厚度δ51-δ75mm以下时为1.5小时,板厚为71-100mm时保温为2小时,加热区域应在焊缝中心其宽度为该板厚的1.5倍且不小于100mm。
采用气加热用热电偶测温记录仪测量并记录其温度。
3.8.03梁柱翼板厚度在δ32mm以上其对接焊缝应进行焊后去应力退火处理,加热温度550--650℃。
采用电加热方法,用热电偶测温记录仪测量并记录其温度,板厚≤50mm以下保温2小时。100mm≤板厚>50mm其保温时间不小于2.5小时。
加热区域应在焊缝两侧宽度各为该板厚的3倍且不小于200mm,用电加热。
3.8.04当板温达到400℃时应控制升温速度,其速度控制见下表;当保温时间达到后,温度在400℃以上范围内应控制冷却速度其见表:
3.8.05作好预、后热的施工自检记录。
3.8.06在保温过程中,在规定的有效加热范围内,被加热部分各处的最大温差一般不应超过85℃。
3.8.07对需去应力热处理的焊缝应在焊后8小时以内做去应力热处理。在热处理前该焊缝应探伤合格。去应力热处理后每条对接缝探伤抽查20%。
3.8.08对需后热处理的角焊缝在焊接完成后以及完成焊接缺陷修补后4小时内完成。
3.8.1 构件焊接完成后,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彻底清除焊渣、飞溅和焊瘤,修补焊缝缺陷。
焊工应严格按焊接工艺施焊并做好焊接参数记录。焊完后应检查焊缝外观补磨缺陷清除杂质,在h形钢端部距焊缝50mm处和对接焊缝一侧距端部50mm处打上施焊者的钢印。
3.8.2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通知生产部工艺负责人,制订修补方案后方可施工处理。
3.9 不合格焊缝的返修。
3.9.1 在施焊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焊工应及时进行处理。
3.9.2 焊后检查出不合格的焊缝,必须进行清理后补焊,焊后重新进行检查。
3.9.3 低合金结构钢在同一处的返修不得超过3次。
4. 手工焊。
4.1 手工电弧焊焊接电流应按说明书的规定,并参照下表选用:
手工电弧焊匹配参数。
注:立、仰、横电流应比平时小10%
焊接作业指导书
发放编号。批准 审核 编制 执行日期 焊接作业指导书。1.使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我公司生产制造的零部件的焊接作业。2.焊接总体工艺要求。2.1人员要求。2.1.1焊接人员必须经焊接理论学习和实际培训,经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进行有关的焊接作业。2.1.2 焊工应能够根据焊接任务不同,自行选...
焊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为了规范车间焊接作业行为,获得优质焊缝,同时使焊后质量得到有效的检验和控制。适用于金属管道和钢结构的焊接作业。所有第一次焊接的材料,必须要有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所有参加焊接工作的焊工必须取得相应的焊接资格证。焊接时,按焊接方法和母材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焊接材料。附录1仅提供常用焊接材料。6 1...
焊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按图纸要求对铁件实施焊接工作,保证焊接质量。2 适应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本厂所有产品生产过程中焊接工序。凡设计图纸 技术要求 工艺文件对焊接注有特殊要求应按照要求施焊,对焊接没注明要求一律执行本守则规定。3职责。3.1焊接工序由机加工车间归口管理,并负责焊接工艺质量提高。3.2机加工车间 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