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地球的面貌

发布 2022-07-12 11:40:28 阅读 7285

制作人:永昌三中韩登泰。

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地图说出海陆分布状况,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主要界线;

2、 了解陆地和海底主要的地形类型,并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定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类型。

3、 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并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4、 了解世界主要山脉及火山、**的分布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1、 海陆分布状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主要界线;

2、 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定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类型。

3、 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定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地图册。

教学课时:共四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复习经纬网相关知识:

二、展示提纲、学生识记。

三、梳理线索,检查识记。

一)海陆分布。

1、基本概念:大陆、大洲、岛屿半岛。

2、陆地:1)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状况。

2)重要分界线:

a、亚欧分界。

b、亚非分界。

c、亚、北美洲分界。

d、南北美洲分界。

e、欧、非分界。

3)陆地五种地形名称及特征、地形之最:

3、海洋:1)基本概念:洋、海、海峡。

2)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状况。

3)海底地形:

二)、学看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表示:

a、海拔。b、相对高度。

2)等高线。

a、概念:b、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c、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大小。

三)、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假说。

2、板块构造学说。

四、展示世界地形图、板块构造图,引导学生加强识记。

五、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六、课堂小结。

利用板书小结。

七、布置作业、深化知识。

完成中考通达标训练。

八、板书设计。

(一)海陆分布。

1、陆地。1)七大洲。

2)重要分界线:

3)陆地五种地形:

2、海洋:1)四大洋。

2)海底地形:

二)、学看地形图。

1、海拔。2、相对高度。

3、等高线。

a、概念:b、山地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三)、海陆变迁:

板块构造学说。

九、教后记。

第二单元地球的内部

课题。七 地球的内部。教学目标 一 科学 1 能根据火山 等自然现象传递出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做出自己的猜想。2 能用资料来验证自己关于地球内部的猜想。3 能制作出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二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能对地球内部的探索 开发利用进行大胆的想象。三 科学知识 1 知道地球内部是一个运动着的...

地球的面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武威十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2 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 赤道周长 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 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 性学习的...

第二章认识地球

年级7年级班级姓名制作人况金珉科目 地理教导处审批 编号 2 课题1 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1 学习目标 1分钟 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2 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 赤道周长 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二 自学指导 15分钟 三 三讲环节 10分钟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