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矩形的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7-09 14:03:28 阅读 6869

《矩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矩形的概念和性质。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矩形的概念通过多**辅助教学,比较直观地通过类比教学;性质采用了观察、动手实践和几何证明相结合的**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主动、**、合作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建模思想。二、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目标。经历**矩形的概念,矩形的性质及其证明的过程,掌握应用矩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

数学思考。教学目标。

解决问题。运用矩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几何证明、计算和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实验、证明的过程,掌握矩形性质的推导方法,通过矩形性质的应用,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通过对矩形性质的**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在应用矩形性质的过程中,享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同时感受科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科学性。

重点难点。**矩形性质及应用。矩形性质的归纳总结。

三、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活动2、创设情景——巧妙导课——得出概念活动3、类比、实践**,论证归纳活动4、建立模型,提炼方法活动5、归纳反思。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情境。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作铺垫活动内容及目的。

为了解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作准备。动手实践,找出矩形,理解矩形的定义。**矩形的性质。运用矩形的性质。学生小结,布置作业。

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根据矩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活动1.回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回答,教师完善活动2.通过动手操作平行四边形的道具。

静)――结合小区伸缩门的运动认识矩形并得出概念活动3问题矩形的性质。

学生观察、活动、交流,教师。

发挥多**辅助教学的优势,动、静结合提炼矩形,此过程中强化对矩形定义的理解,淡化强制记忆。

归纳总结矩形的定义。

动)――平行四边形的移动(理论),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画出两个矩通过实验,学生加强了对矩形性质的。

**:(1)结合矩形定义及平行四边形,让学生上黑板测量矩形四感性认识。

形的性质,得出矩形的性质1线具有什么性质?并证明。

3)**矩形的对称性。

4)归纳矩形的性质。

个角的度数。边实验边交流,运用多**,给学生上台展示的是直角,并加以证明。然后又受实验的乐趣。

画出矩形的对角线,并让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证明,验证实验的正们测量对角线的长度,边操作确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确定边交流;待学生充分讨论、交性和证明的必要性。

流后,得出矩形对角线的性质,发挥多**动画的特点,将抽象并由学生推理证明。

复杂的问题直观化,降低知识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2)通过拼接的矩形,**它的对角得出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机会,通过学生合作、动手**,感。

教师通过动画演示矩形沿着对多**节省时间,归纳性强。角线折叠的过程,形象直观地对矩形性质的归纳,是学生对矩形特展现矩形的对称性。

征的再认识,是知识的升华,培养了。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归纳**,学生的概括能力,突出了教学重点。学生填写。

活动4问题矩形性质的应用(幻灯片)(1)成长快乐训练营。

问题由浅入深。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运用矩形的性质,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学生弄清。

实现由知识向能力题意后,教师示范解题过程通过例题和练习,时纠正、总结。

通过评价表,反思知识、体验**过的转化,让学生主动尝试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训练学生能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

对学生板演过程出现的问题及理,落笔有据。

活动5归纳反思。

布置作业:作业纸中的练习。

学生完成“课堂教学评价表”,程中的感受。

在情感、知识、态度等方面反布置阶梯型作业,利于满足不同层次馈信息。

学生的不同需求,能更加优化因材施教的教学需求。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矩形》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 复习。1 复习矩形与平行四边形及四边形的从属关系。2 复习矩形的定义,并指出由平行四边形得到矩形需添加一个独立条件,思考 由四边形得到矩形需要添加几个独立条件?3 复习矩形的性质,并指出性质定理1可改为 矩形中三个角是直角 这样三个独立条件 4 在复习提问的同时,逐步完成下图 5 逆向...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方差教学设计

方差教学设计方差第 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方差的意义,掌握如何刻画一组数据波动的大小 2 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并会初步运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能力目标目标。1 通过实践观察,掌握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和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发展应用意识 2 培养学生观...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菱形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19.2 2菱形的性质。姓名 学科年级 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节。菱形的性质是八年级下数学的重点知识,也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点知识,更是正方形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的重要基础。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在观察 操作 推理 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