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高考链接。对全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分析】答案为b,“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错。此题属于对全文内容地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又一个重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属分析综合能力。“考纲”上讲“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此题正是上述考点的体现。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从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目标检测。一、解释句中红色的字词:
1、河东凶。
2、河东凶亦然。
3、填然鼓之。
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5、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7、王无罪岁。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红色字词古今意义各有什么不同。
1、河东凶亦然。
2、非我也,兵也。
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四、文句翻译: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非我也,岁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
五、问答题。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你是怎样看的?
六、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填然鼓之”一句中“填”是拟声词,“鼓”为击鼓,与“一鼓作气”中的用法相同吗?属哪种活用?“之”是代词吗?
2、“兵刃既接”“兵”是“士兵”的意思吗?
3、“弃甲曳兵而走”。其中“曳”怎么解释?“走”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一致吗?
4、这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5、“是亦走也”这句话是陈述句还是判断句?
6、作者用比喻说理有什么效果?
目标检测答案。
18、《寡人之于国也》
一、1、河:黄河。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亦;也。然:这样,如此。
3、鼓;击鼓,动词。之:无实义的衬音助词。
4、直:只是、不过。走:跑,逃跑。
5、无:通“毋”,不要。时:时机,时节。
6、谨:谨慎,此处意为“谨慎认真地从事”。用作动词。
7、罪:归咎,归罪。动词。岁:年成。
二、无:通“毋”。颁:通“斑”无:通“毋”。涂:通“途”。
三、1、河:古义为“黄河”,是一个特称。今为一切河流之泛称。凶:文中指年成不好,荒年;现在多为“凶恶”、“**”义。
2、兵:文中义为兵器。今指士兵。
3、以为:文中实际上是两个词,是“以之为”,即“把他任命做”的意思。现在“以为”是一个词,是“认为”的意思。
四、详见课文翻译。
五、此题是开放性题目,各言所见即可。我们的参考意见是:
1、从理论上讲:“仁政”比“**”好;“王道”比“霸道”强。
2、历史事实证明:并不存在高纯度的“仁政”,“仁政”永远是有限的。而在**统治下,“仁政”往往只是幌子和招牌。
3、一阴一阳谓之道。统治策略往往是刚柔并用、软硬兼施的,单用“仁政”行不通的。
4、民主是通向真正的“仁政”之途径。平等是“仁政”的保证,一个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里,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仁政”和“王道”的。
六、(一)1、相同,属名词活用作动词;之,音节助词。
2、兵,兵器、**。
3、曳,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
4、五十步笑百步。
5、判断句。
6、增强形象性,说理深入浅出。
寡人之于国也课时作业附答案
一 基础巩固。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曳 y 兵数罟 c 洿 w 池。b 鸡豚 t n 狗彘 zh 庠 y ng 序。c 孝悌 d 饿莩 pi o 供 n 养。d 衣 y 帛王 w n 天下不可胜 sh n 用。解析 b项 庠 应为xi n c项 悌 应为t d项 衣 当动词用,应破读...
大学语文作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寡人之于国也 读后感。我们能够从 寡人之于国也 中体会到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他提出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仁政思想标志着民本思想的真正形成。孟子从来就是以善以言辞动人闻名的。他的演说,往往能抓住谈话对力最关心的问题而 诱敌深入 使对方进入自己的思维轨道,再加以明白易懂的比喻,达到使对方...
寡人之于国也第一课时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课时说稿。一 说教材 学情。寡人之于国也 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拓展模块第二单元的重点篇目,该文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 仁政 思想及其缜密的思维,高超的论辩能力。课程大纲关于本文的教学要求是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孟子散文的论辩风格,孟子的思想和理论对于本阶段的学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