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红。本课题前期研究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课题组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有序研究,收到良好的研究效果。 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体会到“一刀切”作业布置形式,弊多利少,如作业肤浅,优等生吃不饱,如作业设计有难度,学困生咽不下去,很难长进。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我们将作业进行分层次设计,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依据学生分层情况匹配每一层的作业,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的学生能获得不同的需求。《数学新课程标准》 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研究,能体现了“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教学”实验在“培优”和“辅差”方面的优越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作业的态度都得到了良好的改观,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 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有了明显增强。 作业分层设计首先将学生分层研究,在对学生的情况比较全面了解后,根据学会僧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根据学生的差异和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划分为学有余力的学生、中等以上的学生、中偏下的学生、暂差生或学困生,然后确定不同的训练目标,运用适当的练习策略,进行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其次是课内练习分层设计,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学生的课堂练习时,我们从内容上要求设计富有层次性,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要随时调整练习的要求。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自助餐”,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数学能力。
a、必做题
1.星星餐: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
口诀口诀。
口诀口诀。2.月亮餐:填上合适的数。
b、选做题
太阳餐:想一想,能填几?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完成 a 类的两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 a 类中的两道题目和 b 类的一道题目。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学有余力那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另则是课堂作业分层设计,我们对各个层次学生在认识与情感等方面设计不同需求的作业,对低层次学生设计低起点,补台阶,多鼓励的 ;对中层次以上学生设计有变化,有综合,促发展的作业。包括计算练习的作业层次、空间与图形练习的作业分层、统计与概率练习的作业分层、实践与综合应用练习的作业分层等等。例如学生家庭作业的分层布置,允许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这样做既减轻这一部分学生家庭作业的过重负担,增添了他们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为他们自主完成作业增加了信心和乐趣,提高了作业质量;同时也对纪律差、厌学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创造了可能。纪律差、厌学学生,他们不是做作业的时间太多,而是不肯做家庭作业,他们要么抄袭其他同学的家庭作业,要么就干脆不做家庭作业。造成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们学习态度不好,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
课堂上根本不听,而且自由散漫现象严重,他们不仅自己不学,还严重地影响他人的学习。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布置的家庭作业可以是与传统的作业有差别的:我们根据学生好奇、求知欲强、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结合数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 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内在因素,创设情境,诱发激励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设计的家庭作业应该是比较容易完成的。
再则是学生多元智能作业的设计研究,这也为本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在明白学生的智能结构存在差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学生不同智能结构组成优势设计呈现方式及解决问题途径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作业,,如: 文字式、图表式、实物式、语言式等数学作业内容,并设计解决问题途径图样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后续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会扬长补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为后面的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分层布置作业课题反馈
本课题前期研究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课题组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有序的研究收到良好效果。作业分层设计 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这样做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信心,减少了学生抄袭其他同学作业的现象,同时,使得师生关系更融洽,学困生得到老师的帮助更多了,老师的作业批语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四年级 137 三角形内角和分层作业设计。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图形的拼组三部分组成。本节内容主要通过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 自学 等多种形式 三角形 三个内角的和为180 这一性...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太平孙家小学 侯亚妮。通过我们集体研读学习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使我知道了 不同的人在学数学,但得到发展的发展是不相同的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老师教学生,为啥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