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

发布 2022-07-06 18:01:28 阅读 9163

作者:陈**。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23年第01期。

摘要:小学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核心就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顺利掌握与自身能力适应的数学知识。作业的设计应有利于学困生掌握基础知识、中等生适当拔高、优等生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新课程。

所谓作业分层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把学生分成多个层次,制定不同的层次目标和学习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得到发展和提高。身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作业分层教学法,改进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层次,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学生个体的心智发展水平,为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出不同难度梯度和层次的作业,使所有学生都有任务做,有能力去做,人人都能得到训练和发展,促进全班数学水平的提升。

一、分层作业设计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位学生受家庭背景、教育环境、成长环境、基因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体现出迥异的个性特征,心智发展也很不平衡,认知能力相差很大。针对同样的事物和问题,各个学生的认知、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千差万别。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视角,尊重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观点。在设计作业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从练习的难度、广度和进度进行分层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扬长避短,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学生分层是作业分层的前提。

作业分层教学成功的最重要保证是对学生合理分层。教师要从平常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观察、记录、分析、考核学生,比如,平时的单元小测验,期中、期末测验,课堂的行为表现,性格特点,家校联系卡记录等,全方位、综合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力、心智能力、行为习惯等,然后把学生科学、合理地分层,一般情况分为三个层次为宜,第一层优等生,各方面表现突出;第二层中等生,综合表现普通,不突出;第三层是学困生,问题较多,学习难度大。分层时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确定各层的人数,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结构限制,以促进所有学生进步为最终目标。

二)作业设计的目的分层的探索。

做好学生分层工作后,第二步就是明确教学目标。此时,教师可根据小学数学课标要求,综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征,分层设计教学目标要求,必须与学生的层次相符。作业目标具体要求是:

学困生的要求应以课标为底线,达到课标要求即可;中等生的作业设计目标应该是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性学习,并有适度的拔高,培养学生基本的创造性意识和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优等生的作业设计目标应是拓展和延伸课堂知识的学习,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激发和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作业内容分层的探索。

数学作业设计的根本题都是一样的,只是作业内容和要求需分层设计。对于学困生的作业内容要求限于做好教材上的基本练习题,并能模仿做一些同一类型的题目即可,这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重点是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针对中等生,首先也要完成课本上的基础题目,然后设计一些具有综合性和拔高性的题目,让学生经过思考,最终可以正确解决。这样的作业设计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针对优等生的作业设计,应在完成课本基本题目外,挑选一些具有综合性、发散性、**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

分层练习设计的目标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把学习数学当作兴趣,而不再当作负担。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要求,都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考核和评价分层。

科学的考核与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激励和发展,需要教师分层设计考核内容和要求。如考试时设计a、b、c卷,试卷的难度层次要与学生的能力层次相适应。

其中a卷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掌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低;c卷侧重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试题强调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的拓展,处于较高的层次。b卷介于二者之间。当然,也可以考试时所有学生采用一套试卷,此时,试卷内容可以分成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适合所有学生,选答题就是针对同一考点,分层设计出难度不同的小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做。

另外,可以增加附加题,供一些能力强的学生选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经历通过努力学习后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体验过程,都可以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总之,作业分层教学就是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分层和教学目的的分层对练习作业内容进行分层。合理设计作业层次,力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掌握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数学知识,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都能获得成功。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探索

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教师通过科学设计作业形式,有效进行作业评价,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保证数学教学效率。但是当前,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和评价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作业 一刀切 的情况,这样就会大大影响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

探索初中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

作者 李业险。读写算 2013年第48期。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则表明,每个学生秉承的遗传因素 天赋素质 生理条件各不相同,他们的心理特征 物质生活基础 生存发展环境也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每一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 爱好 能力与个性特点。因此,在语文作业的布置中采取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较为自主的...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 童奋彪。新课程研究 下旬 2018年第09期。摘要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播和相关技能的培养,还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要满足这一要求,仅仅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作业的内容及形式进行创新,以充分发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