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二说课稿。
依安县第二小学王晓丹。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对于物体上有面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并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学生在不经意间或多或少地已经了解和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因此认识这些图形的名称已经不成问题。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同时在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行特征,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能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辨认。
3、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及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重点:会辨认图形。
难点:初步了解图形的特征。
四、教法学法。
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选一块你喜欢的积木,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由立体图形引出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二)--平面图形。
出示目标。一)请出平面图形。
1、初步感知(摸一摸找一找)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的感受(平平的)
2、师: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请到在纸上吗?说一说怎么把它请下来的呢?
3、师小结:把平平的面表示成平平的图形这就叫平面图形。
二)认一认说一说,平面图形的名称。
1、小组讨论。刚才大家请下来的这些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它们吗?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同学们讨论说一说你是从谁的上面请下来的平面图形,他又叫做什么呢?
2、教师出示教具认识图形名称,展示立体图形上请下来的平面图形。
三、观察操作,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
1、展示课件,给他们分一分类吗?并且说一说它们的特征吗?(说出他们的特征)
2、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庆贺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关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5种图形,请大家仔细找找我们的班级中有吗?(有)
请你找出来,找到的同学说一说。
2、辨一辨。(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指着有关实物有表面抢答。)
师:小朋友,你们都找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老师也找了一些回来,你们想不想看看?下面进行抢答游戏,知道的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3、游戏猜一猜。(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4、走向生活,提高能力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表示什么?
每个图形里有哪些图形?谁来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学生要认清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老师出示准备的几个实物课件)
5、数一数。摆一摆。
(1)看,数学多有意思,就连我们今天学的图形也能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些有趣的图形吧!(课件出示组合的图形)
2)请同学们也动起小手来用你桌上的图形拼一拼,看看谁的本领大能拼出美丽的图画。
展示成果,说一说。
六、总结。板书。
认识图形二。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小学数学人教2019课标版一年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 认识钟表 教学设计。胜利小学黄诗艳。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84页至87页内容。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会认 读 写整时。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认表 认识整时 记录整时等数学活动。3...
小学数学人教2019课标版一年级说课稿
解决问题 说课稿。执教者 谢银勇。一 说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6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的有关6和7的 解决问题 的一课时。这一内容意在通过孩子们熟悉的情景图认识大括号和问号,并能初步了解和知道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2 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 的加...
小学数学人教2019课标版一年级《上下 前后》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下 上下 前后 教学设计。上 下课。前 后题。课型。新授共1节教师。第1节。韩小林。重点难点教。下 前 后 1.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正确辨别 上 的位置及其相对性经历建立 上 下 前 后 方向感的过程。学。2.能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教学用具。性。目。3.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