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公式整理

发布 2022-02-27 14:14:28 阅读 1763

1.资产收益。

必要收益率r=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2.资本定价模型。

必要收益率r =rf+β×rm-rf) =无风险收益率(通常为国债利率) rf+β×市场组合收益率rm-rf)

总成本y=a+bx = 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现金余缺=期初结存+本期流入-本期流出。

1. 因素分析法。

资金需要量=(资金平均占用量基期-不合理资金占用量)*(1+销售增长率**期)*(1-资金周转增长率**期)

2. 销售百分比法。

总思路:δ敏感资产+δ非敏感资产=δ敏感负债+δ留存收益+对外筹资需要量。

对外筹资量:

(敏感资产基期a/销售额基期s1*销售变动额δs)-(敏感负债基期b/销售额基期s1*销售变动额δs)+δ非敏感资产-(期销售额**期s*销售净利率**期p*(1-预计股利支付率))

δ敏感资产-δ敏感负债+δ非敏感资产-δ留存收益。

δ营运资金+δ非敏感资产-δ留存收益。

3. 资金习性**法。

1).回归直线法。

2).高低点法。

a=资金占用量最高期-b×最高业务量。

1. 资本成本率。

一般模式:贴现模式:

总思路: 筹资净额现值=未来资本清偿额现值。

资本成本率=所采用的贴现率。

2. 债务成本率。

一般模式:贴现模式:

债务本金×(1-筹资费用率)=债务本金×年利率×(1-所得税率t) ×p/a,i,n)+债务本金×(p/f,i,n)

筹资净额=税后年利息现值+债务本金现值。

3. 股权成本率。

一般模式:4. 留存收益:与普通股相同,但不考虑筹资费。

5. 平均资本成本。

边际贡献m=销售收入-变动经营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单位边际贡献×产销量。

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变动经营成本-固定经营成本。

产销量q×(单价p-单位变动成本v)-固定经营成本f

产销量q×单位边际贡献m-固定经营成本f

税前利润ebt=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i

普通股盈余te=(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i)×(1-所得税率t)-优先股股利d

1. 经营杠杆dol

简化公式:2. 财务杠杆dfl

简化公式:3. 总杠杆在dtl

简化公式:dtl=dol×dfl

1. 每股收益分析法,即: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收益相等时,息税前利润与业务量水平)

思想:使两种方案的每股收益相等,即:

简化公式:或。

2. 公司价值分析法。

公司价值v=权益资本价值s+债务资本价值b

普通股成本ks=rf+β×rm-rf)

1. 现金流量ncf

直接法:营业期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t

间接法:营业期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摊销等非付现成本。

收入-成本)×(1-所得税税率t)+折旧摊销等非付现成本。

分算法:营业期现金流量=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摊销×所得税率。

=收入×(1-所得税税率t)-付现成本×(1-税率t)+折旧摊销等非付现成本×税率t

净现值npv=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用于年限相同的互斥投资方案决策。

年金净流量ancf=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用于年限不同的互斥投资方案决策。

现值指数pvi=未来现金净流量/原始投资额现值用于年限相同的独立投资方案决策。

内含报酬率irr:(未来现金净流量=原始投资额现值用于独立的投资方案决策。

2. 净现值、年金净流量、现值指数关系。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初始现金流量=-[变现价值+清理净损失(或:-清理净收益)×所得税税率t]

项目终结**残值的现金流量=最终残值+清理净损失(或:-清理净收益)×所得税税率t税会年限相同。

报废时净残值+(税法规定的净残值-报废时净残值)×所得税税率t税会年限不同。

继续使用旧设备现金流量图(考虑所得税):

1.债券。债券价值v=各期利息现值+债券面值现值。

债券面值×票面利率×(p/a,i,n)+债券面值×(p/f,i,n)

2.**。2.1固定增长模式。

2.2零增长模式。

2.3阶段性增长模式。

**价值vs=股利高速增长阶段现值+股利固定不变(或正常增长)阶段现值。

例:股利1元/股,报酬率10%

第1年:增长率14股利=1×(1+14%)=1.14 股利现值=1.14×(p/f,10%,1)=1.04

第2年:增长率10股利=1.14×(1+10%)=1.25 股利现值=1.25×(p/f,10%,2)=1.03

第3年及以后(固定增长):5% 固定增长**价值=[1.25×(1+5%)]10%-5%)=26.25 现值=26.25×(p/f,10%,2)=21.69

**价值=1.04+1.03+21.69=23.76元。

若第3年及以后为零增长) 则:零增长**价值=1.25×(1+5%)]10%=13.13 现值=13.13×(p/f,10%,2)=10.85

**价值=1.04+1.03+10.85=12.92元。

2.3**内部收益率。

波动性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短期**+长期**。

1.存货模型。

c×k2.随机模型。

最高现金持有量h=2r-3l=2×回归线r-3×最低现金持有量l

3.现金周转期。

经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增加的盈利=增加的销售收入-增加的变动成本-增加的固定成本。

增加的边际贡献-增加的固定成本。

增加的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增加的固定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利息=日赊销额×信用期(或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率。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率。

存货占用资金利息=存货占用资金(存货平均余额)×资本成本率。

应付账款占用资金利息=应付账款占用资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资本成本率。

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信用期天数。

eoq×kc

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成本。

1.借款。通用公式:

实际利率=年实际支付的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100%

2.商业信用。

现金折扣成本=销售额×折扣率。

1.单一产品。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m/营业收入。

利润(ebit)=单价p×销售量q-单位变动成本v×销售量q-固定成本f (详见:第五章第三节)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2.多种产品。

2.1加权平均法。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f/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2.2联合单位法。

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一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数量。

联合单价=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变动栩。

2.3分算法。

固定成本分配率=固定成本总额f/各产品的分配标准合计。

某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分配率×某产品的分配率。

3.目标利润(ebit) 若告之税后利润,需折算成息税前利润。

目标利润销售额=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价p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值》1:敏感因素; 值<1:非敏感因素)

计算方法:设某因素增长比例为x;在此增长率下利润增加额为y;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成本总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标准成本)

1.变动成本差异。

价差=(实际**--标准**)×实际产量。

量差=(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标准**。

=(实际用量-实际产量×单位标准用量)×标准**。

2.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总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货币时间价值。提示 1.永续年金没有终值 2.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和普通年金类似,不过需要注意确定期数n 也就是年金的个数 要求 1.判断是一次支付还是年金 2.注意期数问题,列出正确表达式 3.对于系数,考试会予以告诉,不必记系数的计算公式,但是其表达式必须要掌握 4.在具体运用...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复利终值系数 f f p,i,n p 1 i n 复利现值系数 p p f,i,n f 1 i n 年金终值 f a f a,i,n 与偿债 系数互为倒数。年金现值 p a p a,i,n 与投资 系数互为倒数。递延年金终值只与a的个数 n 有关,与递延期 m 无关。f递 a f...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一 复利现值和终值。二 年金有关的公式 1.预付年金。终值。具体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预付年金终值 普通年金终值 1 i 方法二 f a f a,i,n 1 1 现值。两种方法。方法一 p a p a,i,n 1 1 方法二 预付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