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重点邵冲版本

发布 2022-02-25 19:29:28 阅读 5648

《管理学概论》记忆重点。

第一章:管理基础:

一、组织:★1、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具有既定目标和正式结构的社会实体。

既定目标”:是指组织是为获得预期成果设计的。

正式结构”:表示组织任务是由组织成员分工完成的。

社会实体”:是指组织是由人群组成的。

2、组织的特征:

目的:每个组织都有目的,没有目的的组织不存在。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出(如产品和服务)。

人员:组织由人群组成;(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

管理:要达到组织目的必须分工合作(管理),其结果是形成组织的正式结构。组织中必须有些人从事协调他人的活动。

3、组织是人类集体协作的产物。

组织形成的原因:人类为了克服个人能力的限制而有意识集体协作的结果。

协作的作用:①协作能够扩大或增强个人的能力(即协作能够完成个人想完成、但又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

可以缩短目标的实现的时间。

二、管理:★1、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在协作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性职能。

2、管理是协作的需要。

任何协作过程中的管理工作都包含三个基本因素:

通过协作要取得的预期效果;

为了获得预期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对各种活动进行协调和指挥。

3、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

一方面,管理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结合的性质产生的,只要是协作劳动,客观上就需要管理;另一方面,管理又是从共同劳动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即对抗性质产生的。

4、管理既包括生产力合理组织方面的问题,也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完善方面的问题。

、管理是由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社会职能,是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力所必需的社会职能;②、管理作用的发挥又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管理者:

1、管理者是在协作过程中协调他人活动,并对组织完成预期任务负有责任的人。管理者在协调他人活动时要进行各种管理活动和管理工作。

2、管理者的分类:

按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把管理者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三种类型。

基层管理者:主要负责监督工作现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人数最多)

中层管理者:主要负责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确定的政策,根据政策制定行动计划。

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政策,决定组织发展的大致方针。(人数最少)

按照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活动的范围,可以把管理者划分为一般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两种类型。

3、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管理者的基本任务是设计和维护一个环境,使处身其间的人们能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完成的预定使命和目标。

2 需要管理者去设计和维护的工作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既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也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3 管理者的目标是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他们的任务,或者说是用现有资源更高质量地完成他的任务。

4 管理工作是指管理者在协调他人活动的过程中所从事的、能够使他对组织完成预期任务做出贡献的各种活动。

5 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或同其他人一道把该办的事情办成。

四、管理职能:

1、管理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所从事一些相互关联的活动。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计划工作(planning)组织工作(organizing)领导工作(leading)控制工作(controlling):

计划工作:确定目标及选择实现目标的计划的决策过程。

组织工作:建立组织结构与明确组织关系的过程。

领导工作:引导和促使组织成员履行职务的过程。

控制工作:使实际行动与计划保持一致并按计划实现目标的过程。

2、管理角色分析:

人际关系角色:管理者与各种人发生各种联系时所担当的角色,包括①挂名首脑(履行必要的例行任务)②领导者③联络者(建立并维护外部接触)。

信息角色:管理者在获取、处理和传递各种信息资源时所起的作用,包括①监听者,②传播者(在内部传播)③发言人(外部宣布)

决策角色:管理者对一系列重大或突发问题作出决定并付诸实施所起的作用,包括①创新者(组织变革的发起者和设计者)②应急者(意外事件的应付)③资源分配者④谈判者。

五、效能与效率。

效能(effectiveness) :指选择正确目标的能力,以及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

效率(efficiency):指目标实现过程中资源的利用情况。

管理的目的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来达到预定的目标,或者是运用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预定的目标。

组织绩效就是指组织的共同目标和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实现的程度。

组织应当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也尽可能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求。

人员的满足感是指组织成员的个人动机或目标得到满足的程度。

管理绩效是指管理者在从事管理工作上的表现,它与管理者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直接相关的。

管理绩效是影响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是惟一的因素。在相同环境下,管理得法的组织的绩效必然优于那些管理差劲的组织。

第二章:管理思想:

一、管理思想发展缓慢的原因:

工商业在历史上长期受人们的鄙视。

早期经济学家研究上的偏颇。

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地应用于管理领域。

认为管理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的传统观念。

二、创立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的成功被认为是取决于企业家的个人素质,而不是非个人性质的管理程序。

当时很难把管理、技术和商业三项了职能区分开来。

当时在企业管理人员中流行的观点是如何将工人改变成为完全没有个人性格的企业的奴仆。

三、管理理论的创立:

★科学管理产生的历史与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由竞争走向垄断,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主,企业规模及其复杂程度都超过以往历史任何时代。

生产效率低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企业遇到的最大挑战。

no.1、泰罗(工程师。

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19世纪末叶,泰罗及其朋友首创科学管理制度,并在美国推广科学管理运动;被人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的贡献:

提出“管理是一门技术”的新论断,将管理由经验转变为科学。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创造了一个享誉世纪的名词: scientific management。

开后世界管理科学之先河。

1、 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

由劳资对抗转向劳资合作;

由凭经验行事转向依据科学行事;

由人才第一转向制度第一。

2、科学管理的主要制度:

制定工作定额;

挑选和培训工人;

工作方法、生产工具标准化;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与执行分离;

职能工长制。

3、 科学管理的局限:

把工人当作“经济人”,忽略了工人的社会性、心理性需要;忽略了工人群体之间的关系;

研究指导思想上,让人被动地适应机器,而不是把机器设计的更符合人性的需要。

见物不见人,忽视了人在管理工作中的能动作用。

no.2、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工程师,总经理。

20世纪早期最有影响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法约尔的主要管理思想:

1 明确管理的概念,将管理与经营区别开来,明确管理概念。

2 总结14条管理原则。

14条管理原则分别是: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同意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3 建立理论框架。最早把管理当作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套规则和结构。

no.3、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大学教授。

创立人际关系理论,对20世纪年代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1、★★霍桑实验:

验证泰罗提出的“劳动条件好生产效率高”的论点。

照明试验。继电器室试验。

大规模访谈计划。

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1 “社会人”假设;工人并非单纯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

“士气”的概念;士气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3、人际关系理论的贡献:

纠正了科学管理忽视人的因素的偏颇,开辟了研究企业和工作场所中人的行为的新域;

强调管理人员必须考虑工作环境的人性和社会因素。

人际关系理论的局限:

忽视了物质经济利益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夸大了人际关系、感情等因素的作用。

把工人的行为心理化,忽视了权力关系,把劳资关系看作是沟通和领导问题,而不是利益协调。

no.4、巴纳德(chester barnard,1886-1961),总经理。

对组织理论和领导进行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开拓性研究。

1、★★巴纳德的主要理论观点。

协作系统的性质。

组织的基本要素:信息沟通;共同目标;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的意愿。

经理的职能: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确定组织的目标。

效力(达到协作的目标)和效率(满足参与者的个人要求)。

四、管理理论的发展:

行为科学学派②管理科学学派③过程管理学派④系统管理学派⑤权变管理学派。

1、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是指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对人(和低等动物)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进行研究的任何学科。得到公认的行为科学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以及在观点和方法上与之类似的其他学科的部分。

对组织中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称为组织行为学。

2、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产生的历史与时代背景:数学、统计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

管理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运筹学;生产与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

1.强调决策是管理的中心;

2.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

3.运用数学模型;

4.使用电子计算机。

★管理科学的贡献和局限。

对管理学的定量化、数量化和科学化做出了贡献。

忽视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多因素影响等特点。

不能很好地解释和**组织中人的行为,有时还受到实际情况难以定量化的限制。

3、管理过程学派:

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源于法约尔。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个要素,实际上就是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所以把法约尔作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管理理论的丛林:

2024年,哈罗德·孔茨阐述了管理理论的各种学派,这些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管理理论的丛林”。

管理学概论重点

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学概论。组织及其特征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 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机构的实体。组织具有三个特征 组织是两个以上人员的集合体,需要以人为主体来开展工作 达成目标 每个组织都由一个明确的目的,通常以一个目标或一组目标来表达并反映组织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具有系统性的结构,借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

管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1 管理的概念 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特征 1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2 选择填空 管理原理的特征 客观性 概括性 稳定性 系统性。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 人本...

社会管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3 人才原则 人才互补原则 能级能质对应原则。5 社会 的特点 既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又具有超前性 属于对事物未来状态的概率判断,具有试探性 具有可检验性 具有不精确性。社会 的作用 为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事实 是避免决策片面性和决策失误的重要手段 既是计划的前提条件,又是计划工作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