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秋eba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一、关于期末终结性考试形式和时限。
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限90分钟。卷面成绩100,占课程总成绩的70%。题型和分值比例如下:
试卷ⅰ,30分,在答题卡上完成。
1、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选b,每题1分,共10分)
2、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4项备选答案中选出1项正确的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3、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5项备选答案,至少有2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10分)
参见考前练兵。
试卷ⅱ,70分。
1、填空题(每题2分,共8分)
2、配对题(每题2分,共12分)
3、分析题(含分析选择、分析说明。共50分)
二、关于形成性考核的比例。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其中包括:
1)综合练习。主要包括单元练习(占形成性成绩50%)
2)案例分析(占形成性成绩20%)
由面授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作出书面总结。书面总结须有学生参加讨论的过程记录和个人的分析总结。
3)考勤和课堂表现(占形成性成绩30%)。
三、关键概念(涉及配对题)
1、(静态的)组织p4 2、(动态的)组织p4 3、管理p10
4、组织结构p50 5、部门化p506、管理层次p55
7、管理幅度p55 8、(广义的)计划p64 9、决策p70
10、控制p8211、激励因素p113 12、保健因素p113
13、激励程度p114 14、期望p11415、效价p114
16、授权p12617、人员配备p132 18、工作绩效考评p146
以上页码序号为教材,以下概念参看学习指导书)
19、非正式组织p5 20、管理者角色 p8 21、目标管理 p19 22、集权 p38
23、分权p38 24、工作丰富化p75 25、激励 p77 26、工作轮换p78
27、招聘p95 28、人员配备的平衡p96 29、人员培训p102 30、组织文化p105
四、基本原理(涉及填空题)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一般而言,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而且五种需要是之间是有层次的,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总是由其(优势需要)决定的。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修正了传统的关于满意与不满意的观点,提出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概念,并且认为(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
3、弗隆姆的(期望理论)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认为存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并且实现这种目标又是非常重要的时候,他们的(激励程度或动机水平)才会最大。
4、(公平理论)侧重于研究利益分配,尤其是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的影响。这种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自己的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其所得的(相对报酬)(自己的收入与自己的劳动之比值)的影响。
5、(领导行为论理论)着重分析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和(领导风格)对领导效能的影响,进而指出能导致领导有效性提高的领导行为。这种理论认为领导方式和风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锻炼、经验总结而逐步形成的。
6、(领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一个过程,而不单单是指领导者。这个过程要考虑到(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要考虑情境因素和被领导者的影响,而不只考虑领导者个人因素,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找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模式。
7、由于用“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的人”来解释不同的人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很难全面完整地反映人性,所以人们倾向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在何种条件下人性表现如何,于是便出现了把人看成是(“复杂人”)的理论。
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提出了(目标管理),它试图在“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两者之间取得尽可能的平衡,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
9、(组织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理论,它着重研究组织的文化特性对经营管理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又有学者开始采用文化因素分析组织行为的差异,出现了(跨文化管理理论)。
10、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认为,管理者在决定采用哪种领导模式时要考虑管理者的特征、员工的特征以及(环境的要求)。
11、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个行为科学课题小组列出了1000多种可划分领导行为的因素,通过概括,最后把领导行为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抓组织),另一类是(关心人)。
12、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又是朝向(一定目标的)。
13、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它研究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因素以及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有关领导理论主要有三大类:(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
这些理论为实现有效领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参考案例。
1、富翁之死。
有个富翁在激流中翻了船,爬到溪涧的石头上大喊救命。一个年轻人奋不顾身地荡舟去救,因为山洪下泻而渐涨的湍流使他的船行进得非常缓慢。
快呀!”富翁高喊:“如果你救出我,我给你1000元!”眼见船依然移动缓慢,富翁又一次高喊。“用力划呀!我给你2000元!”
水在涨,你用力划呀!”富翁再一次高喊道:“我给你5000元!”此时洪水已快淹到他站立的地方。
年轻人的船慢慢靠近,富翁仍然嫌慢。“我给你10000元,你拼命用力呀!”,此时,富翁的脚已经淹在水中了,但是船速反倒越来越慢了。
我给你50000元!”这一次,富翁的话还没有说完,已经被一个大浪打下岩石,转眼被卷入了洪流,失去了踪影。
年轻人颓丧地回到岸上,蒙头大哭:“我当初只想到就他一命,但是他却说要送我钱,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增加。我心想,只要划得慢一点点,就可能多几万元的收入,**知道,就因为慢了这么一下,使他被水冲走,是我害了他呀!
”分析:为什么随着富翁悬赏金额的增加,年轻人划船的速度反而慢了下来?故事对管理工作的启示是什么?
分析提示:(1)人的行为动机包括两个方面:内在需要(正义、良心、道德)和外部动力。
而外部的期望值会越来越高。(2)双因素理论——内激励与外激励。p114 内激励是对救人意义的认同,而外激励更加关注外在激励。
内外激励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个持续有效,一个短暂。随着外激励的强化,会削弱内激励的作用,手段变成了目的。
注意:要有自己的分析,怎么问怎么答)
2、理性的猪和感性的猪。
动物园里有两只猪:理性的猪与感性的猪。兄弟俩不甘落后,各自组建了一个房地产公司,分别培养了一支理性的职业经理猪队伍和感性的职业经理猪队伍。
它们做了一个约定:比比谁的企业做得大,赚钱多。
理性的猪做事向来严谨务实。它认为,企业要做大做强,取得高效益,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计划。有了明确的计划,企业的发展才有目标与方向。
于是,理性的猪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了解客户对房子的需求情况,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确立了包括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的计划体系。同时,理性的猪在企业内部设立了一套激励制度,重奖当月为销售做出重大贡献的猪。企业内每只猪都有计划,每只猪都有目标,各司其职,推动企业朝既定的目标迈进。
感性的猪做事则一贯凭感觉、无章法,靠着一腔热血想到哪儿就做到哪儿。豪华别墅、普通住宅、经济适用房,它认为什么赚钱就建什么。
一年过去了,双方比赛的结果是感性的猪的业绩还不到理性的猪的业绩的一半。感性的猪到理性的猪的企业去考察,发现它们的企业制度完善,计划明确且应变灵活。产品不算最好,但符合客户需求,所以销路很好。
分析:理性的猪的成功之处何在?对管理工作的启示是什么?可以围绕计划的重要性及其实施要求展开。
分析提示:总结说明理性猪的成功之道。(不要抄文字)
启示: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制定、实施(确定目标,兼顾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实力,注意科学和艺术的统一)
补充:计划的重要性。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其主要任务是明确目标和任务,并拟定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措施。组织中的任何管理活动都需要制订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否则就是盲目的行动,组织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计划工作重要是因为计划可以给出组织未来努力的方向,减少不确定性和环境变化的冲击,使浪费和冗余减至最小,以及设立标准便于进行控制。其重要性表现在:
1)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它给管理者和执行者指明未来努力的方向。当所有有关人员都了解了组织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他们必须做出的贡献时,他们就能协调他们的活动,互相合作,结成团队,减少重叠性和浪费性的活动。
2)通过计划可以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预见环境变化及其对组织的影响,并制订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风险,并使管理者预见未来行动的结果。
3)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如果不设立目标,或者说不知道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就无法判断组织是否已经达到了目标。
4)计划和组织绩效之间有紧密联系。重视计划工作通常会带来更高的效率或投资报酬率。
完整的计划工作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机会分析、确定目标、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选择方案、计划分解、编制预算。
3、龟兔赛跑新说。
兔子输掉与乌龟的赛跑比赛后,总结教训,提议与乌龟重新比赛。比赛开始,乌龟按规定路线拼命地往前爬,心里想,这次我输定了。可当它到了终点,却不见兔子的踪影。
正在它纳闷时,兔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乌龟问:“兔兄,难道又睡觉了?”
兔子哀叹:“睡觉倒没有,但是跑错了路。”
原来兔子求胜心切,上路就埋头狂奔,恨不得马上就到终点。等它估计差不多要到终点了时,却发现跑到了另一条路上了,最终还是落在了乌龟的后面。
分析:兔子输掉这场比赛的原因是什么?对管理工作的启示是什么?,可以从计划、目标的作用的角度展开。
分析提示:目标规定了前进的方向,没有目标就没有了方向,所有的行动就都是盲目的,费时费力。可见,目标、计划非常重要。其作用表现在:
1)组织目标的导向作用。一个组织,不仅应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一旦确定,就要集中力量、持之以恒地“做好什么”。
管理学概论复习
管理学概论大纲。考试要求的具体范围 1.管理总论部分 管理学相关概念 管理学的发展和新趋势 管理的环境 管理的目标和目标管理 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2.计划职能部分 决策 计划工作 计划方法和计划工具。3.组织职能部分 组织理论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4 领导...
管理学概论复习
编者 刘鸿明。第一章。一 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定义 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实施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来对其所能获取的资源进行协调和配置,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的过程。理解 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2.管理就是 协调和配置 来协调和配置各种资源。3.管理...
管理学概论复习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2012年6月。一 考试说明。一 考试形式 书面闭卷。二 考试时限 90分钟。三 题型与分值 六大题型52小题。第 卷 共40分 须在答题卡上完成。1 判断题 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题1分,共13分。如果各小题所选答案序号全部相同,则本大题不得分 2 单项选择题 在各小题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