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发布 2022-02-08 19:36:28 阅读 4004

1.工程概况。

广通至大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东端接既有成昆线,并通过成昆与贵昆、南昆、昆玉铁路及规划建设的中越通道相连;中部与规划建设的祥云~临沧~景洪~磨憨铁路相连;西端通过大理向北与大丽铁路、规划建设的丽香铁路和滇藏铁路相连,向西与中缅通道大瑞铁路相连接。线路自广昆段新建双线起点广通北站成都端引出,沿既有线折向南行,于楚雄市西北侧约7km处新设楚雄北站,出站后下穿既有线和楚大高速公路行至南华南侧新建南华南站。尔后向西穿越全线最长的普棚隧道后设普棚车站,继续向西经云南驿坝子于神官村新设祥云东站。

出站后穿越祥云及祥和隧道至大理东。沿途经过楚雄州禄丰县广通镇、楚雄市、楚雄州南华县、沙桥镇、大理州祥云县下庄镇、前所、普棚、祥云县、弥渡县象鼻乡、大理市凤仪镇、大理市。

广通至大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站前一标段:起止里程dk0+000~d2k23+606.06,线路长度23.

633km。施工范围内包含隧道7座/12.193km。

2.编制依据。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0121-2007、j721-2007;

中铁二院改建铁路广通至大理线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定型图、参考图等。;

我单位对当地环境及现场踏勘资料。

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施工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技术指南、试验规程、安全规程等。

为完成本合同段工程拟投入的专业技术人员、测量仪器等资源。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改建铁路广大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一标合同范围内所有隧道工程施工。

4.监控量测的目的。

把量测结果反映到设计施工中的目的,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指导施工顺序、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

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

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

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5.监控量测项目及布置原则。

5.1监控量测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

5.1.1必测项目应包括下列项目。

隧道洞内外观察。

拱顶下沉。

净空变化。

隧道浅埋段的地表沉降。

5.1.2选测项目。

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隙量测。

围岩内部位移。

二次衬砌内力。

爆破震动。

钢支撑内力及外力。

喷射混凝土应力。

5.1.3量测仪器。

监控量测内容、方法和仪器。

此外,还必须每天对已开挖地段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并详细记录观测资料:如岩层或喷射混凝土有无开裂、剥落,钢支承有无变形,有无渗漏水,已衬砌地段有无开裂等。每天观察后,对资料及时整理,上交资料室,以便及时编汇地质素描图及对施工进行反馈。

5.2测点和测线布置原则。

5.2.1浅埋隧道地表沉降监测。

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按照下表的要求布置。

表1 地表沉降监测点纵向间距。

5.2.2断面间距。

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断面间距按照下表要求布置。

表2 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

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5.2.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和测点数的确定。

参照下表和示意图。

表3 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

测点布置见下图。

6.监控量测的频率。

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确定,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增大频率。

表4 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量测频率。

7.监控量测的控制基准。

监控量测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等,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安全要求、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等因素综合确定。

7.1极限相对位移。

监控量测管理中各种相对位移参考值见下表:

表6 跨度7m<b<12m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允许相对位移(%)

注:a、周边位移相对值指两测点间实测净空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两测点间的位移值也称为变化值;

b、硬质围岩的隧道取表中较小值,软质围岩塑性大则取较大值;

c、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是指拱顶下沉值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d、初期支护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乘以1.1~1.2后采用。

7.2位移控制基准。

位移控制基准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由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按下表要求确定。

表7 位移控制基准表。

注:b为开挖宽度,u0为极限相对位移值。

7.3位移管理等级。

表8 位移管理等级表。

注:uo—实测位移值;un—根据与掌子面距离得出的允许位移值。

7.4位移速率控制基准。

表9 位移速率控制基准表。

7.5一般情况下,二衬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

隧道位移相对值已经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

对浅埋、软弱围岩等特殊地段,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7.6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

8.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流程。

8.1数据分析及误差处理。

绘制位移—时间关系曲线,根据曲线形态判断围岩的稳定情况。

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趋于平缓时(如图4),变形速率不断下降,表明围岩趋于稳定,支护是安全的,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当位移—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如图5),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现场监控量测数据误差会影响对围岩和支糊系统的安全评判,工作中应对误差进行科学分析,减小系统误差,剔除偶然误差,避免人为错误。具体方法如下:

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根据监控量测精度要求选择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的仪器。如果监控量测仪器产生的系统误差不能满足监控量测精度要求,根据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修正。

控制偶然误差的方法。

引起偶然误差的原因很多,如电源电压波动、仪表末位读数估读不准、环境因素干扰等。因此,对不同的监控量测项目,应具体分析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并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来控制偶然误差。偶然误差一般服从正态分析,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进行数据统计检验。

避免人为误差的方法。

由于测试人员的工作过失所引起的误差,如读错仪表刻度、测点与测读数据混淆、记录错误等,都应避免。避免人为误差的措施主要有加强监控量测管理,规范监控量测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8.2回归分析。

由于量测的偶然误差所造成的离散性,绘制的散点图是上下波动和不规则的, 因此必须对量测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处理---回归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获得合理的典型曲线,并以相应的数字公式进行描述。如下图6所示:

采用回归分析时,测试数据散点分布规律,选用下列之一函数关系:

对数函数,如:

u=a﹒lg(1+t)

u=a+b/lg(1+t)

指数函数,如:

u=ae-b/t

u=a(1-e-bt)

双曲函数,如:

u=t/a+bt

u=a其中:a、b——回归常数。

t——初读数后的时间(d)

u——位移值(mm)

8.3监控量测流程。

监控量测流程图。

9.重点量测内容及方法。

9.1地质素描。

爆破后立即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状况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地质素描,地质变化处和重要地段要有**记录。

代表性测试断面的位置形状、位置、尺寸及编号;

岩石名称、结构、颜色;

层理、片理、节理裂隙、断层等各种软弱面的产状、宽度、延伸情况、连续性、间距等;各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力学属性、粗糙程度、充填的物质成分和泥化、软化情况;

岩脉穿插情况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软硬程度及破碎程度;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 川滇段 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边远山区,施工起讫里程 dk194 516.98 dk230 910,线路全长36.393km。其中隧道8座,共计29.697km。线路位于大娄山山脉西端崇山峻岭中,地形起伏大,山间平地少见,一般坡度20 40 地面高程395 2400m,相对高差30...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4标段dk95 078 dk115 941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 南龙铁路nlzq 4标项目经理部二 一四年三月。0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方案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一 概述。南龙铁路nlzq 4标中铁十六局五公司段,起点位于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终点位于永安市上坪乡合群村,起讫...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 闽赣段 土建工程hfmg 2标。编制。复核。审批。中交一航局京福铁路客专闽赣 标项目经理部。二零一零年六月十三号。目录。1.地质概况 1 1.1 隧道概况 1 1.2 地貌特征 1 1.3 地层岩性 1 1.4 地质构造 1 1.5 水文地质 1 1.6 物理地质 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