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身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发布 2022-02-08 19:34:28 阅读 7346

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方案。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 年月日。

1 监控量测的目的。

1.1 采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隧道,从始至终进行监控量测工作,监控量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程序。监控量测的目的为:

确保施工结构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验证支护机构的效果,确认或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1.2 本标隧道按照监控量测设计及《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j21-2007)等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监控量测,了解围岩稳定状态和支护、衬砌可靠程度,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为围岩级别变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

本段所有隧道除必测项目外,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选测项目提出量测要求。

隧道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隧道结构的特性,要求在施工阶段根据超前**预报、施工监控量测资料的分析对设计进行修正,监控量测资料是调整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等设计资料的依据。

根据监控量测设计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报送监理、业主批准后实施,并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监控量测人员要求相对稳定,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连续性,监控量测小组负责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施工,当管理等级为ⅱ、ⅰ级时及时反馈设计单位,对设计进行修正。

2 监控量测的计划内容。

监控量测计划根据隧道的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开挖方式等制定。根据隧道所处的地形地质情况确定监控量测的内容,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有关标准进行修正。监控量测作业流程见图2-1。

图2-1 监控量测作业工艺流程图。

监控量测计划的内容包括: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的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量测作业人员的组织等。

3 监控项目及量测点的布置。

监控量测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在采用新奥法隧道施工中必须进行,选测项目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深、开挖方式等条件确定。见表3-1。

3.1 洞内外观察。

洞内外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已施工区段观察以及地表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在开挖后进行一次,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态、围岩变形等,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始,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后灰质开挖工作面略图并做好地质素描,数码成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

表3-1 监测项目及仪器表。

对已经施工区段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二次衬砌的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洞外观察重点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观测在隧道开挖钱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间距按表3-2要求布置。

表3-2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开挖宽度。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量测量测范围不小于h0+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适当加宽。

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初期支护发生异常现象,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的观察。

3.2 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

开挖面地质描述,包括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渗漏水等;初期支护状态包括喷层是否产生裂隙、剥离和剪切破坏、格栅支撑是否压屈进行观察分析。以上情况详细描述、记录,并予以评估,可为支护参数选择的参考及量测等级选择的依据。

3.3 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

3.3.1 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在同一断面进行,并采用相同的频率,监测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如位移出现异常情况,加大量测频率。

表3-3 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

拱顶下沉观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是,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

3.3.2测点布置图见图3-4所示。

3.3.3净空量测断面的间距根据围岩类别、断面尺寸、埋深及工程重要性等确定。宜为10~50m,在ⅱ级的隧道中可适当加大测点间距。

3.3.4净空变形量测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初读数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读数。

3.3.5测点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为保护。拱顶量测后视测点必须埋设在稳定岩面上,并和洞内水准点建立联系。

3.3.6量测应选择精度适当、性能可靠、使用及携带方便的仪器。变形量测可选用电阻式或电感式仪器,仪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标定。

图3-4测点布置根示意图。

3.3.7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

在地质条件良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当采用台阶开挖方式是,可在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一条水平测线。

3.3.8拱顶下沉量测应与水平相对净空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可采用水准仪等测量下沉量。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

3.3.9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量测宜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应从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见表3-5。

表3-5 量测频率表。

3.4 地表下沉量测。

3.4.1 地表下沉量测应根据隧道埋置深度、地质条件、地表有无建筑物、所采用的开挖方式等因素确定。

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应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横断面内,沿隧道中线,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可按下表3-6采用。

表3-6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

3.4.2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间距应去2~5m,在一个测量断面内应设7~11个测点。

3.4.3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隧道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

3.4.4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

3.4.5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3周。

3.4.6锚杆轴力、围岩压力、衬砌应力等的量测,开始时应和同一断面的变形量测频率相同,当量测值变化不大时,可降低量测频率,从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直到无变化为止。

4 项目量测频率。

项目量测频率见表4-1。

表4-1 量测频率表。

5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及位移管理等级。

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一 工程概况。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合同段位于主线长9.390 km 右线k72 310 k81 700 泸定互通式立交一座,泸定连接线长4.497km。主体控制性工程为二郎山特长公路隧道,全长13425米,c2标负责施工左线长度6748m,右线长度为6693m。隧道洞口段位于崩...

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目录。1 量测目的 2 2 编制依据 2 3 适用范围 2 4 量测项目 2 5 量测方法和要求 3 6 测点布置 3 7 监测资料整理 数据分析及反馈 9 8 监控量测管理 10 9 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 10 监控量测施工方案。1 量测目的。1 掌握隧洞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no.05合同段。监控量测。施工方案。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no.0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o四年九月十五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no.05合同段。一工程概况。湖北省沪蓉西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是系沪蓉国道主干线上控制性工程,其工程内容主要有 夹活岩隧道 夹活岩隧道通风竖井 朱家岩隧道 干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