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及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发布 2022-01-27 01:07:28 阅读 6550

郑州二中2023年。

本学年初,我校制定了《学科建设纲要》和《评选星级备课组活动实施方案》,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在全校开始正式实施。从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非常重要,是影响我校新课改进程,关乎学校形成特色文化,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为更好地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工作,学校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专项活动,将此项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此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要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作为近期学校教学工作优先安排、重点建设、限期完成的拳头项目,作为学校内涵提升的示范性工程,集全校之力,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又好又快地完成项目建设,形成初步的建设成果,并逐年发展完善。

二、工作目标。

1、年内出效果,次年上台阶,三年成特色。

2、暑假期间完成培训,形成学科课程纲要、教学设计、作业设计。

—2014学年开学使用我校自编的《郑州二中自主课堂练习作业》,取消其他一切练习册,不再印页子。

三、工作内容。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概念。

国家课程校本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形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求。

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包括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材的校本化处理、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以及差异化的学习评价等多样化的行为策略。

二)意义。1、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契合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将推动我校课程改革和现代化的进程,完善和丰富课程改革的内涵,从而提升学校品位,形成学校特色。

2、有利于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重组”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3、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有利于教师专业技术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三)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4、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四)原则。1、坚持以纲为本的原则。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强烈地体现着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提出的国家标准。

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所有学生学习的权利。国家课程的标准一般比较低,在中等偏下。但是高中阶段不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为高校输送优秀人才的任务。

这就决定了高中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还要按照国家考试中心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组织教学,即组织学生参加高考。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所以高考标准实际上也是社会认可的和强制实施的一种人才标准。

《考试大纲》的标准显然要高于《课程标准》,通常是中等偏难。

坚持以纲为本的原则,正是基于两种标准差异性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之间的关系,二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三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之间的关系。

2、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国家课程最终需要通过学校及其教师才能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国家的教育理想与目标。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同一学校内部不同教师之间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接受并实施国家课程的时候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和办学目标。

1)必须与学校文化相融合。一个学校总是沿着特有的文化轨迹向前发展,又朝着更高的文化目标继续追寻。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与冲突,本质上是原有文化意识与新的文化理想目标的冲突。

阻碍课程改革的最大因素不是技术而是观念。因此,在实施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培育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包容不同的意见。

2)必须体现学科特点。不同学科由于知识体系、思维特点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校本化实施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为校本而校本,忽视内容而流于形式的做法必须坚持反对。在学校制定的总体原则指导下,各教研组由名师牵头制定学科具体的实施方案,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3)必须明确研究重点,确定合理目标。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任务多、难度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集中力量有选择性地研究,力求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研究的重点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是如何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在哪些方面给教师的发挥留有充分的余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难度上的差异点有哪些?如何在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即学习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拓宽与加深知识,并准确把握住度等。

3、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新课程改革不是一项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择题,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无论你积极还是消极,总有一天要出发。消极等待和盲目行动是我们必须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

五)思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定位就是: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融合与构建。国家课程体现着国家意志,校本化则体现着学校理想。

1、国家课程校本化与名师工程相结合。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把引进专家、名师与培养本土名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名师在校本化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组织作用。

2、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教研团队建设相结合。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工作作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一部分来规划和建设。要树立一种观念:

时代迅猛发展,未来已经来临,课本永远滞后,创新常创常新。

3、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相结合。只有把国家课程理想内化为教师的职业理想,形成和教师特点高度融合的个性化课程,校本化才有可能看到希望。因此,要把教师个体在校本化方面的表现纳入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和业绩考核,促进教师课程构建能力的提升。

4、国家课程校本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和学校目前开展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课堂转型的道德课堂建设紧密结合,在课程设计、目标确定、认知生成、方法引领等要素上,都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形态,为课堂教学的转型打下坚实的课程文本基础。

5、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智慧高考相结合。高考是评价高中教学质量的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学生生涯规划里面最重要的一次选择,因此校本化的过程就是针对不同学习力、不同科目组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类、分层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过程,也是探索课程与高考规律,研究不同科目组整体和分科成绩提高的内在联系,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实现高效学习的过程。

六)内容。1、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整合课外资源。

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整合课内资源。

2、活用教学材料,开发补充教材。

1)取舍重组,改造新教材。

2)适应需求,补充新教材。

3)提高兴趣,开发校本教材。

七)调适模式。

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调适的课程教材对教师和学生更具有适切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教学目标的调适——延伸与具体化:教学目标的延伸是指适当提高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指结合教材与教师指导用书,将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与教材中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分解成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调适——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的调适是课程调适的核心环节,具体包括简单内容的合并、部分内容的改编与补充、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的调整。

教学方法的调适——多元与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必然会带来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变化,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要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学评价的调适——优化与开发:测试标准和形式的不断优化是探索校本化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开发课堂观察评价量表,围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针对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进而掌握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

四、项目实施。

一)组织领导。

组建学校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任:**副主任。

委员。下设两个办公室。

初中部办公室。

主任:**副主任:**

委员:年级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高中部办公室。

主任:**副主任。

委员:年级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制定、工作实施、项目评审和成果认定,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课程建设的日常工作由教师发展中心负责。

二)实施步骤。

1、总体方案制定和通过阶段。(2023年6月12-14日)

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由教师发展中心负责起草方案。6月13日由校长办公会审议,提出修改意见。经修改后由校长办公会通过。

2、宣传动员阶段。(2023年6月16-23日)

通过召开全体教工大会、印发宣传材料、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意义、内容、办法、要求等,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习培训及制定学科校本化方案阶段(2023年6月27日—7月6日)

1)今年的全员教师培训在本地举行,分初高中两批分别进行。请专家学者做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明确校本化的基本内容和路径,由教师发展中心讲解我校的实施方案,由校长阐述我校课程改革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背后的深意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开设校本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关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背后的深意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课程改革的主...

2023年暑期国家课程校本化培训心得体会

争做 研究型 教师。经历了短暂的五天短暂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培训,使我对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有了深切的体会,也让我由去时的迷茫 困惑变成回来时的充实 自信。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校本课程的概念应该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 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 改编 整合 补充 拓展等方式,...

教师培训及专业化建设方案

二 强化实战培训,提高新教师岗位适应能力。1 对新教师的培训突出实战性特点,在分专题对新教师进行职前集中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设置新 老教师分别执教同一内容的课堂教学,由新教师与带教老师共同听课 共同点评,人人参与 多维互动,面对新教师在管理 教学中的疑难与缺憾反复研究 咀嚼,继续设置课堂,经过多次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