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发布 2022-01-14 05:54:28 阅读 1791

新形势下的高考地理复习,必须更新理念,以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去迎接挑战。必须认真的学习了国家课程标准,因为它是教材编写和高考命题依据的源头,对地理课程标准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解读,可以避免因为“一纲多本”的教材应用而出现知识点缺漏的现象。新课程的教材知识点内容丰富,但广而泛泛,实际上知识点难度下降了:

有些知识点虽然新教材涉及了,但不做进一步的解释和展开;有些知识点要么做生活化的解释,要么放入案例分析。假如讲得过难、过深、过多,会无端增加教师自身和学生负担。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课程标准》和当年的考试说明就是一把标尺,这两者之间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课程标准采用行为目标的表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此在深度和广度上对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做出了程度和范围的限定,包括要求的侧重不同、难易不同、详略不同,实际上降低或限定了教学要求。

二、科学合理的安排好三轮复习的教学,追求复习实效。

1.一轮复习:从开学初到第一学期末结束。

这是三轮复习中至关重要的一轮,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让学生初步明确高考要求,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建立,能做剑纲举目张。为后期的拔高和冲刺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配以阶段性测验以检测基础知识的落实和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为本阶段的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高考。可以说高考成败与否,这个阶段的基础复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一轮的复习中有一个要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紧扣课程标准进行复习。命题是按照课程标准,而不会按照某种教材,所以复习必须按照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进行。要仔细研究和体会课表要求,如了解、理解、说出、简述、说明、比较、分析等应达到的要求。

按照这些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分别掌握不同的知识点。对于教材的具体知识点,以课标为准,课标中有的,就必须掌握;对照课标和相关教材,对没有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要进行补充完善,课标中没有的,一般不作为高考要求,只作一般了解,现在的一标多本,由于在同一标准下教材编写者的理解不同,说法也有不同,因此考试的重点不可能是很细的知识点,只能是课标规定的,比较主要的知识点。

具体做法是:基本上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详细的梳理基础知识,决不遗留任何死角,做到单元过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严密的知识结构网络,这样做比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具体知识更具价值,为后期的冲刺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适当加强的学科内部的综合思维训练,如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区域地理与自然地理的综合,区域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综合,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综合。

在课堂上,首先是教师以一个示例来引领学生,教会学生进行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在之后的教学中,对于任何一个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都启发学生用综合分析的观点推导出最终的结论,久而久之自然就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积极的思维习惯。地理与其他学科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地理,不仅涉及自然地理环境,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与许多学科有交叉点,因而要求学生具有文理兼备的思维能力。

自然地理的复习,要特别强调学生对基本概念要的准确把握,因为自然地理的思维性最强,尤其是理科的思维方式,所以学生对相关知识必须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否则在思考问题时,可能会出信息**中断及思维紊乱。

在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习中,有要求学生同时具备更多的文科思维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地图对于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掌握好了图,就等丁把握了地理脉络,况且从心理学讲,图形有比文字好记,可以说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地理学习的核心,而这恰恰是学生最薄弱的地方,怎样突破这个老大难问题,这是我们在一轮复习中的一个教学工作重点,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其实对地图的掌握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只要多下功夫,用心去记忆,而且是要反复的记忆就行,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及练习和考试之后的讲评中,基本上能够做到每一节课展示一幅或多幅区域地图,并特意给学生提示这幅地图的特征,教给学生如何去记忆,并将每一幅地图进行相应的拓展,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地图相联系,不断地加强学生空间思维的训练,日积月累,慢慢的就逐步的构建起了学生的心理地图,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这就相当于啃下了学生区域地理复习中的一块硬骨头。有人说区域地理是地理试题的瓶颈,这样说并不过分,因为区域地理包括了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它往往成为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的出发点,而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必须有清晰的区域位置概念,才能有极强的应变能力。

在复习人文地理时,首先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人文地理,从表面看,人文地理知识比较简单,似乎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由于人文地理知识内容分散,很难抓住重点,具有好学难记的特点。因此人文地理的复习要经过由薄变厚、由厚变薄的反复过程。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将课本中人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与聚集加扎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语句果断删减,即删减高考不可能考或很少有可能考到的内容,例如:

学生在复习自然条件对农业影响时,在充分理解全面认识教材内容之后就可以大胆的将这部分内容删减为四个词,即地形、气候、土壤、灌溉水源。这样做大大的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复习备考的准确度和效度,在把教材读薄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这之后,要求学生要经常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标题进行回忆总结,思考每章、每节、每个标题包括的知识内容,思考地理事物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充实完善原有的知识主干,在回忆中查漏补缺,细化主干知识的细节,不断强化主干知识。

要熟练掌握分析问题的知识结构。尤其是人文地理中的有关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旅游区位的分析与选择,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所以复习时一定在掌握区位分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区位分析方法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既要考虑自然因素,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既要考虑有利因素,又要考虑不利条件,以确保答题的全面性;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主导因素,分析问题实质,体现答题的主导性;分析时要注意紧扣题目要求,如要求回答自然条件,就不必回答社会经济条件,要求回答主导因素,就不必面面俱到,回答非主导冈素,以避免盲目多写,画蛇添足,提高答题的针对性,不能光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过于概括、空洞的语句,一定要结合区域的实际,增强答题的具体性。还要注意用发展的观点进行区位分析,要注意排除思维定势的干扰,,体现答题的动态性;要把区位因素分析落实到一个区域上,要主动结合热点实力和热点区域进行分析思考,体现分析问题的地域性。

地理是一门“讲理”的学科,通过一轮复习学生明确原理,掌握规律,接好地立体就入了门,答题时不能就事论事,关键是掌握解题思路。在一轮复习中要及时进行单元清理和检测,查漏补缺打整体战,在进行检测训练时,讲究举一反三,重在题型类型的分析、审题技能的培养、解题思路的形成、答题技巧的套路,形成个规范性答题模式。

2.二轮复习:从春节后至五月初。

这一阶段是进行专题研究性复习,知识的整合,构建主干知识的结构,分层突破,查漏补缺,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的线索和规律,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以有的知识更加的系统化和条理化,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同时加大训练量,让学生感悟答题技巧,培养和提高其应试能力。

在专题的设置上既要突出主干知识的覆盖,也要照顾现实热点问题,要注重专题立意的新颖、创新与教材知识、原理的巩固、再创造、整合提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具备结合实际进行自然、人文、区域特征的分析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适应高考。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能过深地挖掘难题,搞题海战术,也不能匆忙赶进度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梳理。

要遵循考纲要求,充分利用课本、地图,把握好时间,夯实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这是这一阶段复习的重点。这个阶段要求教师要敏锐地捕捉现实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原理之间的联系,尽量创设新情景,突出知识的问题化和联系化(学科内的联系、学科间的联系、深层次的联系、隐藏的联系)所以,我们特别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

1)在一轮结束后二轮开始之前,要与学生一起学习考试说明中,能力目标要求。结合一轮复习中所积累的知识和所做过的测试题,正确认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务;论证和**问题能力要求的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使学生清楚的知道通过这一轮的复习,自己应该达到的目标。

2)科学划分专题(主题+模块),合理分配时间。

地理的三人模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所有内容具体划分多少个专题进行复习更好,要结合一轮复习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来进行划分。

3)果断取舍,突出知识主干。

在这个环节,重点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和构建主干网络,理清主线。这个工作在整个高考复习过程中是要不断的反复进行,不断的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孤立的、块状的知识按其内在联系梳理成系,同时也将各种能力按照由浅入深、由窄到宽归纳成系。特别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过渡,知识载体与能力提升之间的质的飞跃,都可以在思维和动手的过程中自觉地实现。

要精于构建这些思维网络,经常实践,把握内在联系,亲历思维过程,最终形成的不仅仅是能力本身,而是一种“能力源泉”,也就是能力的不竭动力。

4)精选习题,举一反三。

通过定时定量的课堂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原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达到练规范、练速度、提高技巧和答题能力,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整个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训练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各种地理图表解读、分析和应用的能力。教育部《考试说明》规定:

“将各种比例尺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作为高考的重要考核内容”。地理图表的正确解读和分析往往是解答地理综合性试题的先决条件。在近年的地理试题中,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

“变式图”、“叠加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和“区域图”以及“景观图”等。图表的阅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所以在专题的训练中要求学生能做到**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读出各种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在大量的习题训练之后,一定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意识,教会学生学会反思,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做题之后,要反思这个题目具体考查了哪些知识点,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上有没有漏洞?要反思该题考查了哪些能力,自己在这几种能力上有没有欠缺之处?还要明确出题者的意图是什么?

2023年高考备考策略 地理

2012年高考地理学科备考策略。一 分析近年高考考题,准确把握备考方向。通过对近两年广东省高考文综试题的分析研究,熟悉文综的命题方向及特点,思考应对的措施。2011年文综考题与去年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然地理难度降低,人文地理比重依然较大 2010年是4 6 今年试题具有较强的基础性,难度把握...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地理备课组。一 去年高考新课标i地理试题的特点。去年的新课标 文综卷地理试题更加注重对学科素养 学科能力和地理基本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 信息切入 能力考查 的命题要求。具体来说 一 性问题环环相扣。延续了近几年全国新课标 文综卷地理试题的特点,2016年的地理试题中,性问题环环相扣。除综合题第3...

07年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策略

一 07年高考地理的 高考现行地理教材已在04年结束并开始实施新教材,07年高考的依据是新编教材。就新旧教材的知识编排来看是没什么大的差别,新教材只是较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并充分体现 学以致用 的思想。07年地理高考估计与06年高考内容要求方面差异不大,因为新旧教材的教学内容大体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