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城区教师考试心理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2:06:28 阅读 4132

4、《感觉》一般地,微弱刺激物能提高其它感觉的感受性,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是反比的关系,根据感觉反映事物的属性的特点,可以把感觉分成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有视觉、听、嗅和味觉。内部感觉有肤觉、内脏觉、平衡觉和运动觉。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可以把知觉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误知觉。“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知觉的整体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适应现象,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称为错觉,人们往往把相似的,接近的,连续的事物知觉视为一个整体,这是由于知觉的选择性。

由于一系列弱光的持续作用,致使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做暗适应。反映头部运动频率和方向的感觉叫做平衡觉,对自己的身体的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叫做动觉。

5、《记忆》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记忆可分为三大系统: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

根据有无预定的目的、任务,可以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意义识记的条件是理解;机械识记的条件是多次重复。艾宾浩斯是第一个对人类记忆进行科学实验的人,揭示了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最多不超过2秒,表象和词语是记忆的主要形式。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设为首页。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三、简述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1)在理论上: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2)实践意义:

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

心理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参考资料。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 (2)阶段性;(3)顺序性;(4)联系性;(5)差异性。

2.简述小学感知发展的特点。

(1)由感知带有明显的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2)由感知的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

3.简述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

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4.简述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1)从顺从别人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优缺点进行评价。

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直到高年级,他们进行抽象性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仍然不多。

4)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其抽象概括性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在迅速发展。

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5.简述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

2)从简单到复杂。从某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6.简述小学儿童社会**往发展的特点。

1)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2)小学儿童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怀疑和思考。

3)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7.如何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一般从以下西个方面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

8.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1)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3)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震,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9.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而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

提高因材施教的效果: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10.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

1)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通过特殊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

2)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①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

3)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它有两种用途,一是对学生作个别辅导或小组教学,通过补救学生所缺乏的技能或补偿其弱点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问题;二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对那些普通教师难以处理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

设置特殊班。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班通常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对象为轻度和中度的残疾儿童。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前辅导材料。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 (2)阶段性;(3)顺序性;(4)联系性;(5)差异性。

2.简述小学感知发展的特点。

1)由感知带有明显的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2)由感知的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

3.简述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

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4.简述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1)从顺从别人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优缺点进行评价。

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直到高年级,他们进行抽象性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仍然不多。

4)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其抽象概括性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在迅速发展。

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5.简述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 (2)从简单到复杂。从某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6.简述小学儿童社会**往发展的特点。

1)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2)小学儿童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怀疑和思考。

3)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7.如何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一般从以下西个方面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

8.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1)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3)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震,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9.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而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

提高因材施教的效果:(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10.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

1)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通过特殊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

2)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①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

教师心理学考试

说明 以下四道主观题,均需结合教师心理学教学内容与个人社会工作生活实践来完成,打印 手写均可,但都需要在a4纸上完成。每道题目的分值均为25分。一 试述父母风格类型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父母的教养风格会影响孩子应对周围世界的能力。心理学家鲍姆林德认为家长既不应该过度惩罚孩子,也不应该淡漠处之,应该为孩子...

心理学考试复习

第一章绪论。一 概念 选择 判断 1 心理学 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 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2 心理 心理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3 观察法 观察法是再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 有计划地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的外部表现,了解...

心理学考试复习

1 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2 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努力程度,可分为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3 无意注意 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4 有意注意 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5 表象 是指人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