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中学实施高效课堂汇报材料 2

发布 2021-12-12 18:27:28 阅读 3265

我校被固原市教育局确定为高效课堂实验基地学校,根据我校实际学校确定八年级五个班为高效课堂实验年级。实施近一年来,学校开展了系列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调研、进班听课和与师生座谈等形式,学校对一年来开展高效课堂活动进行了反思、总结,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

根据市县教育局的要求和安排,学校确定八年级为高效课堂实验年级,力争通过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实施,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真正凸显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意志品格及实践能力,通过高效课堂的实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强化意识,更新观念,转变思想。

在实施高效课堂改革过程中,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观摩,广大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对于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校长、主管教学校长把课改活动当做一项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对待,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狠抓落实,积极谋划,强力督导,全力推进课改进程。全体教师通过学习、摸索、实践,充分认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和它的积极意义,思想上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主动地落实,教学改革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健全组织机构,建章立制,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高效课堂改革领导小组,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改实施方案,具体谋划、落实高效课堂各项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深入课堂,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通过与教师交流、研讨,在学生中调研走访,针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积极商讨对策,解决困难。为确保高效课堂建设有章可循,学校及各学科分别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标准,如《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制度》、《课堂评价标准》、《教师评价细则》等相关制度,教师在工作中明确的了方向和目标,为学校在检查督导过程中提供了有利依据。

3、加强培训,强化理念、模式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为保证教师深入了解、运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和相关理念,学校多次采用不同的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2023年8月我校35位教师参加了由固原市教育局组织的高效课堂基地学校培训班,学校对照目前的教学实际,开学后由学校教科室牵头,全面展开高效课堂实施工作。

并定期不定期的集中时间对老师进行高效课堂相关业务理论方面的学习。

二是课堂观摩。2023年5月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到山东杜郎口中学观摩高效课堂模式课,2023年4月再次组织参与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师到江苏洋思中学学习,教师开阔了眼界,对高效课堂的实施由感性的认识转化理性的理解,对我校推进高效课堂教学进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强化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学习、理解、运用。在课堂上对于“五步三查”的模式要求教师从两个方面落实:一方面是压缩学习内容,减少知识容量,降低知识难度,确保一堂课内各环节的完整。

另一方面强化教师在各环节上注重对学生的强化培训,教会学生怎样自学;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加强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环节的训练,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在班级展示中注重学生展态、语言表达、知识深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听展状态和如何质疑等方面进行训练。通过对各环节的训练,使学生逐渐熟悉各环节的操作流程,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身的能力,以此来保障一堂课内各环节的完整性。

4、定期开展以“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组活动,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以学科组为单位,由教科室和教研组长牵头,每周固定时间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认真研究,提升导学案的质量。教师依据通过集体备课完善的导学案进行上课,目的更加明确,方法灵活,考虑问题全面,上课的流程显得通畅自然,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5、完善高效课堂评价体系。校领导不定期查课、教务处看课、学科组听课、教师听课等形式加强对课堂的检查督导,认真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展示、质疑状态进行积极评价,并根据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评价标准。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让学生有成就感,树立了信心,起到了激励作用。

6、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发挥集体作用。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建设至关重要。各班采用民主方式,由学生推选学习成绩较好,并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影响力的学生小组长,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协助下,制定组名、组训、组规,布置小组文化。

对独学、对学、群学、展示、质疑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发挥小组长的管理作用,使之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对于顺利开展高效课堂改革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7、注重学校硬件建设,创设开展高效课堂建设的氛围。班级购置小黑板,给每名学生留下一块展示自我的空间。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

创设了良好的教改环境。教研组、每个学科自己制定适合本学科或适合自己的导学案,学校统一印制发放到学生手中。使自己的课堂必须具有“形神魂”(“形”即合理分组,形成高效课堂有效载体;“神”即导学案,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路线图、指南针;“魂”铸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感思维)。

三、主要成绩。

通过高效课堂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敢于**的能力,对于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起到了极作用,敢于发言的多了,回答问题的声音洪亮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课堂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四、主要问题。

1、部分老师对开展高校课堂认识还不够到位,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部分教师怨天尤人,眼高手低,自己不下功夫,不学习,不钻研反思,不能提前进入教室对学生进行指导,不重视预习,而是过多的把问题归结于客观因素,导致高效课堂效果不够理想。

3、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没有转变过来,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课堂。没有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意识,还没有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对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放心,不能鼓励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小组的积极性,课堂沉闷,学生活动太少,教师活动太多,教师包办观念多,教师满头大汗,学生却一脸茫然,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达到让学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效果。

4、小组建设缺乏思考和创新,更谈不上创新和小组文化,随意性太大,可以说分组是很随便的,甚至是杂乱无章。

5、几乎没有小组评价制度,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方法、手段单一,对学生起不到激励作用。教师对小组评价的理解还不够到位,无评价体系可言。

6、缺乏对学生的指导,造成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与高效课堂不相适应。一是不会学,二是学习效率低,三是不善于合作学习,四是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课改后不配合教师。

一些学生拿到导学案后,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按导学案要求去学,学生不能借助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7、有些导学案编写很粗糙,有的直接从网上**,脱离教学实际,科任教师也不作修改和完善,上课准备做的不够充分,学案分发也不够及时,课前未能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案,没有发挥出导学案的作用。

8、小黑板挂的悬挂、桌子的摆放极为随便,更不必说科学合理进行布局。

9、经费严重不足,上一年就导学案印制学校就花钱近6万的公用经费。

五、今后改进的策略。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高校课堂的重要意义。

2、钻研教材,完善导学案,提高高效课堂的实效性。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将自评、互评、评教落到实处。

3、加强学习,合作交流,认真总结反思积累经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强化管理,加强指导,规范课堂教学,扎实稳步推进高效课堂。

5、加强小组建设,重视小组文化,进一步完善课堂评价机制。

总之, 我们对高效课堂创建工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新课堂的模式创建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也还存在诸多不足,我们的课改依然在路上,但我们坚信,我校的新课堂创建工作在将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实现质的飞跃,因为我们对课改的追求更加执着,对高效课堂的创建更加理性。我们在创建高效课堂的路上会继续坚持用思想行走,以高效课堂创建带动学校管理、提升学校文化,打造一流品牌学校。

古城中学课改汇报材料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自主课堂 探索之路。我校是一所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700余人,11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36人。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我们感到存在许多困境,如 小学基础薄弱 优秀学生流失等导致的生源基础较差,我们小升初考试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语数不能双及格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实现教师的因材施教和...

古城中小学汇报材料

古城镇中小学是由县 于2008年投资960多万元兴建的一所高标准全日制寄宿制学校。我校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14平方米,现有11个教学班 小学7个,中学4个 中小学生422人 中学生141名,小学生281名 教职工39名。今年开学不久,也就是三月份,县督导室来我校督查指导工作,对我校的课程...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

扎实稳步推进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打造四星级市级名校。镇头中学实施 高效课堂 四星级学校汇报材料。我校创建于1975年,建校已逾四十余年。目前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35名,在校学生1470名,是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布局合理,教学设施齐全,育人氛围浓厚,教学质量连年稳居全县初中前列。我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