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发言稿

发布 2021-09-03 05:51:28 阅读 6285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三站中心校的陈晶。听了几位老师的精彩发言,让我颇有感触。

每个教学设想既展现着备课团队的集体智慧,又体现出了每位老师构思时的独具匠心。几位老师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深**撼着我。现将自己的几点感受几下,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 备课时立足于解读教材,构建系统框架,为高效课堂作铺垫。

备课教师能根据数学学科的特性,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准确解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到最后教学设想的共同研讨。

抓住每个环节的内容。立足于解读教材,共同**。找出不足,解决困惑。

发挥集体的优势,让每个步骤渐趋完美。

二、 备课时立足于数学活动,搭建**平台,让高效课堂有提升。

这几位老师在备课时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新精神获得充分释放。以数学活动为主阵地,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入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为学生搭建了**的平台。

在这一单元中“分一分”的活动较多。几位老师对分法的选择、分的过程的表述及动手分的形式做了深入的研讨。其中有些问题,是我在教学时都没有考虑到的。

这一闪烁着集体智慧的教学预案定会让我们实际讲授的课堂大放光彩。

三、 备课时立足于学习方式引领,培养思维习惯,让高效课堂得优化。

在备课时,备课教师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导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画图、数线、口诀、列举推算法等多种方法的运用。教师有意识地引领,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了自身的思维习惯。

接着,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怎样逐步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这一问题,说一下自己的浅显看法:

关于本单元,在我们的教学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倍的认识”可以结合乘法进行学习,也可以结合除法进行学习。所以我觉得这一课也最有利于区分乘法与除法。

因为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已经积累了更多的计算乘除法的经验,对乘、除的意义有了较多透彻的理解。而这一课中72页的3题和6题又是体会乘、除法的区别与联系的最好的例子。在教学中。

可以先从乘、除法的意义入手加以区别。然后再结合题目中的相关信息,找出两种运算的联系。也就是先分化再贯通。

当然,体会乘、除法的区别与联系并非是一道题或几句话就可以讲透彻的,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这类知识,我们在课堂上要教会学生从情境中寻找到与乘法或除法意义相关的信息,从意义入手加以区别。

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见,有待商榷,恳请大家指正。网络教研这一平台扩大了我的教学视野,今天的学习让我收获了更多。以后工作中,我会博采众长,不断优化课堂,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与众不同。

网络教研发言稿

各位专家 各位同仁 下午好!我是荆门特校教师周焰,下面就蔡老师的这堂课谈谈自己的想法。总体说来,蔡老师这节课形式多样,互动性强,活泼有序。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促进生成性教学。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说 一 围...

教研发言稿

李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者开始关注起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转变身份,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探索新知识,人们开始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从此,小组合作的形式便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产生了,那就是有些教师为了形式而合作,这样,小组合作...

教研发言稿

应对方法 快速预读,找准关键词,学会做适当的标记。2.词语运用 2017年初印象 1 分值变化 5 10分。2 三种形式 英文单词提示 首字母,盲填。3 全面考察 虚词 实词 短语 搭配。4 注重基础 课标范围,不过偏。所以,要求我们全面复习,扎实基础,真正落实词汇教学。学生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习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