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功能的科学。生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之一,学习生理学,不但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生理学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生理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课内容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根据重要程度的差别,将理论课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级。
大纲中用横线标记的,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重点内容。大纲中规定的了解内容,要求学生有一概括性认识。通过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对重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本大纲是根据我校护理学专业三年制专科生理学课程基本要求和教学计划,以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生理学》第五版为基准制定的。
生理学教学总学时数为70学时,其中理论课50学时,实验课20学时。
理论教学时数分配表。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三章血液。
第四章循环。
第五章呼吸。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八章排泄。
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一十章神经系统。
第一十一章内分泌。
第一十二章生殖。
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掌握有关新陈代谢、兴奋性、阈值、内环境、稳态、反射及反馈等基本概念。掌握人体功能功能的调节方式。
内容]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新陈代谢,兴奋性,刺激与反应,阈值,机体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反射及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人体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反馈的概念(正反馈与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了解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掌握生物电活动产生和兴奋传导的机制。了解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机制。
内容]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由离子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由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受体的概念。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锋电位,后电位(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与阈电位,局部反应的特点,动作电位的传导与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
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终板电位。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肌原纤维与肌小节,肌管系统(横管和纵管)。
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机制肌,粗肌丝,细肌丝,滑行学说,钙离子在细肌丝滑行中的作用。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平滑肌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第三章血液。
目的要求]掌握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了解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和血细胞的生成过程。掌握体液分布概况,掌握血液凝固的机制和血型的基本理论。
内容]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细胞比容,血液的颜色,血液的密度,血液的粘滞性,血浆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作用,学浆的ph值。
血细胞生理: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各类白细胞的功能。血小板的数量和生理特性,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凝血因子与凝血过程,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抗凝与促凝,肝素与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溶解。
血量和血型:血量,abo血型系统,凝集原,凝集素。rh血型系统,输血原则。
第四章循环。
目的要求]掌握心脏泵血功能,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心电图各波的意义。掌握动脉血压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微循环及三种通路,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静脉血流,冠脉循环和肺循环的特点。
内容]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和心率。心脏泵血过程及心房、心室内压力,容积,瓣膜活动和血流方向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搏出功与每分功。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
心力储备。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的类型,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的自动节律性,正常起搏点和潜在起搏点,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心肌的兴奋性,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心肌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
心肌的传导性,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过程和特点,影响传导性的因素。心肌的收缩性。心音和心音图,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血管功能: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和正常值,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及其生理意义。动脉脉搏。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
静脉血流及其影响因素。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和迂回通路,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机制,有效滤过压,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
淋巴液循环。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作用。血管的神经支配,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
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压反射)及其生理意义。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
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升压素,前列腺素,一氧化氮,内皮素,激肽,心房钠尿肽,组胺。
器官循环:冠状循环的解剖特点,冠脉循环血流的特点,冠脉循环血流量的调节,腺苷。肺循环的生理特点,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脑循环的特点,脑循环的调节。
第五章呼吸。
目的要求]了解呼吸的意义及基本过程。掌握肺通气的原理,掌握o2及co2在血液中的运输。了解呼吸节律形成的机制。掌握呼吸的调节。
内容]呼吸的意义。
呼吸过程: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
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类型,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呼吸运动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肺通气阻力,弹性阻力和顺应性,肺表面活性物质,非弹性阻力。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深吸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用力呼气量和肺总容量。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随意通气量,通气贮量百分比,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分压差,气体的分子量与溶解度。肺换气,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通气血流/比值。组织换气,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氧的运输,氧与血红蛋白(hb)的结合,氧容量,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二氧化碳的运输,碳酸氢盐形式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氯转移。
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的中枢调控,呼吸神经元,延髓呼吸中枢,脑桥呼吸中枢,呼吸节律的形成。大脑皮层对呼吸的调节作用。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机械感受器反射,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反射。化学感受器反射,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co2、h+和低o2对呼吸的影响。防御性呼吸反射。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目的要求]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电活动,消化腺的分泌。掌握胃液的成分和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掌握胃酸分泌的调节。掌握胰液的成分和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了解胆汁的成分和生理作用及其分泌与排出。
掌握胃运动和小肠运动的调节。掌握营养物质吸收的基本过程。
内容]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电活动,基本电节律。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液的功能。
口腔内消化: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咀嚼和吞咽。
胃内消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盐酸分泌的机制。胃运动的形式及意义,紧张性收缩,胃的容受性舒张,胃的蠕动。胃排空及其控制。呕吐。
小肠内消化: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胆囊的功能。小肠液及其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及其意义,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
大肠的功能:大肠液及其作用,大肠内细菌的活动,大肠的运动与排便。
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糖的吸收,蛋白质的吸收,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水的吸收,无机盐的吸收,维生素的吸收。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壁内神经丛及其作用。非条件反射性调节,条件反射性调节。体液调节,胃肠激素及其生理作用,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目的要求]了解机体能量代谢的概念及机体能量的**和去路。掌握能量代谢测定原理与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掌握机体主要产热器官和**的散热方式。
了解体温的概念及其相对恒定的生理意义,体温正常变动与测定方法。掌握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
内容]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和去路,三磷酸腺苷,糖,脂肪和蛋白质的能量转化。能量代谢的测定,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
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肌肉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环境温度。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
体温及其调节:体温的概念及生理变动。临床常用的测定体温的方法和部位,。
人体的产热过程,主要产热器官。人体的散热过程,**的散热方式,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不感蒸发和发汗)。散热过程的调控,汗腺与汗腺活动的调节,**血流量改变。
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机制,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的整合作用,调定点的概念。
生理学教学大纲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划实线部分为掌握内容,波浪线为熟悉内容,其它为了解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 掌握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负反馈的概念。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体内的控制系统。教学内容 二 机体的内环境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及其所占体重的百分比,内...
生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一 基本要求。掌握 生理学的任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熟悉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正 负反馈控制系统,了解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自身调节,前馈控制系统。二 基本概念。生理学 physiology 内环境 internal environment 稳态 homeosta...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physiology 一 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01110061课程总学时 理论总学时 实践总学时 48 36 12 周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3 6 3 学分 2.5 课程性质 必修适用专业 护理专科。1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见下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