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见修辞方法》复习

发布 2021-04-28 14:28:28 阅读 2326

常见修辞方法。

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常见修辞方法的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是常见的修辞方法。复习时我们要注意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正确辨析具体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分析其特有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也包括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修辞部分的复习,应注意与实际语言运用相结合。在阅读中,要结合具体内容,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比喻、拟人、夸张,具有生动的描绘性,产生形象美;对偶、排比产生结构美;设问、反问,借助语调、语势,分别产生引人注意、激发情感的作用。

在写作时,要运用这些修辞方法,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

知识梳理】常用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二、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借代的种类:

1.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2.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三、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几种形式:

1.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四、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五、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六、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七、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八、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比拟的种类:

1.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2.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

九、反复。由两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

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

十种非比喻“像”字句。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但不少同学一看到“像”“好像”“仿佛”“似的”,或可以加上类似词的句子,就确定是比喻句。但也有非比喻的“像”字句,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十种情况。

一、形容,特别是同类事物的形容不是比喻。

1.(鲁迅和内山老板)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天真。(《一面》)

2.我每次抬起头,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最后一课》)

二、摹形不是比喻。

1.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星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老山界》)

2.他……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面》)

三、相仿不是比喻。

1.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草地晚餐》)

2.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的影写一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四、猜测不是比喻。

1.嘴张着,好像在那里喊“啊”!(古代英雄的石像》)

2.黄显声仿佛没有听见,把头转过去了。(《挺进报》)

五、比较不是比喻。

1.从这一天起,大家心里都有这位英雄……做什么事都像比以前特别有力气!(《古代英雄的石像》)

2.(闰土)眼圈也像父亲一样红肿着。(《故乡》)

六、举例不是比喻。

1.……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等等。(《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2.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的老师》)

七、想像不是比喻。

1.(醒了的波浪)……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听潮》)

2.“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七根火柴》)

八、幻觉不是比喻。

1.──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仿佛我们的脚下轻松起来,平静地……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听潮》)

2.……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肤。(《济南的冬天》)

九、有些夸张、拟人句不是比喻。

1.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钢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渔夫的故事》)

2.……微黄的阳光斜射到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

十、词的比喻不再是比喻。

有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意义,产生出另一种意义,这是比喻手法,如:她不是一个怯弱的人,从去年她娘家被清算起,就感到大厦将倾的危机。(《果树园》)“大厦将倾”原意是“大楼将要倒塌”,这里借喻封建阶级将被打垮。

有些词语由比喻产生的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成了比喻义,就不再是比喻的修辞格。

例: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特色讲解】一、比喻与非比喻的识别。

比喻指用甲物来比拟乙物,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比喻与非比喻的区分不看形式(比如有没有“像”“如”),而是看两者是不是比喻的关系。比如:

1.“露似真珠月似弓。”(明喻)(本体:露、月。喻体:真珠、弓。)

2.“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暗喻)(本体:潮声。喻体:鼾声。)

3.“我知道,我们已经隔了一堵厚障壁。”(借喻)(本体:没有直接写出来,是指“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喻体:厚障壁。)

甚至以下偏正短语也是比喻:

1.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把思想比作“野马”。)

2.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的生活之舟轻驶,务必要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徘徊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把“生活”比作“舟”。)

而下面的例子就不是比喻:

1.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不可能把奶奶比作“现在”。)

2.她长得像他姐姐。(比喻是两种不同类事物的比较。)

3.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轮船和扁舟也是一类事物,不是比喻,而是比较。)

4.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5.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6.我的心像刀绞一样。

二、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拟人指将事物人格化,使物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

比喻是“物”(名词)之间的比较,而拟人是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比较。主要看一下有没有“喻体”(比喻可能没有本体,但必然有喻体),如果有,则是比喻。

以下是拟人:

1.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温柔”是形容词,无喻体。)

2.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打扮”是动词,无喻体。)

稍作改变,即为比喻:

1.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

2.大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

三、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代指用甲物代指乙物,借代的方法多样,可用部分指代整体,如用“孤帆”指代“船”;也可用特征指代本体,如用“黄毛”指代“黄头发的人”;也可用具体指代抽象,如用“烽烟”指代“战争”;也可用专名指代普遍,如用“千万个雷峰”指代“好人”。

借喻既有“借”的功能,又有“代”的功能,而借代只有“代”的功能,两者的区分是借喻可以改成明喻句,借代不可改成比喻句。

借喻的例子有:

1.看吧,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可以改成明喻句,把浪花比做“翡翠”。)

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日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可以改成明喻句,把敌人比做“毒蛇猛兽”。)

3.我似乎打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把隔阂比做“厚障壁”。)

4.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把光明的未来比做“黎明”。)

借代的例子有:

1.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袁世凯”指现大洋,上面有袁世凯的头像。无法改成把钱比做“袁世凯”。)

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一针一线代替群众财产,无法改成将“财产”比做“一针一线”。)

3.留取丹心照汗青。(用“汗青”代替“史书”,无法改将“史书”化做“汗青”。)

4.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雷峰。(用“雷峰”代替好人,无法将“好人”比做“雷峰”。)

5.操场上有一群红领巾。(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无法将“少先队员”比做“红领巾”。)

6.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用“龙井”代替“茶”,无法将“茶”比做“龙井”。)

运用常见修辞方法

1 请以 和谐 为内容写三句话。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5分 2006年全国卷2 20 2.在 生活 事业 友谊 信任 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6分 2006四川卷19 例句 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 追求是一杆...

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一 定义 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二 比喻句的三要素 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作比方的事物。比喻词 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类型 明喻,暗喻,借喻。思维误区警示。像 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非比喻用法如下 1.作比较 他长得像他...

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一 定义 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二 比喻句的三要素 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作比方的事物。比喻词 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类型 明喻,暗喻,借喻。思维误区警示。像 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非比喻用法如下 1.作比较 他长得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