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案

发布 2021-03-20 18:52:28 阅读 8496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标准】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参考书指导意见】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体验圆周率的一形成过程,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分析】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62~64页内容。

圆的周长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绕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思考:

如何求一个圆的周长,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测量几组圆的直径和周长,自主发现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并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本节课中,教学的重点是:

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及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学习者分析】

1、知识方面。《圆的周长》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周长这个概念是熟悉的。

2、能力方面。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但学生对圆的基本特征缺少研究,它是小学阶段的一个新知识点。但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了,所以要让学生自己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学习任务与学情分析,可能内容标准“圆的周长”进行如图分解。

概念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根据以上分解,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表述如下:

1、通过创设情境,交流,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含义。

2、学生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3、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4、学生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二、教学评价设计。

目标(1)达成的评价方案:由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小朋友绕圆形跑道跑步的过程,让学生摸一摸,这个环节学生的汇报情况,作为评价标准。

目标(2)达成的评价方案:由第二环节“**新知”的测量、猜想、计算、推导活动,及学生的汇报情况,作为评价标准。

目标(3)(4)的达成通过各层次的动手操作和自主**环节、自主阅读及评价样题作为评价标准。

教学准备】多**课件、四人一组,每组准备大、中、小圆片各一个,一段线,直尺,计算器。

学习过程】

《圆的周长》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圆的周长 课题 圆的周长。设计者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程标准 本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在体验中 在交流中发现规律。学习方法上强调以 学习法为主。认知结...

《圆的周长》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 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2 教材分析。这是一节六年级上册的一节动手操作的内容,也是学生在。四 五年级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它是一节概念与计算...

《圆的周长》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案 圆的周长。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北师大版2013年版。内容 小学六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 圆的周长。课时 1课时。授课对象 六年级学生。设计者 郑东新区畅和街小学孙钢剑。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