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么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发布 2021-03-14 06:42:28 阅读 3582

小学阶段的作文指导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只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指导学生多练多些,多思多想,多见多闻,多说多议,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定会提高的。

一、小学生获得作文材料的知觉过程不健全。

事物是怎样通过知觉——信息进入大脑的门户而成为小学生作文材料的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般来说,这一过程大致需要经历三步。

第一步:“摄取”。事物的外部属性具有可见、可闻、可感的直观特征。

比如,有位观察玩具小熊的男同学,他首先获得的是“浑身棕色的毛,胖墩墩,大脑袋,招风耳,滴溜溜直转的眼睛,粗壮的四肢”等等小熊的外部特征。

第二步、“叠印”。比如,刚才提到的玩具小熊,浑身棕毛,大脑袋,招风耳,粗壮的四肢。正面的、背面的、侧面的等种种信息,通过视觉感官进入那位男同学的大脑后,就被大脑整理、结合、叠印成一个玩具小动物的完整映像。

这时,他头脑中的那只玩具小熊的表象,已不完全如同客观事物那样,只是以一个永不变化的姿势、神态坐在那儿,而是变化不定的,是时而下面、时而背面、时而拔树、时而推车的一个新的完整的生动活泼的想象中的形象了。

第三步:“筛选”。围绕着要表达的中心,有思考、有比较、有选择。

二、目标过高,学生情绪受挫。

作文离不开知识、认识水平这一基础。有些学校要求三年级就要写命题作文,高年级就要“面面俱到”,是学生觉得写作“高不可攀”,严重的反冲了作文教学应有的效果,久而久之小学生学习作文的情绪就会受到挫伤,使之消极、厌烦逐步对作文失去了兴趣。

三、封闭式教学,作文脱离了学生们的实际生活。

大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沿用原有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写,导致学生“举一”有余,“反三不足”。因此,作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开放作文的形式。

四、老师不做及时鼓励,学生丧失信心。

小学生在学习写作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一旦发生兴趣时,就会“乐此不疲”愉快的学习,这样才能产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找到写好作文的金钥匙。所以老师要对学生的作文多加鼓励让他们产生成就感。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或挖苦讥讽会使学生产生反抗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永远也不愿写作文了。

五、批改缺少反馈交流,不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似乎就是任务完成了,大部分老师对作文也只是打个成绩,大概地写几句评语,发还给学生就算是一次作文教学结束了。学生面对作文的单一读者——教师,得到的反馈仅是一个分数和一些模凌两可的评语,当然提不起作文的兴趣,每次的作文教学也不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这些原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以消除学生作文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一)让学生在切实的需要下作文。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因此,作文教学应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确实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写作动机。

(二)目标适当,调动积极情绪。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利用可以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敞开思想,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使他们增强写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写作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

(三)广辟渠道,引**头活水。

写作兴趣的源头在于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因此,教师要有目的、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注重从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四)双边批改,增强反馈交流。

学生作文完成后,可以采取学生互相交流批改,这样写得差的同学改到写得好的作文可能学到方法得到启发;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差的作文,也会从中得到教训,每互改一次,无异于一次观摩与交流。

老师怎样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令众多教师和学生头疼的 老大难 问题。提起写作,许多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教师也感到无计可施。一 指导学生深入生活,开启学生创作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 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泉。叶圣陶先生说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标志,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遗词造句 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就注意培养。因此,加强作文基本功的早期训...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作者 杨静。写作是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学习形式。是小学生必须具备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教学中,我们发现,一提起作文,学生就觉得很难,不知道怎么写,无从下笔,那么老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呢?一 老师要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首先,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